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英语导学稿设计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mo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英語学习活动观,设计出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导学稿。其中导学稿中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又可分为:“课前准备——讨论交流——课堂展示——课堂讲练——拓展提升”这几个环节。通过这些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贯彻学习活动观,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导学稿;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晓兰,广东省仲元中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1201554811。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课标》同时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

二、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导学稿简介


  对于英语来说,依据不同的课型,教学环节的不同,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导学稿的设计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模式,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学生在形式上,模式上是否完全按照专家的步骤去走,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我们主要要看在这个导学稿下,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语言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有没得到提高。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活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体现。无论采用怎样的学习活动,只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就是最优秀的学习活动。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设计一份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导学稿。
  导学稿主要包括课题,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过程。其中学习过程又包括:课前准备——讨论交流——课堂展示——课堂讲练——拓展提升。“学习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该节课学习所要达到的要求。这一环节教师要清楚地告诉学生本节课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应该培养的目标,这些目标要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联系起来。在“课前准备”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上自己完成学案中的课前准备的练习。例如在语言点的导学稿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完成构词法和翻译句子的练习,然后总结该词的用法。这一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做出独立判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思维。“讨论交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部分。这一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起立,学生就课前准备的作业进行小组讨论,把自己的问题找出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小组内形成共识,然后确定一位同学把小组共同的结论进行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课堂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出的代表出来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在这一步骤中,上去展示的人必须是组内轮流上去,而不能每次都是同一个人,尽量让小组中所有的人都能得到锻炼。学生通过展示,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学好英语。经过了“展示”和“点评”之后,同学们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并得到了较完整的解答。这个时候进入“课堂讲练”环节。在这一环节,老师首先点评之前的小组展示,然后对总结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升华,让同学们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最后马上进入当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通过评讲,让师生进入更高层次的交流,让课堂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导学稿的最后设置了“拓展提升”,这一部分老师尽量设计一些情景,争取把当堂课的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英语导学稿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导学稿,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体现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要能够体现出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或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2.教学过程应以学生活动为主。这些活动可以是个人活动,例如查字典、归纳总结词语用法。也可以是小组活动,例如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应提供学生讨论交流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达到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在导学稿中,应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可以有依据地进行讨论。学生活动还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展示活动。让初步掌握知识的学生向全体同学展示成果,既让其他学生从自己的同伴中学到知识,也让展示者体验初步的成功。
  总之,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英语导学稿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这种导学稿的设计符合深度学习框架的四个阶段,即“有计划地学、有互动地学、有背景地学、有联结地学”(刘哲雨,2018)。这种导学稿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乐意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哲雨,任辉,刘拓等.深度学习核心要素的提取、论证和运用 [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的话语世界呈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点。传统的以关注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际交流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多模态交际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并借助多模态教学理论及研究成果,构建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求,是语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强调多模态话语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科学地将多模态恰当结合运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多模态认知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的英语教学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互动教学更是以其自身的交互性、多元化、持续性等特点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与青睐。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优势,本文从精设互动流程,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互动环境,激发学生沟通意识;开展互动活动,吸引学生关注课堂;重视互动反馈,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四方面对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应
【摘要】TPR教学法提倡把语言知识点和行为动作联系在一起,通过行为动作的展示来教授外语,符合幼儿语言、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幼儿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句型、儿歌和故事时运用TPR教学法,既能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使幼儿自然说出语言,又能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特点;TPR教学;幼儿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唐颖,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一、全身反应
【摘要】语言属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师生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达到。因此,完全将大学英语课堂翻转不具有适切性。本文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学英语课堂“微”翻转的思路,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翻转课堂实现大学英语高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翻转;大学英语;高效  【作者简介】李秋然,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Abstract】In the world’s close contact, English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Whether to use the mother tongue or whether the mother tongue influences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s’ English c
【摘要】本文简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论辩理论、当代图尔明的论辩模式和伯克的同一理论,通过比较新修辞学的两位代表人物各自的论辩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理论,以此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揭示新修辞学对古典修辞学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论辩;新修辞学;古典修辞学;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赵栩卿(1992-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写作、西方修辞学
【Abstract】Several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have been proposed since the 19th century, among whic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re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为灵活,能够使学生创建满足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变为主动。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基于此,本文就浅析翻转课堂,从而研究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我国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反转课堂;专业课程;应用
【摘要】语素意识是一个多维概念,在语言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壮族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第三语言习得者壮族学生的英语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派生语素意识、屈折语素意识以及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排除了语音意识以后,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并且英语派生语素意识和屈折语素意识对阅读的贡献分别为13.9%和7.5%。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作用不够显著
【摘要】ESP(专门用途英语)强调的则是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位,并将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属性和职业发展规划来进行特殊英语学习目的的应用型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的职业环境下对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英语为切入点来探究微时代背景下高职ESP英语的教学模式,为更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时代背景;高职;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