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策略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区域游戏于幼儿身体素质及能力层次上的各项素质都有着极好的培养、提升作用。对此,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这方面的研究,对区域游戏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开展展开探索及教学实践,以便于在实际的幼儿教师中,自身能够通过正确而合理的区域游戏设计、有效地应用区域游戏,借助自然资源在区域游戏中运用使幼儿能够在幼儿教育及未来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组织开展策略
  区域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其展开活动的一种主要的主动性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使幼儿借助在区域性范围中游戏活动的开展,做到提升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
  一、区域活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创造一个活动环境,并将活动材料放入其中,在这个环境里,幼儿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还能和同伴互相学习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全面发展。因此,区域活动不仅对幼儿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1、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园的活动教室布置得十分干净整洁、条理清楚,活动材料摆放的整齐有序,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材料所在的位置,这对幼儿来说十分方便。由此,可以发现幼儿园自身有着严格的教育规则,而且,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发现,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空间比较有信任感。当他们开始进行活动时,可以按着材料的摆放顺序找到自己需要用到的物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独立自主的意识,而且,当幼儿运用自己双手获得物品后,他们还会从中获得自信心,从而提高幼儿对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区域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爱玩、好强,他们很重视老师提出的目标,然后去完成它。而且,区域活动是很多孩子一起进行,看着别的幼儿都在进行活动,其他幼儿自然不甘落后,就会集中注意力不断进行活动,完成活动目标,从而达到老师的要求。因此,区域活动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3、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技巧
  区域活动的内容主要是游戏,这些带有目的性的游戏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技巧。而且,在幼儿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渐渐对一些事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将游戏中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幼儿不断培养自己的技巧和能力。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策略
  1、创设适宜环境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开展过程中,做好对优秀的游戏化区域环境构建是基础性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环境对幼儿思维、行为引导的关键作用,并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区域环境的构建,让幼儿能够在环境的引导下,产生更充足的学习动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本园有多个专门的区域活动教室,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教室的作用,我们就针对不同教室的活动项目及其教育目标进行了不同的游戏化环境设计,由此来实现对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欲望激发。如,在积木活动区,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类型的积木,同时还在教室的墙面上画了很多关于积木的漫画。除此之外,教室中还有教师摆出来用于观赏的大积木作品,每当幼儿进入该教室中,这两个比幼儿还大的积木作品会带给他们感官上的冲击,并促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积木拼搭的游戏,以游戏为基础的区域活动构建由此得以开展。
  2、适时有效引导
  开展高效的游戏化课堂互动是幼儿教育中认知启发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为了保证游戏化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适时与幼儿进行互动,成为他们的陪伴者,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在进行“分类游戏”时,我在完成游戏任务布置后,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有一个装满不同颜色、形状积木的筐,他们在游戏中需要将积木进行归类,具体以教师的要求为主。如,教师提出以“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时,幼兒就要按照积木的颜色将它们放入不同的筐中;如果教师要求以“形状”为标准进行分类,幼儿就要按照积木的形状将它们放入不同的筐中。由此考查幼儿对于物体颜色、形状的判断,实现对他们的有效启发。在进行制作手工的区域游戏时,由于幼儿的行为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良好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实现对幼儿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等多个方面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培养探究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区域游戏时,幼儿教师需让全部幼儿都主动地去参与,进而在游戏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能动性、主观性,过程中加以有效引导及亲切鼓励,让幼儿自主去探究游戏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人、某些事或某些现象,从而做到了有效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有趣又比较受到欢迎的动画片,像《熊出没》《名侦探柯南》这些让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在设计区域游戏活动时以这些动画片的主题作为区域游戏背景,让幼儿们通过抽签决定扮演《熊出没》中的各个角色,在游戏活动安排幼儿去探究扮演的角色遇见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光头强怎样从最差伐木工变为最佳伐木工,遇见光头强之前,肥波是怎样生存的,熊大熊二在面对光头强的饮料机不出可乐怎么办等角色可能面对的问题,幼儿教师通过让幼儿去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效培养探究能力。
  三、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个新型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幼儿的不断配合,才能更好地将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因此,,幼儿园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遵循幼儿的身心阶段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内容充实、材料丰富的区域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作用,才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敏.幼儿区域游戏开展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8(36):74.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民族幼儿园 021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脚步的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也随之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创建高质量的特色学校就成为了一种趋势,学校发展的关键就是,中小学特色建设,建设中小学特色学校,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所以,当前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必须完成好创建特色学校这一任务。  关键
期刊
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河文化的有关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法治思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方面的教育效果。实践效果已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教改实践证明。  关键词:黄河文化;融入;思政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围绕黄河的治理、开发,形成了非常丰厚的黄河文化资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英语也慢慢接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也进行改革,要防止新时代的成员脱轨。与此同时为了我国的长远发展,以及防止之后的创新方面断层,我国有关部门开始注重创新教育知识的普及,教育部的改革也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有效策略  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语言是思维组成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人体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和道德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在中学数学学科课堂上开始重新审视德育教育,界定其内涵,并确立了现代德育观念,道德教育的设立的初衷是主力学生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探讨,使当代中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以期为广大初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
期刊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具有独特性的发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品质和学习状态等,从而确定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应避免课堂成为优秀学生的课堂,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在新教材学习过程中,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日渐深入推进的当下教育改革时期,STEM教育理念逐渐朝着低龄化层次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将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在跨学科的整合活动中,教师重视幼儿的一日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得以充分养成,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STEM教育方式引领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在相关活动的充分组织实施过程中促使幼儿的素养得以提升,为后续的教育活动组织实施
期刊
摘要:如今,应试教育仍然是许多院校的教学模式,因此从社会到学校以及家庭,都备受学生升学率的困扰,在升学率所需经历的应试教育的考试下,各个学校与学生家庭都将对学生的教育方面重心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文化体育方面的教育。也正因为缺乏对学生文化体育方面的教育,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存在着体制薄弱,心理脆弱等问题。为此,为改变现状本文通过对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
期刊
摘要:“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和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国传统家校合作的形式有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簿等,但是很多学校和家长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合作”,其中家长的主动性不高,两者合作形式也比较单一,此文从传统家校合作角度出发,阐述其中的利弊。  关键词:传统;家校合作;利弊  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逐渐意识到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光要老师需要努力,家长也应该参与
期刊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课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在基础知识的输入和累积,还要将教学关注点集中在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逻辑培养和未来发展空间这三个方面。数学学科的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数学可以助益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  立足于小学数学
期刊
摘要:幼儿园是学生教育的第一站,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所以幼儿园的习惯养成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乡土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当中,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同时在幼儿园融入乡土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素质教育也成为幼儿园教育重要任务,在农村兴建中心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