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咖不同部位多糖的提取与表征

来源 :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云南会泽产玛咖根部和叶部的多糖进行了提取,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等检测方法对得到的多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玛咖叶部多糖由果糖组成,提取率为19.6%,含量为3.79%;根部多糖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果糖等单糖组成,其摩尔比是阿拉伯糖∶甘露糖∶果糖=0.0098∶0.5080∶0.7574,提取率为22.4%,含量为6.67%.该结果可为合理、科学地利用玛咖资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河蟹熟制过程中掉脚率并提高冻熟河蟹的品质,以未捆绑的鲜活河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冷冻、冰水浸泡和微波预处理的方法使河蟹活力降低后再将其熟制.研究了这3种熟制前预处理方式对熟制后河蟹掉脚率和品相的影响,并在优选预处理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熟制程度对河蟹减菌和灭酶的效果.结果表明,冷冻和微波处理过度均会导致河蟹死亡,为了保持熟制前河蟹的鲜活状态,冷冻时间需要控制在10 min以内,微波时间控制在30 s以内;冷冻15 min蟹壳发白、蟹脚结霜,微波75 s后蟹壳尾部裂开,蟹黄蟹膏崩出,严重影响河蟹品相
以法尼烯为评价效应物,研究了缺损乙醇合成途径、甘油合成途径、胞质乙酰辅酶A转运途径和法尼基焦磷酸消耗支路关键基因对酿酒酵母WHE4菌株合成法尼烯的影响.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8株关键基因缺损菌株.结果表明,与WHE4菌株相比,缺损乙醇脱氢酶基因ADH3-6对乙醇和法尼烯产量没有影响;单独缺损甘油三磷酸脱氢酶基因GPD1和GPD2使甘油积累量分别降低了15%和34%,缺损半乳糖激酶基因GAL1、GAL7、GAL10下调了甲羟戊酸途径所有基因转录水平,它们的缺损均不能提高菌株的法尼烯产量
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空气炸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猕猴桃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猕猴桃干适口性最好,且色泽鲜绿、组织疏松,呈多孔的蜂窝状结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此外,冷冻干燥猕猴桃复水性好,Vc保存率最高,达113.89 mg/100 g.热风干燥猕猴桃干口感绵密细腻有嚼劲、色泽金黄,微观出现较小的孔洞,复水率较低.真空干燥猕猴桃干结构致密、质地坚硬、适口性较差,但相较于热风干燥猕猴桃干(54.03 mg/100 g)有较好的Vc保留率(69.64 mg/100 g).空气炸
为改善鱼糜制品的品质,将巴河莲藕粉添加到白鲢冷冻鱼糜中,检测了不同巴河莲藕粉添加量(1%、2%、3%、4%、5%)下鱼糜制品的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白度值、TPA性能、凝胶强度、感官品质及化学作用力.结果表明:当巴河莲藕粉添加量为4%时,鱼糜凝胶制品的持水性、硬度、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7.90%、1841.09、1307.64 g和1016.73 g·mm,和空白组相比分别增加了 11.16%、49.99%、28.70%和54.65%;蒸煮损失率达到最小值15.09%,和空白组相比降低了3
为探寻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不同工序样品的特征性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分析-电喷雾-串联质谱对乌龙茶样品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在总计8道工序中鉴定出共有代谢物622种,主要包含糖类、氨基酸、黄酮、花青素类等物质.根据其在加工工序中的变化趋势,可将这些代谢物分为4种类型.代谢途径富集分析表明以氨基酸合成、淀粉与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连续工艺比较,筛选出7种共有差异代谢物质,分别是14,15-脱氢还阳参油酸、3-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葡萄糖-6-磷酸、枸橘苷、麦黄酮、牡荆素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为减少AGEs对机体的健康风险,降低食品中AGEs含量,本研究从13种氨基酸中筛选出具有良好AGEs抑制效果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果糖、BSA-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BSA-乙二醛(glyoxal,GO)和精氨酸(arginine,Arg)-MGO
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负载3种多酚的蛋白复合物纳米颗粒.先将阿魏酸(ferulic acid,FA)、槲皮素(quercetin,QT)和香草酸(vanillic acid,VA)与热处理的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结合形成三配体复合物,再利用乳化-蒸发法进一步降低复合物粒径.通过动态光散射、圆二色谱、红外色谱、荧光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究复合物的结构和形态,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复合物中多酚的加载率和稳定性.结果 表明,乳化-蒸发法成功将β-LG多酚三配体复合物粒径由亚微米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生产菌株,广泛应用于酶和有机酸生产.为提高黑曲霉遗传操作效率,对黑曲霉转化及重组菌株筛选策略进行优化.基于已报道的最佳转化条件对黑曲霉AG11进行电转化、农杆菌介导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mediated and PEG-mediated transformation,PMT),单个潮霉素转化板分别得到0、30和6个转化子.其中,PMT的转化子阳性率最高.基于优化后的原生
以α-二羰基化合物为碳源,氨基酸为氮源底物,建立丙氨酸-丁二酮美拉德反应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烷基类吡嗪化合物进行测定并提出6种吡嗪动力学模型,对其生成规律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吡嗪形成机理.反应体系共鉴定8种烷基吡嗪,其中5种甲基类吡嗪,3种乙基类吡嗪.结果 表明:烷基吡嗪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体系生成吡嗪化合物;除二甲基类吡嗪和乙基吡嗪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他吡嗪与零级动力学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2-乙基-5-甲基吡嗪所需活化能最低,为3.3106 kJ
大豆容易受到储存环境的影响发生浸油赤变,导致品质劣变,经济效益降低.文章主要综述了大豆储藏过程中发生浸油赤变的原因、对品质的影响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未来防控浸油赤变、保障大豆安全储藏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