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文就旅游专业教学的特点,把PBL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对一直以来旅游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教材讲授跟不上现实变化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PBL;旅游专业教学;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规格在不断提升,要求培养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就使得旅游教育也备受关注。虽然我国的旅游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于操作性极强的旅游行业来说,学生的短时间实习是远远达不到行业要求的。而且,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还多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只注重理论概念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双方的互动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很难创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存在与实践脱节等现象。
而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学习;同时,倡导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目前对旅游教学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PBL 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 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1]
(二) PBL 教学法的特点
1、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而 PBL教学法就是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PBL 教学法鼓励学生互动互助,通过学生之间持续的讨论与交流,可以不断地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与协调合作能力。这正好满足了旅游业的交叉性对从业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要求高的需求。[2]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PBL教学法中,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接触多种不同的资源信息,并面对来自不同资源的不同答案,经过小组的讨论、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依据自我学习的速度及吸收程度,调整学习的时间,有较多的自我思考空间。[2]
二、 PBL 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PBL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就是要把知识的学习与真实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PBL 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提出问题,分成小组
问题是PBL教学法学习的起点,也是PBL能否发挥其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相关性、真实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
每个小组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了解为实现目标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学习目标确定后,小组成员将分头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自主学習,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责任与学习进度,并提供适时适量的指导。同时,学生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2]
(三)教师点评,学生反思
各小组可利用不同形式、工具和技能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表达、戏剧表演等。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小组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4]
三、采用PBL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学时间是否够用
中职旅游专业的每一门课涉及的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而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到不同的问题。所以,在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应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充分把握,优化其教学步骤。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适应
PBL 教学法要求对问题要进行良好的设计,所有学习活动都必须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设计的问题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采用 PBL教学法,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习目标、学生特征精心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慎重考虑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三)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参与
学生对 PBL的认识和适应会有一个过程。每一个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直接关系到实施 PBL教学法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尽快地适应 PBL教学法。[2]
(四)现有的教材是否配套
PBL教学法打破了课程、学科之间的界线,而现有的教材都不适合。因此,就需要围绕问题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并编制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综合教材。但现在与PBL教学相适应的教材编写难度较大,需要长时期PBL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特性非常适合应用型专业的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也已取得了初步的肯定。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应该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虽然PBL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特有的优势必将使其成为提高旅游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参考文献:
[1]刘幼平.浅谈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7):108-110.
[2]高阳. 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9(6)
[3]王玮.基于PBL的旅游专业教学新模式[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108-110.
[4]陈浩,郑嬗婷. PBL教学法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100-103.
【关键词】 PBL;旅游专业教学;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规格在不断提升,要求培养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就使得旅游教育也备受关注。虽然我国的旅游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于操作性极强的旅游行业来说,学生的短时间实习是远远达不到行业要求的。而且,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还多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只注重理论概念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双方的互动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很难创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存在与实践脱节等现象。
而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学习;同时,倡导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目前对旅游教学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一、PBL 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 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1]
(二) PBL 教学法的特点
1、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而 PBL教学法就是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PBL 教学法鼓励学生互动互助,通过学生之间持续的讨论与交流,可以不断地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与协调合作能力。这正好满足了旅游业的交叉性对从业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要求高的需求。[2]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PBL教学法中,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接触多种不同的资源信息,并面对来自不同资源的不同答案,经过小组的讨论、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依据自我学习的速度及吸收程度,调整学习的时间,有较多的自我思考空间。[2]
二、 PBL 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PBL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就是要把知识的学习与真实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PBL 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提出问题,分成小组
问题是PBL教学法学习的起点,也是PBL能否发挥其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相关性、真实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
每个小组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了解为实现目标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学习目标确定后,小组成员将分头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自主学習,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责任与学习进度,并提供适时适量的指导。同时,学生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2]
(三)教师点评,学生反思
各小组可利用不同形式、工具和技能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表达、戏剧表演等。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小组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4]
三、采用PBL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学时间是否够用
中职旅游专业的每一门课涉及的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而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到不同的问题。所以,在采用PBL教学法时,教师应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充分把握,优化其教学步骤。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适应
PBL 教学法要求对问题要进行良好的设计,所有学习活动都必须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设计的问题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采用 PBL教学法,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习目标、学生特征精心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慎重考虑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三)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参与
学生对 PBL的认识和适应会有一个过程。每一个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直接关系到实施 PBL教学法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尽快地适应 PBL教学法。[2]
(四)现有的教材是否配套
PBL教学法打破了课程、学科之间的界线,而现有的教材都不适合。因此,就需要围绕问题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并编制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综合教材。但现在与PBL教学相适应的教材编写难度较大,需要长时期PBL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特性非常适合应用型专业的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也已取得了初步的肯定。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应该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虽然PBL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特有的优势必将使其成为提高旅游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参考文献:
[1]刘幼平.浅谈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7):108-110.
[2]高阳. PBL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9(6)
[3]王玮.基于PBL的旅游专业教学新模式[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108-110.
[4]陈浩,郑嬗婷. PBL教学法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