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钢丝测试深度校核方法探讨与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采油测试工作中,试井钢丝计量方法极易出现的计量误差和采用的井下参照物失准等因素,导致分层调配水嘴投捞层位错误、分注井分层流量和油气水井压力、温度测试数据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探讨了测试绞车试井钢丝测试深度的校核方法。通过在测试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H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11-01
  前言
  目前国内采油测试工作中,测试绞车试井钢丝的计量方法,基本都是试井钢丝缠绕量轮,通过带动量轮旋转的方法来计量试井钢丝的长度,此计量方式的误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量轮摩擦后周长减小,造成计量长度大于试井钢丝实际长度。二是试井钢丝受大负荷拉应力作用后,丝径变小,造成计量长度大于试井钢丝的实际长度。在正常测试工作中,如分层调配水嘴、分注井分层流量测试、压力、温度等等,铰车工往往都是通过探井底深度或座在各级偏心配水器上以及指深仪表的深度数据来直接作为测试数据,这种方法误差很大,极易导致分层调配水嘴投捞层位错误。
  为提高测试深度的准确性,作为测试工作者必须清楚测试绞车试井钢丝量轮误差率δ,要想清楚铰车的计量误差,除了要清楚试井钢丝的计量原理,还要勤于细心观察和了解试井钢丝的实际收缩量,尤其是专业采油测试铰车工,对自己操作的铰车的计量误差率(每千米试井钢丝计量轮的计量误差)必须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测试误差,避免操作失误。另外我们还必须清楚,不同的铰车误差率不同。量轮误差率δ通常取正常情况下测试仪器、工具下井测试完成,起到地面后计数器的数值与0(或与计数器的最大数)的绝对差值LW/2×测试深度L,即δ= LW/2L。
  在测试工作中,井下可用来参照的参照物有井底、分层注水(采油)井的配水(产)器,由于井底易沉淀砂垢等杂质,实际深度不能作为参照深度,分层测试调配投捞中的配水(产)器作为参照物是可靠的。因为作业管柱深度数据是通过实际丈量出来的,但不排除有管柱下错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测试当中首先要对作业管柱数据进行校核。其校核方法主要是通过测试投捞时地面试井钢丝的张力和绞车的误差率来校对。下面以分层注水井水嘴调配、分层流量和油气水井压力、温度测试为例来进行测试深度数据校核。
  1 计算试井钢丝收缩量
  1.1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位置(以测试投捞层工具深度为准),投捞工具坐入参照物位置配水(产)器后,记录试井钢丝收缩状态下的深度数据Ls;
  1.2上起试井钢丝,观察试井钢丝张力仪张力增加过程,当试井钢丝张力达到井下试井钢丝的长度质量时,记录深度数据Lz,Lz即为投捞层配水器的地面实际数据;
  1.3 Ls-Lz即为试井钢丝的收缩量。
  2 分层流量的停测深度选定
  2.1 以Lz为基准数,用Lz-投捞层的作业管柱数据得ΔL;
  2.2 用ΔL±其它层的作业管柱数据得到全井各层配水器(封隔器)的地面实际数据;
  2.3 以Lz为基准数,对照测试井作业管柱数据,计算出封隔器的位置,分析判断出管柱接箍的位置;
  2.4 以全井各层配水(产)器、封隔器的地面记录数据为准,选定出分层流量的停测深度数据。
  3 管柱数据核对
  3.1 根据绞车试井钢丝量轮的误差率δ,计算出试井钢丝与井下配水(产)器的实际深度数据,Lz+δLz=L;
  3.2 测量出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和流量计传感器(投捞工具投捞爪)至仪器测试绳帽顶部的距离Ly;
  3.3 用计算出的试井钢丝与井下配水(产)器实际深度数据L-油补距+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的距离-流量计传感器(投捞工具投捞爪)至仪器(投捞工具)测试绳帽顶部的距离Ly得出的深度数据H与作业管柱深度数据进行对比;
  3.4 计算出两者的差值:H-作业管柱深度数据=ΔH,若两者的差值在管柱深度数据±0.02%范围内,可视为作业管柱数据正常。
  4 校对试井钢丝量轮误差率
  4.1 利用作业管柱深度数据进一步校对绞车试井钢丝量轮的误差率;
  4.2 Lz+δLz-油补距+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的距离-流量计传感器(投捞器投捞爪)至仪器(投捞工具)测试绳帽顶部的距离= H
  4.3 H=作业管柱深度数据(此式中δ作为未知数)。
  5 核对封隔器卡点位置
  5.1 若两者的差值大于管柱深度数据±0.02%,则需要用两者的差值加各级封隔器的作业深度数据来对照封隔器是否出现卡点偏离夹层的现象;
  5.2 若出现封隔器卡点偏离夹层的现象,则必须提出验封措施。
  6 井下压力、温度停测深度选定
  6.1测量出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的距离;
  6.2 测量出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和压力計传感器位置至测试绳帽顶部的距离;
  6.3 用测压位置深度数据-油补距+δLz+防喷管测试堵头底面至油管挂上平面的距离-压力计传感器位置至测试绳帽顶部的距离=实际测压位置深度数据。
  现场应用效果
  试井钢丝深度校核方法通过2008年以来的应用证实,其实用性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4年来已累计校核出作业管柱下错的注水井9口,分层调配水嘴投捞层位错误的问题得到了大幅的降低,分层注水井管柱设计配水器间距由8米减小到了4米。测试工效、井下流量、压力和温度测试精度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结论
  1.测试深度校核误差能够控制在0.01%以内。
  2.能够提高井下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测试精度。
  3 .能够准确的校核分层注水井作业管柱数据。
  4.对采油测试工作具有可靠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烟草企业中,箱装出现缺条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YP11封箱机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箱装缺条情况,本文通过分析YP11原机电路设计上的不足,结合机器的工作流程和电路控制原理,通过重新设计加装缺条检测器,改进相关检测电路及PLC控制程序,达到了检测缺条并报警停机的目的,杜绝了箱装缺条的出现。  [关键词]封箱机 缺条 检测器 电路 PLC程序  中图分类号:TS4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针对重钢新建2500m3高炉的使用条件和对炮泥使用性能的要求,从耐火原料的选择,结合剂的选取、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制出具有良好的作业性能、开口性能和高温使用性的优质炮泥,并在重钢2500m3高炉上实际应用,使用效果完全满足要求。  [关键词]重钢 高炉 无水炮泥  中图分类号:TF5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05-01  现代
期刊
[摘 要]简要介绍公安机关理化检验专业在大型活动中保障食品安全的现状,通过理化检验分析了目前在大型安保行动中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并给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公安;理化检验;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400-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各行业
期刊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其内部安保工作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会制约或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而在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影响安保工作的因素逐渐增多、变乱,使得过去的企业安保工作方式难以再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些企业的安保工作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漏洞和隐患。因此,针对当前安保工作体系的深入研究,强化企业内部安保工作就变得格外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企业;安保工作;企业安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AD7545的波形发生器的上层软件的策划,开发,构思以及程序的设计,调试等工作。本软件是通过用户输入所需要的波形的振幅周期、振幅、偏移量,以及波形类型和与该波形相关等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波形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显示,并且在对波形进行数据采集后,通过RS-232-C向下层单片机/测试设备进行发送。  [关键词]AD7545,波形发生器,数据采集,RS-232-C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为了解决GD包装机条包拉线掉槽问题发明了一种包装机条包拉线掉槽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透明纸导纸辊和拉线导引轮的转动情况,根据转动情况判断出是否出现拉线掉槽的现象,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故障处理,提高产品合格率。  [关键词]GD包装机 检测装置 报警  中图分类号:TS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03-01  引言 GD包装机组是卷烟行业当前的
期刊
[摘 要]在有杆泵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油井因结盐导致卡泵事故的发生,如不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必将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应有效益。  [关键词]有杆泵 低含水油井 结盐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06-01  引言  在有杆泵抽油机井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盐结晶存在于井筒
期刊
[摘 要]金凤煤矿主井101胶带输送机于2011年8月安装完成并运行,胶带输送机驱动部位于机头处,全长1570米,至2014年9月已安全运行3年,需及时对1#驱动滚筒导向滚筒进行包胶。  [关键词]胶带输送机,松带  中图分类号:TD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08-01  引 言:由于金凤煤矿主井101胶带输送机自安装至今,已安全运行3年,各滚筒
期刊
[摘 要]基于煤矿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安全运行,研究运用了煤矿遥控急停系统替代老式信号急停系统。本文介绍了煤矿工作面遥控急停系统基本构成、运行原理、主要设备元件选型和系统的优点,通过使用遥控急停系统,对比老式急停信号系统,不仅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保证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结果表明:工作面遥控急停系统是安全的、可行的、经济的,是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的,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遥控 急停 系统
期刊
[摘 要]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90年代,朝着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方向逐步深化。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提出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改革重点,明确将“推进电价改革”排在近期改革任务的第一项,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