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花酸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内、外实验均证实鞣花酸及其衍生代谢产物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阻断DNA损伤诱发的癌变、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炎症、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生长起到抑制作用。鞣花酸及其衍生代谢产物可能成为抗肿瘤新药。

其他文献
活化的激酶C受体1(RACK1)在多种肿瘤中有不同表达,因其含有的7个WD重复序列可与多种分子相互结合,RACK1除了可以激活蛋白激酶C,还在许多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ACK1有望在肿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乳腺癌靶向治疗基于分子分型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和个性化治疗的选择。目前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包主要括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和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以及以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为靶点的依维莫司,多项研究表明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时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96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对应的癌旁10 cm正常组织以及72例腺瘤中的Runx3和CHD5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诊断价值和预后关系。结果Runx3和CHD5
肿瘤的免疫逃逸是癌症的一大特征,目前所知的肿瘤逃逸机制主要包括肿瘤的直接免疫逃逸和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逃逸。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其中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的直接免疫逃逸主要包括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分子以及Fas/FasL系统介导的免疫逃逸;与鼻咽癌相关的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逃逸则包括肿瘤相关免疫抑制分子和肿瘤相关免疫抑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患者508例(肺癌256例,胃癌152例,乳腺癌100例),健康志愿者50例,采集入组人员外周血2 ml,应用BD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细胞均数(比例)比较:肿瘤患者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健康志愿者为5 125(34.2%)、乳腺癌为3 642(24.3%
亲环素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通过诱导炎-癌转化,加快肿瘤细胞转录周期,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以及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多种途径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提示亲环素A可能是一种促癌基因,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靶标。
微小RNA-375(miR-375)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肝癌、胃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等。miR-375相关的肿瘤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其与特定靶基因结合,并在转录后水平降解mRNA或抑制蛋白翻译,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等抑癌作用。miR-375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并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
期刊
确定预测PD-1/PD-L1通路阻断治疗临床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患者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研究证明治疗前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高表达,肿瘤间CD8+T细胞的大量浸润以及肿瘤细胞基因高突变负荷的患者阻断PD-1/PD-L1通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明显,这些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筛查肿瘤患者的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整合素和上皮间质转化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中为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提供了营养支持和有利环境。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将为其抗血管靶向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