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是创设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库、学校网站主页、校园区域网和与之对接的Internet.完整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包括具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理念和能力的师资队伍、基于Web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电子图书馆等。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 创设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785。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39-02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学习,恰好可以创设这样的环境,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这种需要。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学习,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变革,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而创设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
  一、概述
  “环境”,按照古汉语解释,环者,绕也;境者,疆土也。限于早期认识,对“环境”一词的解释大都囿于“环境”的场所观,“环境就是周围的地方”。我们一般认为,环境主要是指主体周围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一切要素构成的体系。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课堂内外融合有信息技术因素的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各种教学要素的集合。
  二、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而去谈教育信息化,那只能是海市蜃楼。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应该包括以下因素:
  1.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创设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常态化的信息化教学,必须具有一生一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只有满足一生一机才能实现即时在线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实现即时讨论、交流,即时作业、测试、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多功能教学支持。
  2.信息化(或称数字化)教学平台。
  该平台应该由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门户社区平台三部分构成。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进行辅导答疑,小组讨论交流。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数据管理、信息交换、重复利用和资源共享。門户社区平台用于校园内外各类网络对接,包括校园区域网和Internet等。三部分协同使用,可有效实现教学流程管理与监控、资源库内容建设与共享、信息管理与发布、应用系统整合等。
  3.信息化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教师授课服务的资源库,应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多媒体素材类,第二类是多媒体课件类,第三类是网络工程类,第四类是信息化工具软件类。第二部分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资源库,应该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学科资源类,提供各门学科的背景知识、拓展知识和相关知识,供学生组内组间讨论、交流,即时搜索、下载使用;第二类是电子图书类,供学生自由阅读使用。
  4.学校网站主页。
  该网站主页是师生进入网络的唯一通道,对学生访问网络的权限进行适当控制,净化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过滤各种不良信息,防止学生进入色情、赌博和反动等网站中。
  5.校园区域网和与之对接的Internet.
  建立校园区域网并对接Internet,实现在校园任何一终端都能进行信息化学习,包括讨论、交流、搜索、浏览、下载、阅读和提交等操作。
  三、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是成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影响作用。它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借鉴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融合有信息化因素的场所,包括虚拟场所。在此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本、图像、音视频资料、CAI和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支配;而这种信息化学习环境无疑是一个被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要成功实现教育信息化,创设完整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关键。笔者认为,完整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具有以下因素:
  1.具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理念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观察者,必须具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和能力,否则,学生仍有可能沦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接受式学习者。
  2.基于Web的学习方式。
  世界上最早取得这方面研究成果的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探究”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探究学习”。笔者认为,能够常态化的实施基于Web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标志。这种方式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借助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自主探索、发现新知过程的自主学习;二是借助各种信息化学习资源,依赖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性学习的情境探究学习;三是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协作学习;四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的虚拟仿真学习;五是利用Blog、BBS等信息工具,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的反思学习。
  3.在线学习支持系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里被称为教学平台。
  4.电子图书馆。在信息化教学环境里被称为数字化资源库。 5.一生一机的学习终端。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更新理念;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创设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开展有效教学和学习;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改革,都是主动适应迅速到来的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其他文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了满足系统开发工程师在软、硬件两方面对整体化测试的需求,中国HP公司于近期推出两款新一代逻辑分析系统:HP 16700A模块化逻辑分析系统与HP 16600A集成化逻辑分析系统。
【摘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是高中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日渐加重,二者的结合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文章首先阐述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希望能通过二者融合促使现代教育目标实现。  【关键词】高中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半导体产业出现任何波动,大公司的态度和反应往往影响着市场的走势。对于半导体工业的目前发展态势,掌握核心技术、销售额居半导体业第一的Intel公司是怎样理解的呢?9月28日
股市爆跌、货币狂贬、通胀大飙、房价缩水……无论从哪个经济指标来看,近期越南经济动荡都是不争的事实。更可怕的是,“越南可能爆发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说法蔓延开来,市
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是两种比较新的除草剂,这两种除草剂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都已经过期,但是“双氟·二磺”复配除草剂在中国存在组合物专利保护,保护期一直持续到2031年
天津港东疆港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丽丽,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96-2002年担任天津港务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2003-2005年任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总经理 Zhang Li Li, Chie
省部合作、省企合作、省银合作是省区发展的三个有力抓手。目前,省部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省区和相关部委都建立了会商制度,共商地方发展大计。而在这当中,东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