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却被无情伤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好的语文课应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但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少课却重课轻人、重“术”轻“道”,三味欠缺,了无情趣,深层原因是缺少对学生、对语文学科深沉真挚的爱。因此改变须从行为着手,作者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无味;无趣;无情;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038-02
  近一年来,笔者在一个地区级城市的三所市直学校听了38节语文课,见到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地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技术课、思品课,把本应有情、有味、有趣的语文阅读课上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总有一种感觉——多情却被无情伤!
  一、“无情”语文课的种种表现
  (1)无味,没有“语文味”。语文课是要教给学生把握、运用母语的方法,要以语文的方式施教,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叙事,就是隐喻,就是对话,是抛出一石却能激起千层的浪花,这就是语文的方式。”[1]可不少语文课上,尤其是各种公开课、比赛课,教师通过不合时宜的音频视频干扰对话,通过虚假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阻碍独立思考,还设计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活动把学生从文本品读中抽离……表面上热气腾腾,其实充斥着非语文的味道。
  如一位教师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讲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播放潮起潮落的视频,没有叙事,缺少了思维和想象,学生即将展开的想象空间定格为视频画面,波澜壮阔的场景固定了,对壮美山河的情感压缩成了固定画面。讲到“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时,又播放赤壁之战硝烟弥漫的场面,很是震撼,但是学生对风流倜傥、指挥若定的周瑜的想象以及由此而生的敬佩之情又被火光冲天、杀声震耳的视频带走了。制作精良的视频资料就这样剥夺了学生沉吟、想象的时空,也扼杀了情感的萌芽。
  小组合作本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火花,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与思维体系。但作为教改噱头的分组却让合作流于形式,让学习浅表化。如一位教师上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就要求学生按座位分小组分别找出描写外公、小翠和黄狗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推选代表阐述小组同学观点,时间为3分钟。找句子是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完成的简单任务,没必要合作;分析人物性格,以课文描写为依据,见仁见智,但3分钟时间显然太仓促。结果学生只顾自己看书找句子,没有交流讨论,最后每组推个同学应付了事,还是老师唱独角戏,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草草收场,有情开始无情终。
  (2)无趣。有两种现象:一是低质量地发问“作者是谁”“文章有几个自然段”“这个词语怎么解释(书上本有注释)”“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诸如此类,学生无需动脑只本能地齐声回答,或照课本咿咿呀呀读出即可,学生注意力因一连串简单问题的狂轰滥炸而不断分散,成了课堂上的“应声虫”。二是肢解课文,把好端端的文章“大卸八块”,强行要求学生逐句逐段地分析,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文章语言的美丽、情感的真挚、构思的巧妙、刻画的细腻等与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密切相关的内容却没了踪影,本来对文章还有几分兴趣的学生也被这烦琐的分析弄得昏昏欲睡。这属“人情味”欠缺。
  (3)无情。失去语文味的课势必导致虚情泛滥,实际上是无情剥夺了学生品味经典课文思维和情感的权利。另一种无情,就是教师教学语言苍白导致的课堂乏味和情感枯竭。语言贫乏,缺少“文”味,不少教师整堂课说话无数,但不见几个成语、俗语或谚语,不见一句诗词,没有生动形象的描述,没有饱含深情的叙说;思维混乱,缺乏逻辑,有的教师很少陈陈相因、结构紧凑地陈述观点,很少用到递进、顺承、因果、并列等关联词,“然而”“然后”满天飞;语言苍白,缺乏真情,许多教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第三方的身份解说课文,没有与作品的交流,没有与作者的对话,没有娓娓道来,没有直抒胸臆,永远“冷静”,理智得可怕!教师的语言没有色彩,就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带情感,就不可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文化人就无法实现。此为“书卷味”不足。
  二、“无情”的根源在哪里
  (1)重课轻人,忽视学生特点。不可否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备课、不遗余力地讲解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却常常事与愿违。为什么?站在学生角度想想就会明白个中原因。那些从小学讲到现在了无新意的知识,是否太无趣?那些深度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叙述铺垫,基础差的学生是否理解?有些活动学生不参加,是否要求太高、准备太少?学生没有静心阅读和思考,是否因为教师太吵、教室太热闹?教师备课考虑更多的是否只是教材、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学情?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作为课堂点缀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多种媒体手段是否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不是打动学生的心?如果是这样,就说明我们爱学生还不够深沉!
  (2)重“术”轻“道”,忽视语文学科特点。“术”是指教学的方法、手段,“道”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母语的能力。程少堂老師提出“语文味”教学理念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凸显人文性、文学性、本真性和朴实性。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有 “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语文味,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读写结合的‘写味’;品词习句、咬文嚼字的‘品味’。”[2]是的,读、写、品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就是语文课堂的行走方式,学生只有从语言文字入手,在不断地读、写、品中,才能理解内涵,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升华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如果丢掉了听、说、读、写这些语文的方式,运用再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再精致的教学活动,失去了语文课该有的本真、朴实,势必违背文学和人文。丢弃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说明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爱还不够真挚!
  三、怎样让语文课“有情”   (1)走进文本,褪去浮华,让课堂“静”下来。语文学科是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化”“感”是在学生自主品读、体验、感悟中發生的,是外在的灌输无法达成的。喧闹的课堂无法让学生静心动心动情,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3]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情感趋向,少一些喧嚣,带领学生静下心来,沉浸在一篇篇文章之中,从语言文字入手,亲历阅读过程,感知文本达到读通,领悟内涵从而读懂,内化语言实现会读。同时披文入情,经受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的熏陶,获得美的人性、人情和价值观。
  (2)丰富资源,吝啬结论,让学生“沉”下去。“发现带来的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是走向自我确立的一个阶梯:学生体验到自豪感,体验到自己对自己的尊重。”[4]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的美,找到语文学习中的自我价值,才能对语文学科产生发自心底的喜爱。杜威在对为什么儿童在校外时有那么多的问题,而对于课堂上的教材却缺乏好奇心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就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药方:“必须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5]因此,教师应把解读课文的权利还给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把现成的结论和教参的说法藏起来,把“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让学生“做事”。在这里,信息化手段必定会给语文教学注入新动力。例如,可运用信息化学习平台,课前给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包,发布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情况统计和调查,为课堂上的精准教学提供参考,在线答疑、问题讨论、自主学习检测等则方便师生之间多向交流,课前、课中、课后融于一体,学生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在自主学习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3)学研结合,深情投入,让教师“美”起来。中职语文课之所以“无聊”,不少语文教师之所以成了“催眠”师,主要原因还在自己。一是知识储备少,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融会贯通;二是教学技能差,教法单一、语言苍白;三是思想贫乏,没有高屋建瓴的设计,没有一针见血的分析,没有耳目一新的见解,激不起任何思维的火花。因此,只有加强学习和研究,让自己丰富起来,才能成为魅力美教师。
  第一要“专”。“专”于语文学科素养,具有宽广的学识和人文情怀;“专”于语文教学,熟练运用语文的方式教学;“专”于语文课程观念,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考核标准、性质特点等。当“专”的程度越高,在教学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地位才会得到凸显,语文教学才会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追求,才会专注于文本本身,对文本的解读才会是语文的,课堂才能具备“语文味”“人情味”和“书卷味”。
  第二要“博”,学识渊博。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总之,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也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师除了拥有语文教学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还必须拥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知识、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社会与历史知识等;还要视野广博,站在行业需要角度、站在学生发展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方法。
  第三要“研”。对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就有过非常重要而中肯的论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6]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永葆教育热情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研究的观念,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时代的剧变、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我们不得不研究;其次要具备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分析教学现象,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敏于感知的心灵、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探索出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也才能成为腹有诗书的“美”教师。
  教师“美”了,课堂“静”了,学生“沉”于文、“沉”于思、“沉”于感,语文教学就会回归本真,朴实无华却真情流淌。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7.
  [2]芳草地——华昌吴惠琼的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wuyele.2011-06-08.
  [3][4][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538,539.
  [5](美)杜 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5.
其他文献
浙江省教育厅在“十二五”期间,以《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在全省选拔、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宽阔国际视野、精湛专业素养、独特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策略与风格、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以期引领和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共遴选了1600名优秀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与校(园)长,分期分批参加了“
2015年5月19日,湖南省桑植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选送活动落下了帷幕。作为湖南省桑植县众多语文教师中的一个幸运儿,我参加了那次晒课录制,收获颇多,遗憾也多。时隔一年,回顾《犟龟》这一堂课的教学,我依然感慨万千。  《犟龟》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很经典也很浅显的童话。作者叙述了一只小乌龟如何以它的“犟”克服种种困难和阻碍,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其想象力丰富,情节生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与历史课堂进行有机契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文章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来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探讨,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辩论赛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29  作者简介:牛俊凌(1979—),男,藏族,甘肃临潭人,甘肃省临潭县教育科学
湖南省衡东县迎宾完小(以下简称“我校”)坐落在素有“元帅故里”“土菜名县”之称的衡东县洣水镇迎宾路,学校创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16700平方米,校舍面积759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 46个,在校学生 3400多人,在职教师 148人。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尚美、求知、健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 “学校:常规 特色;教师:达标 专长;学生:合格 特长”的办学思路。自建校以来,学校的教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内容。  一、情境教学,感受音乐的意境之趣  情境教学是将意境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音乐。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音乐的审美,也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致更加浓厚。  比如,我在教学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雷鸣电闪波尔卡》时,便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59-02  摘 要:问则生疑,问能启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互动的一个桥梁,而追问是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再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进他们深入研究。教师通常在与学生的问与答、问与思中把学生引向学习内容的关键处,肤浅的要追根,不对的要追错,正确的要追因,从而演绎精彩数学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追问;精彩;思维  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要重点对学生本身的解题思维及能力加以锻炼,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进步。在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开展教学期间,对一些疑问的解答,需要学生依据最终的解题成果,借助加减乘除这一类计算方式间的互逆关联性,从解题成果朝前逐渐开展运算,进而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通常借助还原法開展解答的问题都涵盖了相应的特点,即问题中包含的未知量是于各式已知改变之下获得的已知
馮文智
期刊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27-02  摘 要: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通过把握古典诗歌的意象,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品味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领悟作者要表述的情感。中国古典诗歌强调“诗言情,诗言志”,崇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诗歌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由外到内的幸福。通过赏析本诗的梦境之奇、意境之美,教师能带给学生诗意的心灵濡染。对
“国培”送教下乡,我们大组磨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下册童话单元的课文。我一下子就选中了《地毯下的尘土》这篇课文,因为它比其他几篇篇幅短小,而且它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经典童话,我喜欢它的原因有三:一是这篇文章的价值取向无可厚非,可以作为德育范本;二是文章很感人,写的是平凡的人、微小的事,作者在这些人或事上不着痕迹地浸润了许多美德;三是它充满了童真童趣,是真正的童话,符合小学生的口味。这不是每一篇童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