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组诗)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起一块煤
  在煤巷小憩时,我抱起一块煤
  修长,棱角分明,脊梁挺直
  煤用它的体温测试我的体温
  我们多么像是一对孪生兄弟
  把它放回原处,煤巷变得暖和了
  把它放在皮带机上,就加载了我的重量
  明显看到,皮带边沿划出一条弧线
  流畅而且美丽
  我起身行走,影子变轻了
  那块煤出井后,煤巷变轻了
  一条河
  煤是从岩层的肋骨间,流出来的
  井巷是河床,是很深的一条暗河
  这里黑暗仍将尘封千年
  一群矿灯由远及近
  在急促的呼吸中,他们赶赴一场约会
  仿佛一粒一粒星星,从苍穹滴落
  集结在这条河里
  我采煤的父兄啊,一辈接一辈
  多么像晶亮而丰盈的这条河流,流淌着的
  一半是沉默寡言,一半是火焰
  旋转的光柱
  截取一束光,矗立在井巷里
  我围绕这根光柱旋转
  右向旋转处于上升,还有
  井巷风的助力和身后的喝彩声
  而我时时感到有些眩晕
  也耗去我太多的光阴
  后来。我喜欢上了左向旋转
  清晰的轨迹让我清醒。很容易
  就能貼近大地,亲近那些煤尘
  我用向下移动的影子
  计算自己走过的里程
  追光
  走出井口,我摘下矿灯
  摘下头上的那束光
  这时候,晨曦直射过来
  犹如那束光仍然在指引
  在我的记忆里
  一再重现这样的景象
  追光的人,追赶在路上
  沉入西天的光影里。我若是
  捧着一块煤站在天平秤上,能不能
  托起那端的太阳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曾元飞,笔名曾烁,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绿风》《四川文学》《阳光》《中国煤炭报》等。
其他文献
清晨的阳光从窗户泻进来,给穿着睡衣一脸慵懒的霞镀上一层金,长发散乱地披在身后,五官不错,只是皮肤有些干涩,像忘了浇水的花。女儿早早去了学校,房间简陋,但还算干净。学校附近的院子,大致都盖成这种标准间,厨房在阳台上,带一间卫生间。房东不会住在这儿,他们会住在市里的某个高档小区。随着陪读的兴起,靠学校的城中村,密密麻麻种满了房子,都是租给进城管孩子的女人们住。霞洗漱完毕,和平常一样去超市买菜,女儿吃饭
期刊
一天,我爱人在柜子里找东西时,无意中找到了我们当初办的一份保险合同,以及我们收集的银行扣款存折,每年一本,整整十八本,装在一个信封里。我们这才想起还有当年买保险这么回事,也让我们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那时,我这个从农村考学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因无关系,被分配在我们当地县城的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刚上班那阵子,每月工资一百七八十块钱,虽然养不了家,但是养活自己马马虎虎也能够。那时候大肉每斤三四块
期刊
牵手归途  墨尔本的冬天,一夜之间就落到了人的额头上。老旧的木屋中,散发着光阴的味道。壁炉中的炭火,烧得正旺,突突地向上蹿。你整日靠在椅子上,腿上的毛毯掉了一次又一次,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成了这座老房里最大的动静。  我的拐杖,随着挪动的脚步,声声敲在木地板上。我从何时起是如此讨厌这种声音的?已经记不清了。时光的脚步每向前迈一步,我的心都会使劲地缩紧一下。每一次心脏的紧缩,都不由自主地让我感到了死亡
期刊
园子爷  园子爷是爷爷的弟弟,亲的,行五;爷爷还有个小弟,行七。  三兄弟分家的时候,还算和气。分完地分完钱粮,分庄基地了,太爷说要跟小儿子在老屋里过活,老大老二搬出去住。老二抢着说:那我要东头朝阳面那个园子,种花。太爷听了,就瞪了老二一眼。瞪归瞪,老二还是住进了那个园子,种花。后来,我爸和我姑就把在园子种花的叔父叫“园子爸”,叔母叫“园子娘”;到我们姐弟了,就叫“园子爷”和“园子婆”。太爷的小儿
期刊
1  苟老汉很不喜欢自己这个姓,念谐音了就是姓狗。所以他不喜欢养狗,也见不得狗。平时见到狗,不是咬着牙子、瞪眼睛把它撵跑,就是从路边拾起一块砖头吓唬它。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背后里偷偷喊他苟老汉。  平生讨厌狗的苟老汉前几天偏偏收养了一条狗,而且是一只要多脏有多脏、要多丑有多丑的狮子狗,这只狗的左前腿关节还骨折了,走路一瘸一拐的。苟老汉第一眼看到它是在街道旁的垃圾收集屋的角落里。说实话,那只狗真的丑
期刊
何路和雨荷认识的时候,夏草还不知在哪儿,说这话的三嫂正给两岁小子换尿湿的裤子。她男人在边上,敲了敲旱烟锅子,说这年轻人的世道我就不懂了。婆姨说,懂了,就不叫世道了。他总感觉婆姨哪里说的不对,但一时半会想不出来。他也懒得去想,起身把旱烟锅子装入烟袋,用几根红线编的绳子系住,往腰间一插,出去安抚牲口去了。婆姨换完小子的湿裤子后,把娃娃一放在地下,他就屁颠屁颠地往外跑。三嫂跟在后面拿着塑料脸盆端着湿裤子
期刊
我低头把书本收拾完,在同学们惊愕的目光中走出教室。门外,父亲一把接过书包,急急地说:“抓紧点,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  从初中起,父亲就多次说我不务正业,做学生却不努力学习,非要写点狗屁文章,像盐碱地,播撒谷子收获秕子,考学的路是没指望了。这次,矿上破天荒地招子弟当工人。父亲认为,要是抓不住这机会,到时候考不上大学的话,我迟早会游荡为祸害四方的闲汉。  我极不情愿地在后头磨蹭,心情灰暗地想,我
期刊
乳狗阿黄  连翘把狗牵到紫云门口,跟狗说:“阿黄,好生卧着,不许偷看!”连翘一进门就把紫云摁在炕沿儿上了。连翘将紫云两只小手扯长了压在炕席中央,脸贴脸说:“紫云我要弄你,紫云我要弄你……”  其时,下庄的街巷像夜晚一样安宁。正午的日头于村舍上面火辣辣晒着。看得见有热气在空巷里漫漶、涌动。村廓外的山巅上,那朵乳白色的云团好久不见挪移了,还有宅前屋后的椿树榆树槐树,连一片叶子也不肯摇动一下。  阿黄不
期刊
熊猫乐园  在都江堰青城山石桥村  以救助与疾病防控为主的熊猫基地  那些憨态可掬的模样  早已放下一切牵绊,在此安居乐业  实际上,世间风云  以八百万年的速度越空而来  那些化石般的记忆  记录下斑驳岁月曾走过的痕迹  浑圆的体态,黑白简约的修饰  有着无以言说的隐喻  只把尖利隐藏,咀嚼坚韧的翠竹  以杂食支撑笨拙  而后,守一片丹心  不再隐匿荒野疲于奔命  在修竹环绕下,在原初的山石草木
期刊
棉花  一  上次写《偷生时代》那些文字时,不经意间,指尖下的键盘就触碰到了棉花,心里突然就温暖了一刻。关于棉花的记忆,就像纺车纺线时,纺轮摇着锭子,锭子旋着棉线,棉线拧着棉捻子,棉捻子里就不断地抽出线来,如缕不绝。  眼下刚过清明,正是种棉花的时节。棉花种子就是棉籽,坚韧的黑色壳外裹着一层绒毛,壳里包着胚胎。下种前先在水里浸饱几天,顺带喂些防虫杀虫的药,捞出后再潮些炕洞里的草木灰,以便撒种均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