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研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情境是近年来大火的新兴教学理念,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达到让学生深刻记忆课堂知识的效果。高中地理作为一科既需要大量知识记忆,又需要一定逻辑思维的复杂学科,十分需要引入一些新兴的教学理念,来帮助学生降低记忆理解知识的难度,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文地理;高中教学;情境
  地理学的本质就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其中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其他的分支地理学。由于科目内容横跨文理,使得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在学习地理学时会遇到困难。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地理对于文科生的学习是有一定门槛的,因此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便被提上了日程。本文主要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情境创设与应用研究做出了几点分析。
  一、创设热点情境
  高中地理虽然对自然地理有一些涉及,但主要的侧重方向还是在人文地理上。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高中学习进度紧张,课外研究机会少的背景下,外出实践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代入热点情境。通过教师创设的热点情境,让学生实现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透彻分析,对于热点问题进行决策预演,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实践能力,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1]。
  例如,在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农民工现象进行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去了解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城市居民和乡镇居民以及其他群体对于农民工的看法,通过在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发现农民工对于发展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且探讨各个角度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这种情境的模拟以及换位思考,用一种更新鲜、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人文问题,从中思索如立法、出台政策、社会活动等方法对于问题的解决效果,让学生在学习高中人文地理的过程中逐渐拥有剖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创建生活情境
  对于人类,什么问题都比不过身边的问题,都比不过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而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情境,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深深的参与进去,用更加真实迫切的态度,来思索相关问题的起因、现状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应该是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的方法[2]。
  例如,在《城市与城市化》这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对住房问题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学生自己的住房位置,周围人的的各类观点以及自己的观点,来明确目前城市住房问题的现状。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寻找造成目前现状的是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问题、城市化程度问题、城市服务功能问题,或者诸如房地产市场等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此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课堂知识,对目前城市住房问题进行分析,寻找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原因和实际情况,然后从中思索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情境代入,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积极性来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
  前文提到,在高中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分配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时间去校外进行实地的地理考察,其他情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情况进行弥补,但始终不能完全取代实地考察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就要借助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实地情况进行模拟,既然不能让学生走到考察现场去,就让考察现场到学生们面前来。目前存在很多的模拟经营类游戏以及专业的模拟软件,可以使用这些软件,代替现场考察,以此来创设一个实地考察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升地理实践能力[3]。
  例如,在《工业地域的形成》这一章节内容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对某些典型的工业地域形成过程进行模拟,就像模拟经营游戏《Cities:Skylines》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对城市建设的各种有可能的情况进行模拟,游戏功能是完全支持实现这一做法的。所以,教师可以预先在游戏中搭建出需要的地理场景,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学生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完整的认识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以及形成过程。甚至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操作,近距离观察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用这种更具冲击力的方式帮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利用语言和图片创设情境
  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不同,人文地理更注重的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发展变化,主要包含农业工业发展、商业贸易、聚落与交通和人口增长等等,充分描述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人文地理的内涵,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变化发展认知能力,通过对图片的感知和文字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地理情境。基于此高中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应该通过语言描述来引领同学们走进人文地理,提高学生对情境教学的感知能力,突出情境教学的鲜明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语言描述方式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高中《產业区位与分布》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语言描述来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例举美国乳畜带的区位条件,以美国乳畜带为例创设情境,引出世界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在学习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课本的插图进行学习,主要包括分布范围、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和主要农产品,通过播放美国畜牧场生产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节课特定情境当中,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和视频的有效结合来渗透情境教学,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五、在地理图表绘制中创设情境
  地理图表的阅读与绘制是人文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有效教学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在图表的阅读与绘制中渗透情境教学。地理图表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资源信息,学生通过绘制有助于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地图、示意图和景观图中加强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了解人文地理事物特征,通过绘制地理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的空间属性。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教学形式渗透地理图表绘制的情境教学,在微课中首先要描述地理图表绘制的重要意义,用适当的情景将其运用意义表现出来,再融入相关绘制标准和技巧。
  例如,在《地域文化》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导入,播放简短的世界文化介绍视频,构建浓厚多彩的文化情境,先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宗教建筑和饮食艺术创设文化情境,之后引导学生绘制世界文化圈并标注每个文化圈的宗教信仰,鼓励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发现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地理图表绘制中创设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进而提升其地理综合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不允许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在这种背景下,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就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对热点社会问题、日常生活问题、结合语言和图片、地理图表绘制以及实地考察的情境模拟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高中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东东,刘露,田森.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读写算,2018(27):73-73.
  [2]单超.高中人文地理深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地理教学,2019(12):9-11.
  [3]卓国辉,吴月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探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J].考试周刊,2019(34):153-153.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定教,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广大一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从课前自主学、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延伸学习这三个阶段入手,就如何翻转历史课堂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翻转课
期刊
摘 要:延期开学期间,学生长期居家生活学习,社交活动锐减,接收到的社会信息庞杂,不利于心理成长,这对留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考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亟待提高,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家庭结构的变迁(如离婚
期刊
一、问题提出  2018年3月笔者命制的一道中和反应实验探究题引发了线上线下的激烈讨论。该问题主要涉及澄清石灰水能否证明中和反应中的酸过量问题。  题目(节省):下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填选项,多选)  A.Ca(OH)2溶液 B.锌粒  C.碳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发现一个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的过程。问题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一方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精心设计;应用;问题串;教学效率  “教学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师教学中起码应该遵循的原则,在生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具备抽象性的特点,这也就使得高中物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且高中阶段的的任务量巨大,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本身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较大,此时物理学习难度又大,学生思考时间长且见效慢就会让学生产生自己无论如何都学不透物理知识的错误认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变得困难重重。演示实验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参与感,教师若是运用得当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能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
期刊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历史作业作为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纵观高中历史作业现状分析,作业设计仍旧存在作业形式过于单一、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评分依据相对局限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创新作业形式、明确作业目标、设置开放作业角度具体阐述提供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问题;策略  高中历史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调整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新形势之下,为了全面践行新课标教学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就要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新思路,更好地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完善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有效优化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就从借助情境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语言情境、创设角色体验情境几个方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人们探求世界物质起源的根本性学科,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才,从而让学生以创新形式展开对物理世界探究和讨论。中学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时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三观体系,因此需要充分把握这个时期向中学学生传达正确的核心素养教育。本文将就核心素养下中学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创新;培养探究  引言:在针对物理学科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可以融合科学设问、学科方
期刊
摘 要:高考试题是落实“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考备考的重要指挥棒,也是高一、高二基础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导向。研究好2020年高考试题有助于下一学年的高考备考,更有助于整个高中教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试题评析;选择题点评  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选择题很好落实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突显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强化推理分析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科是高中课堂教学中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生物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抽象性,包含了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探究过程。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具体阐述提高生物课堂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路径,包括设置问题情境,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组织辩论,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  引言:强化高中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