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球瘤很少见,本文报告一例。rn 病例,患者,女性,61岁,左食指第一节指骨屈侧有一麦粒大小肿物,接触后引发剧烈疼痛。于五年前,左食指出现一粉白色针尖大小突起,曾用鸡眼膏贴敷患处,两天后出现剧烈疼痛,肿物增大,触摸时有针刺样疼痛,波及掌指关节,偶尔向心前区放射,尤以碰撞后呈跳跃性剧痛,约半小时方缓解,有时压迫指根疼痛略减轻。戴手套、穿衣服或自来水冲手均可诱发剧痛,体检所见:左食指第一节指骨屈侧近指指关节处有一4×5毫米肿物,突出皮肤表面,界线较清,质软,呈暗红色。体检时做轻微触摸象板击样引发尖锐的刺痛。手指关节活动自如,握力正常,病变外皮肤感觉无异常。左食指X线正侧位片示:骨质无异常改变。临床诊断:左食指血管球瘤。于1999年11月9日行“左食指血管球瘤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基底有不规则血管丛,行病变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血管球瘤”。rn 讨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小型血管瘤。多生长于肢端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尤以手和足的甲床下为最多见。本例病变位于食指第一节指骨屈侧近指指关节处。rn 血管球是人体的一正常“终结器官”,球的主要部分是一动、静脉吻合,中间插毛细血管床(解剖学中称为suc-quet-hoyer管)。它的一端连接于一小动脉,另一端连接于乳头下静脉丛。此种动、静脉交通的特点,是没有弹力纤维和环肌纤维存在,但却含有一种大的染色较苍白的多角细胞,称为“类上皮细胞”或球细胞。整个血管的四周有疏松结缔组织包围。其中有多量有鞘或无鞘的感觉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外有纤维组织包膜。正常血管球直径一般在1毫米以下,其功能有控制末梢血管舒缩,调节血流量,血压及体温的作用。血管球瘤就是由构成血管球组织增生而成的新生物。其形成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约半数病例有明显的损伤史。本例曾滥用有腐蚀性的鸡眼膏敷患处。血管球瘤多发生于青年或中年人,女性比男性略为多见,大多为单发性,也可为多发性。血管球瘤通常体积不大,直径很少超过2~3毫米。周围分界明显,淡红色,质松软,如同肉芽组织。本例为女性,单个病变约4×5毫米,瘤体稍大。典型的指甲下血管球瘤看上去象一个红兰色小点。此瘤异常敏感,极端疼痛,轻微的摩擦,压迫,碰击即可引起强烈的刺痛,并放射到整个肢部和肩,颈部,本例引起心前区刺痛,实属罕见,心电图证实无冠心病。诱发疼痛可因袖口或手套的接触,就导致疼痛的发作。发作时血管球瘤的颜色往往加深变蓝。侵入冷水或热水中能使疼痛减轻。本例以按压指根部后稍缓解。血管球瘤的疼痛,有时还伴有交感神经性的血管运动紊乱症状;如肢部出汗,同侧霍纳氏综合症。有时病人可发生如同灼性神经痛时的广泛血管变化:整个手或前臂较为温暖,显著的静脉怒张,静脉血中氧含量增高。这些变化是反射性周身血管扩张所引起的。rn 血管球瘤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触及后极端疼痛为其特征。此瘤的治疗方法甚为简单,手术完整切除可获永久性的疗效。本例手术彻底切除病变,术后原接触痛消失,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