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92077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政治话语传统组成部分的“民族”理论体系与中国现实社会之间的脱节逐渐显现出来,无法引导学生和民众真正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具体观点,并与中国民族关系现状和身边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要求最终落实为一套新的理论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的民族理论必须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基础,对建国70年来的民族工作历程中的得失进行经验总结,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对我国民族关系现状开展大量实地调查,推动我国的民族理论实现创新性发展.
其他文献
陈抟被视为宋代图书易学的开山宗师,朱熹深为推崇.但自宋讫明,"破陈抟之学"此起彼伏.黄宗羲、黄宗炎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驳斥陈抟的图书之学,指其《河图》《洛书》之说无所依据,与《无极图》等皆藏道术于易学,其后又被朱熹等人引入儒学,致使儒学发展偏离孔子六经的道路.黄氏兄弟所论并非只针对陈抟,而是基于明末清初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术史、儒家学说乃至遗民精神归属加以反思、批评和重建.他们的哲学思想批评,所呈现的历史考证、文献辨伪、批评逻辑与思想建构等诸多层次性,以及史实与价值、思想与方法、观点与立场、辨伪
明清之际的封建郡县之辨有三种典型论述模式:一是“回向三代”的复古派,着眼周制与秦制的政体之辨,强调“非封建不能尽天下人民之治”;二是“经世致用”的折中派,关注集权与分权的治道之辨,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三是“理势相成”的厚今派,侧重势异与理异的天人之辨,指出郡县“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尽管这三种模式在论说方式上各有不同,但都触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根本症结.
后殖民主义主要描述的是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通过对殖民话语解构的方式反抗宗主国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以达到重构西方“主体”概念并建构“地方”主体身份和权力的目的 .从学术话语史来看,其流变过程体现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深化趋势,方法论上体现为从结构主义的话语分析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追踪,观点上体现为从殖民话语的分析到文化霸权的抵抗和后殖民主体的建构.在与马克思的“遭遇”过程中,后殖民主义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主体解放策略提出了系统性挑战.然而,当代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建构抽象统治形式和结构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斯密将人类日常情感互动中所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视为政治的出发点.政治最多只能对之作出少量的限定和修正.然而,他也看到,人类和少数政治精英都可能表现出极端的政治情感,而试图对社会加以乌托邦式的改造.针对前者,斯密认为,我们的道德情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隔阂是不能完全以现实的政治手段加以消除的,而只能通过个人的宗教信念纾解.针对后者,斯密认为,只有始终将人民的日常情感纳入政治家的视野,才能避免乌托邦式的政治计划.
斯密在第六版《道德情操论》中对斯多葛派的处理具有相当的矛盾性.一方面,斯密在人性预设和道德观等方面的确采用了斯多葛派的观点;另一方面,斯密在该书第七卷中对斯多葛学派进行了猛烈而彻底的批判.从自然论的角度来回应这一矛盾,同时拒绝将斯密理解为一个纯粹的自然神论者,能够相对完善地解决该矛盾.具体来说,斯密与斯多葛派的一致性在于两者都将“自然”看作人类社会的前提条件,该前提性体现在其“设计论”与“目的论”两个意义上.但在此基础上,斯密为人的能动性留下了空间.
阿玛蒂亚·森将“超验制度论”看作一种设定了一个“完全正义”的理想并以制度为关注焦点的对社会正义的探讨.森论证说,只要我们能够对一个社会的正义状况作出比较判断,我们就可以在正义事业上取得进步.他由此认为,超验制度论对于实现社会正义来说既不必要也不充分.然而,他将罗尔斯的理论理解为超验制度论是错误的.只要我们恰当理解了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方法论及其对正义之目的的设想,就能发现罗尔斯不仅有思想资源回应森的批评,而且其理论也优越于森所倡导的对正义的“比较探讨”.
公意理论是民主理论中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议题,学界至今仍然存在着对公意理论的争议.卢梭首先提出了含义为人民意志的公意概念,并且通过社会契约论建构了公意理论.熊彼特通过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证性分析,否定了人民意志的真实存在,解构了公意理论.哈贝马斯则通过交往行动基础上的双轨制商谈民主论,重构了公意理论.人民主权的民主是建立在公意亦即人民意志的基础上的,公意理论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实际上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的演变.现实中资本主义民主背离了公意基础上的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社会主义民主则要真正体现为人民意志基础上
中国下一步发展,重要主题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共同富裕.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中等收入倍增,二是如何解决收入倍增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本文聚焦美国和日本与当前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相近的历史阶段,研究美日两国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增量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发现,较高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是实现中等收入倍增的关键,而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是改善初次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也会带来社会问题,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市场摩擦必须有效应对,此外,还需妥善处理收入倍增、人口聚集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大城
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工作,中国的民族事务治理是有关国家建构与治理的全局性、全域性、复合性的“国之大者”问题.做好民族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复合治理,政党、政府、社会缺一不可,需要各个民族相互嵌入与团结奋斗,努力探索制度、法治、社会治理结合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多种治理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国家与社会以及中华民族的整合性力量,在民族事务的复合性治理中发挥领导与凝聚核心作用.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本文梳理、总结了新时代以来理论界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概况和特征:一是跨学科研究特点明显,主要涉及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二是将中华历史文化溯源与新时代民族思想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冲破西方民族话语体系霸权,构建中国民族学研究版图;三是理论阐释与实践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章反思了当下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建议:一是警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滥用、误用现象,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