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全区统计系统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动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统计体制”的明确要求,坚定不移深化统计体制改革,精准统计、精准服务,不断提升统计运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实现宁夏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保障。
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发力,助推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宁夏来看,近年来小康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统计监测显示,2015年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指数为80.43%,比2011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办法规定,小康指数达到95%以上,即为总体上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全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指数(80.43%)来看,距离评价办法的标准还差14.57%,今后每年只要以2.91个百分点发展提高,宁夏小康监测总体进程就会如期达到目标,奔向惠及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统计部门要积极跟进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配合国家统计局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此为参照,进一步修订并尽快出台《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新指标体系》和《宁夏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新指标体系》,最终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监测新体系,反映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成效,为党委、政府抓住重点、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着力,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统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在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着力。加强对“三去一降一补”的统计监测,重点监测分析煤炭、钢铁、水泥等行業产品去产能情况;商品房待售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等去库存情况;成本变化、产能利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等降成本、去杠杆情况;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农林牧渔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补短板情况,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掌握苗头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强化对投资、消费、外贸等需求侧拉动监测,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健全完善“三新”统计调查制度,创新对新技术、新服务、新零售,以及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统计调查机制和办法,逐步构建满足国家要求服务全区发展的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认真做好常规统计制度中的“三新”统计,实施好“三新”重点领域专项调查和统计监测,积极拓展“三新”统计范围,不断扩展“三新”和新经济增加值核算内容,客观全面地反映全区新动能新经济全貌和深刻变化。
在服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上着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吹响了强劲的号角。统计部门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提高科技创新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深度分析、预警预测等方面,多措并举,为自治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进部门研发工作联席联训联审“三联”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上下联动、横向配合、齐抓共管、融合共进的良好效应。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好《自治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上着力。积极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宁夏空间规划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沿黄城市带、银川都市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着手建立相关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进行统计监测,提供更加权威全面的数据来准确反映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决策目标实现进度、质量效益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及时作出统计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测,为宏观决策提供可信、可靠的依据。
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多点用力,全方位反映人民美好生活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统计部门要认真做好民生方面的统计改革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民生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扎实搞好就业失业统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深化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就业统计监测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业等统计监测指标,及时反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情况,反映新就业形态发展变化情况;扩大就业数据信息来源,加强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比对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就业监测,及时、高效地掌握全区就业形势变化情况发展趋势,为加强形势研判、落实完善政策、实施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配合搞好“两个收入”监测。密切关注城乡居民收支运行态势,配合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着力完善城乡居民收支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收支调查制度,做好样本更新维护,实现调查样本动态管理,加强入户走访工作,准确掌握城乡居民家庭信息动态变化,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聚焦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战略”,充分挖掘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和规律,及时反映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以便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确保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顺利实现。 认真做好人口变动监测工作。抓好人口普查、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加大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登记、复查和核查力度,防止错报漏报。强化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行政记录在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和数据评估等阶段的使用,加强现场调查的组织实施,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依托调查数据,加强与卫生计生、妇幼、疾控等部门相关信息的比对分析,推算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结构等数据。加强人口计生政策对人口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有针对性开展老龄化等方面分析研究,积极利用大数据开展人口发展变化监测,判断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为国家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依据。
扎实开展生态移民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宁夏生态移民统计监测制度》和《宁夏生态移民统计监测数据审核评估办法》,紧紧围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等工作,统一对全区22个县(市、区)生态移民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评估和发布,全面、及时、准确了解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和收入变化情况,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信息支撑,确保到2020年宁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心给力,深入扎实做好绿色发展评价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统计部门要积极跟进国家和自治区部署,加强能源消费、资源消耗、节能降碳、水资源消耗、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统计监测,要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要求,依据《宁夏绿色发展统计报表制度》,联合有关部门收集、整理、审核好全区各市绿色发展统计指标数据,计算好绿色发展总指数及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等6个分类指数,做好五市绿色发展状况监测评价,适时发布五市年度绿色发展指数,反映全区各市绿色发展进展状况。要组织开展年度宁夏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电话调查,了解掌握全区公众对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污染物排放、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观态度及意见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围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力,为加快构建现代统计调查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统计系统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管党治党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有力促进和保障统计改革发展。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扛好抓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加强党內监督,严格执纪问责,奋力打造廉洁统计;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破解统计难题结合起来,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统计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统计改革发展实践,严格实施好各项统计监测调查,坚持不懈完善统计体制机制,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着力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统计调查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统计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
(作者系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责任编辑:花菊萍
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发力,助推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宁夏来看,近年来小康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统计监测显示,2015年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指数为80.43%,比2011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办法规定,小康指数达到95%以上,即为总体上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全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指数(80.43%)来看,距离评价办法的标准还差14.57%,今后每年只要以2.91个百分点发展提高,宁夏小康监测总体进程就会如期达到目标,奔向惠及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统计部门要积极跟进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配合国家统计局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此为参照,进一步修订并尽快出台《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新指标体系》和《宁夏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新指标体系》,最终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监测新体系,反映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成效,为党委、政府抓住重点、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着力,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统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在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着力。加强对“三去一降一补”的统计监测,重点监测分析煤炭、钢铁、水泥等行業产品去产能情况;商品房待售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等去库存情况;成本变化、产能利用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等降成本、去杠杆情况;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农林牧渔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补短板情况,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掌握苗头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强化对投资、消费、外贸等需求侧拉动监测,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健全完善“三新”统计调查制度,创新对新技术、新服务、新零售,以及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统计调查机制和办法,逐步构建满足国家要求服务全区发展的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认真做好常规统计制度中的“三新”统计,实施好“三新”重点领域专项调查和统计监测,积极拓展“三新”统计范围,不断扩展“三新”和新经济增加值核算内容,客观全面地反映全区新动能新经济全貌和深刻变化。
在服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上着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吹响了强劲的号角。统计部门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提高科技创新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深度分析、预警预测等方面,多措并举,为自治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进部门研发工作联席联训联审“三联”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上下联动、横向配合、齐抓共管、融合共进的良好效应。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好《自治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上着力。积极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宁夏空间规划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沿黄城市带、银川都市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着手建立相关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进行统计监测,提供更加权威全面的数据来准确反映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决策目标实现进度、质量效益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及时作出统计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测,为宏观决策提供可信、可靠的依据。
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多点用力,全方位反映人民美好生活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统计部门要认真做好民生方面的统计改革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民生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扎实搞好就业失业统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深化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就业统计监测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业等统计监测指标,及时反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情况,反映新就业形态发展变化情况;扩大就业数据信息来源,加强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比对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就业监测,及时、高效地掌握全区就业形势变化情况发展趋势,为加强形势研判、落实完善政策、实施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配合搞好“两个收入”监测。密切关注城乡居民收支运行态势,配合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着力完善城乡居民收支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收支调查制度,做好样本更新维护,实现调查样本动态管理,加强入户走访工作,准确掌握城乡居民家庭信息动态变化,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聚焦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战略”,充分挖掘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和规律,及时反映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以便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确保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顺利实现。 认真做好人口变动监测工作。抓好人口普查、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加大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登记、复查和核查力度,防止错报漏报。强化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行政记录在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和数据评估等阶段的使用,加强现场调查的组织实施,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依托调查数据,加强与卫生计生、妇幼、疾控等部门相关信息的比对分析,推算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结构等数据。加强人口计生政策对人口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有针对性开展老龄化等方面分析研究,积极利用大数据开展人口发展变化监测,判断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为国家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依据。
扎实开展生态移民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宁夏生态移民统计监测制度》和《宁夏生态移民统计监测数据审核评估办法》,紧紧围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等工作,统一对全区22个县(市、区)生态移民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评估和发布,全面、及时、准确了解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和收入变化情况,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信息支撑,确保到2020年宁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心给力,深入扎实做好绿色发展评价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统计部门要积极跟进国家和自治区部署,加强能源消费、资源消耗、节能降碳、水资源消耗、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统计监测,要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要求,依据《宁夏绿色发展统计报表制度》,联合有关部门收集、整理、审核好全区各市绿色发展统计指标数据,计算好绿色发展总指数及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等6个分类指数,做好五市绿色发展状况监测评价,适时发布五市年度绿色发展指数,反映全区各市绿色发展进展状况。要组织开展年度宁夏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电话调查,了解掌握全区公众对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污染物排放、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观态度及意见建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围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力,为加快构建现代统计调查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统计系统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管党治党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有力促进和保障统计改革发展。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扛好抓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加强党內监督,严格执纪问责,奋力打造廉洁统计;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破解统计难题结合起来,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统计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统计改革发展实践,严格实施好各项统计监测调查,坚持不懈完善统计体制机制,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着力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统计调查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统计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
(作者系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责任编辑:花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