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激趣法略谈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1.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2.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幽默激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北京的故事……”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焦点访谈》,抑或赵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丝启迪,大家在笑过以后会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有名人轶事,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
  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差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4.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新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素质,而且,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化、发展这为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素质教育;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
期刊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
期刊
【摘要】“写”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人文素养     1.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句话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
期刊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今天,课堂教学的导言技巧问题更加为同行所关注。课堂教学的导言技巧问题,存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言的技巧,有其本身的特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质教育;导入新课;教学方法     一段好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言有何标准?一般说来有三个:首先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语要新颖有趣有创意,能够充分调
期刊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但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比较注重信息的呈现和传递,也就是老师讲授知识要点,学生做好学习记录。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授课的“独角戏”,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成分很少,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愉快的学习历史、掌握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转变。我们认识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产物,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寄宿制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集体生活、统一管理、学生愿意亲近教师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个渠道帮助留守儿童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对策:寄宿学校
期刊
【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程设计的一个突出地方,就是把五册必修课中每一册第一单元安排为活动课,面对这一全新的课型,如何上好这一类活动课,笔者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中语文课应该以活动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正确处理活动与课文教学的关系,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地制宜创设活动情景,增进兴趣教学的力度,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基础。丰富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搞好教学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这些武器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但要搞好教学光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行,对于教学来说,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师生的灵活互动,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正是通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两个方面的探讨,意
期刊
【摘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本文将以高二《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几个章节为例,介绍笔者在近一段时间内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实践探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历史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沿着“质疑——思疑——解疑”的认识过程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