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主要描述的是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通过对殖民话语解构的方式反抗宗主国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以达到重构西方“主体”概念并建构“地方”主体身份和权力的目的 .从学术话语史来看,其流变过程体现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深化趋势,方法论上体现为从结构主义的话语分析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追踪,观点上体现为从殖民话语的分析到文化霸权的抵抗和后殖民主体的建构.在与马克思的“遭遇”过程中,后殖民主义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主体解放策略提出了系统性挑战.然而,当代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建构抽象统治形式和结构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所谓的对马克思思想的超越并不成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分析框架比后殖民主义理论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