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但是,我们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说到作文便“谈虎色变”,害怕写作文、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搜肠刮肚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这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他們下笔有神、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呢?
  
  一、实践法
  
  实践法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的写作方法,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到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杯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对历史的考察,哪有宏篇巨著《史记》的问世?没有马克思亲身参与工人革命运动,哪有《资本论》的出现?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也是写作兴趣的源泉,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
  
  二、观票法
  
  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实地察看自然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它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给我们以遐想,给我们以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否则,学生作文将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即使写出文章来也是枯燥乏味的。
  
  三、榜样法
  
  榜样法就是通过范例学习和借鉴他人长处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可以看优秀的范文,可以看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写点下水作文。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却要说:“熟记作文三百例,不会作文也会说。”我想,只要学生心中装有很多的范文,哪有不会作文的道理呢?
  
  四、互评法
  
  互讦法就是通过学生对作文进行相互评价、相互修改,达到共同进步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把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并不是教师可以减轻工作量、高枕无忧,而是工作更多了:因为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这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作。教师要以博大的热情和耐心,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批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引导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让他们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会不怕写作文,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如此,学生就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者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按照不同的剪裁方式展开会得到不同的表面展开图,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的四類共11种。
期刊
在初中,剛接触了化学,了解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有很多化工产品的制备需要有计划的生产。那么,要多少的原料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产品而不浪费原料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完成。要写好化学方程式就必须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下面,我简单地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期刊
一、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生活缺乏亲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学生成长期间缺乏最多的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由于外出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学生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学生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2、学习令人堪忧  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让人担忧的原因有:一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
期刊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各门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教育应贯穿到每一门学科教学之中,《车工工艺》作为车工专业课,如何从有限的课时和丰富的内容,来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德与能的培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一定要有学的积极性,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评价标
期刊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特殊时期,这阶段的学生胆怯、 自尊心增强。面对老师和同学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微妙,令学习出现障碍。面对这诸多的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想提出以下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许多人认为,高年级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严谨的学风。我认为,
期刊
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是师生公有的。怎样支配这四十分钟,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是初中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不断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和推广,肯定会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为了搞好素质教育,我校及岳池县部分学校都实施了将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改为四十分钟的教学改革。有鉴于此,特将我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加以小结,与广大教育工
期刊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依据。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初中语文课本改编了两次:第一次主要是删掉了复杂偏难的语法知识;第二次将原有的课文调整了一下顺序,增删了几篇文言文,将删掉的语法知识又以课外知识的面目回到了课本。但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很大变化。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课文篇目太多、现代文题材陈旧、文言文数量偏多等弊端。  一、缩减课文篇目,
期刊
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质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凝炼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品位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但根本的动力是来自于教育改革与学校、教师发展的需求。惟有如此,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实效性才能得以切实的提高。  一、中学科研工作的现状  在中学广泛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科学繁荣的
期刊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的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这样,探究式课堂教学将会取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