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300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你知道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吗?白马可以说是南京的南大门,与溧阳和句容两地交界,一镇接三市,境内林木茂盛,有老鸦坝水库还有贯庄水库等水力资源。水稻、玉米、棉花、小麦、茶叶、黑莓、蓝莓等广泛种植,青山如黛,绿水长流,既是红色老区,又是旅游胜地。
   抗战时期,白马李巷村是新四军挺进江南后十六旅的驻地。陈毅、粟裕、谭震林、钟国楚、江渭清、李坚真、梅章、罗忠毅、廖海涛、王必成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他们带领广大新四军战士,积极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团结一切拥护共产党、支持抗日的民主人士,在溧水、溧阳、句容、江宁、当涂等地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开辟了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伟大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发电报给时任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要求主力部队开赴安徽泾县、南陵一带,同时先派一支部队进入溧水一带侦察敌情。新四军军部经过研究决定,派遣先遣支队,由粟裕、钟期光带领,于4月28日从皖南的岩寺出发,拉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
   5月4号,毛泽东再次致电给陈毅和粟裕,要求主力部队可以跟进,“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根据中央指示的精神,由陈毅司令员和傅秋涛副司令员率领第一支队,张鼎丞率领第二支队挺进江南。
   自从新四军挺进江南以后,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打击日军、伪军,令盘踞在苏南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日军多次展开反扑,疯狂扫荡,新四军及地方抗日武装奋起抗敌,与敌周旋。
   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诸如韦岗伏击战、三战三捷的黄金山战斗、塘马战斗、回峰山战斗等,其中以发生在溧阳别桥的塘马战斗最为惨烈。由于新四军的奋勇抗敌,已经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1941年11月28号,日军调集了步兵、炮兵、骑兵等3000多人,在汉奸带领下,进攻从白马转移过来的新四军十六旅旅部以及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溧阳别桥的塘马村。
   新四军十六旅发现敌情以后,在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的指挥下,同数倍于己且武器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十六旅的将士们没有一个退缩,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政委廖海涛牺牲,旅长罗忠毅的肠子都被打出来了,依旧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结束。战斗中, 十六旅272名指战员牺牲。后世为了纪念他们,在溧阳别桥塘马战斗的发生地,建设起了一个烈士陵园和纪念广场,罗忠毅旅长后来被追评为100位为共和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白马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白马最早期的为保护军用财物的地下党员李孝廉;有为新四军十六旅临时医疗所保存药品,受到敌人严刑拷打也不吐露半个字的尹光镁;有配合新四军在据点里投毒杀鬼子和伪军的英雄葛春喜……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在白马的大地上熠熠生辉。
   在白马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浸染着无数烈士的鲜血,他们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军,长眠在了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受到人民的千秋景仰。在李巷附近,在回峰山上,新中国成立后,在烈士们战斗过的地方,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回峰山上竖立了纪念碑,以此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然而,由于地處偏远,山多林密,自然资源缺乏,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马的乡镇经济明显滞后,当地村民的生活非常艰难,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许多人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住的是到处漏雨的土坯房。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当地政府在上级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白马镇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和果木栽植,同时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白马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马镇的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平整土地,开发荒山,推广苎麻、茶叶、烟叶、果木、黑莓、蓝莓和有机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特别是下大力气支持蓝莓、黑莓等畅销农副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使得乡镇经济面貌一新。白马镇党委大力支持农副业基地的建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白马建立农业科学园,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发展。各种农业产品经纪人应运而生,使老百姓的农产品有良好的销路。他们生产的黑莓汁、蓝莓汁等生态饮料畅销海内外。
   白马镇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策略,不让一户农民返贫。李巷村有个叫张桂华的村民,生活条件本来还算可以,家里面有六七亩责任田,自己偶尔趁着农闲到外面打打零工,日子虽然不算富有,但过的很开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夫妻和睦,子女孝顺,生活即使清淡也是和和美美很温馨的。2011年张桂华因为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被检查出了肛门癌,仅第一次治疗费用就花了十几万元,到2014年第二次手术时,又花费了十几万元,这对于一个纯粹依靠种田获取一点收入的农民家庭来说,实在是不堪重负。张桂华的妻子丁来伢身体也不是很好,家中还有一个87岁的老母亲需要照料,每天门一开,就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开支,而已经一贫如洗的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了。为了治病,张桂华把能借钱的亲戚朋友都求到了,债台高筑,为了这事夫妻俩是眉头不展,忧心忡忡。
   针对张桂华家的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绝不让任何一户人家因病返贫。在当地政府牵头下,由南京市委办公厅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丁来伢在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的李巷村里打点零工,把身体有所恢复的张桂华安排到村里做保洁员,让他们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当地政府还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多方创收。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看中了白马镇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这里投资办厂。早期的金马公司等农用车生产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大范围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力的再就业问题,也为广大农民学习技能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1年出生的白马镇石头寨巷上村村民曹明伢,视力不好,属于残障人士,妻子张金凤弱智,属二级智力障碍,家中生活十分困难。白马镇政府和石头寨党总支的党员干部,为切实解决曹明伢家的困境,帮助曹明伢加入了白马镇蓝莓黑莓种植合作社,给他解决了5亩地的蓝莓种苗,并且细心地指导他种植管理技术。到2015年,曹明伢家中的蓝莓收入是32200元,2018年的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一举摆脱了贫困。像这样精准扶贫的事例在白马镇还有很多很多。白马镇党委的工作方針是,为建设好小康社会,带动全镇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绝不丢下任何一个因病致贫、因伤致贫的困难群众。
   现在你走进白马老区看一看,以前那些土坯墙破瓦房早已经消失,一栋栋造型各异风格各具的二层小楼或景观别墅随处可见,不少以前连自行车都很少的人家买起了小轿车。
   白马的经济发展了,可勤劳的白马人民依然特别注意保护环境,因为他们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景观苗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在的白马就像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国家康居示范乡镇的要求。
   薄暮时分,微风拂过树林,斜阳透过树叶缝隙洒向碧绿草地,三三两两的游客驻足拍照,不时传来啾啾鸟鸣,这是白马镇红色李巷的一个普通下午。
   溧水区政府和白马镇政府充分利用红色李巷这一革命历史村庄,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江南小延安”这块金字招牌,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2017年开始,李巷进行了整体的环境提升和红色文化打造,疏浚河道,治理坑塘,修整石板路,通过引入第三方商旅集团的方式进行整体开发。如今,李巷村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原住民种菜做工、相生相融。守着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甚至有德国小伙在此长期扎根。
   2019年10月30号,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根据各项综合条件评比,全国20家农业科技园“金榜题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农业科技园荣登金榜,这是国字号的殊荣,是对白马人民的鼓励与鞭策。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白马人万众一心,争取更好的成绩,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伟大祖国的辉煌乐章。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白马的经济将会再上新台阶,红色旅游将会成为白马镇的一张旅游名片,白马镇绿水青山也将会更加美丽。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高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逆向而行,来到苏北老区,投入了老区建设的洪流之中。  “老村官”的承诺  铜山县郑集镇苗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石楼村主任助理师飞,人称“老村官”。年纪轻轻,何以称老?因为他是郑集镇的第一任大学生村官。  师飞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担任村官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村民不信任。师飞曾在日记里写道:“下村已经十几天,我几乎每天就只是做些简单的
期刊
打响抗日第一枪   陈玉生1900年出生在江苏泰兴县三区陈家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八九岁时在本庄读过两年私塾,10多岁以后随父在家中种租田,15岁时其父托人把他带到上海进入生和隆油厂当徒工。后由上海中共的外围组织“社联”成员陈进觉介绍加入上海抗日救国会,接受到党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影响。1936年参加党领导的上海日商纱厂罢工。后被法国巡捕房拘捕,送交上海国民党警察局关押,1937年4月转至原籍泰兴
期刊
2020年10月21日,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戴到了94岁的爸爸胸前。   爸爸依靠在病榻上,用颤巍巍的双手捧起纪念章,仔细端详着……   他沉默了很久,出人意外地喃喃说了句:“颖民呢?”   杜颖民是我的妈妈。8年前,2013年11月,她在与癌症顽强搏斗了3年以后,辞世远行。送别妈妈的最后一程,唯有一位最应该在妈妈身边的人,没有出现。他是我的爸爸。   妈
期刊
我国今年的“两会”,在众望所盼中胜利召开了。每年的“两会”,都是加油鼓劲、团结奋进的大会。今年的“两会”,非同寻常。   在世界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我国“风景这边独好”。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搞得很多人不知所措,心怀恐慌。世界上的好心人为我们担惊受怕,敌对分子希望正在崛起的中国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就是中国,任何艰难困苦也不可能把中国整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
期刊
记得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叫田螺姑娘,说的是有个青年,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上苍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给他做饭,做家务,二人的日子过得很幸福。详细内容记不清楚了,但勤劳善良的田螺姑娘,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过是个神话故事,勤劳善良的田螺姑娘并不存在。但现实生活中勤劳善良的姑娘却大有人在。来自革命老区南京六合区马集镇黄岗村的石琳琳
期刊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一部和八路军第四纵队共同组成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担任师长兼政委。同年4月,四师在津浦路西遭到了国民党两个师的围追堵截,其中就有马步芳的骑八师。刚交上手,作战队形便被疾驰的骑兵冲散,战士们被马家军刀劈马踏,血洒疆场。   与骑兵作战失利后,彭雪枫痛定思痛,决定组建自己的骑兵团。四师省吃俭用,终于有了800匹战马。但是仍有一个不足,骑兵们还没有统一的武器,手中的马刀少
期刊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身家,而在于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一个扶贫帮困的人,才是赢得人心的好人”。这是江苏苏中革命老区荣获“中国好人”、江苏“最美退伍军人”荣誉称号的海安市海迅集团董事长、海安老促会理事仲跻和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仲跻和是海安老区草根创业标兵。1978年,他高中毕业后入伍,在武警部队从战士当到了班长。1983年,他因病退伍回家进入乡办企业,先做供销员,再做企业厂长。经
期刊
新四军老一团一连连长牛二满目不识丁,战士们也是田鸡翻跟头——白大肚子的多。全连找不出一个识字的,牛二满心里那个急啊!  一天,牛二滿进姜堰城买粮食,看到粮行老板的儿子20刚出头,那算盘打得手指如飞响声悦耳,尤其那账上的字横竖成行,一勾一划就飞出个方方正正的字。牛二满对这个年轻人爱煞了,一拍大腿,随即离开了粮行。  当天晚上,几个战士闪进粮行,找到小老板的住处对他说:“实在对不起你,委屈一会儿,我们
期刊
迎着春日阳光,笔者来到溧阳市上兴镇永和村,在村口的旭日園艺场看到了装载树苗的卡车来来往往。园艺场内,负责人张水建正在组织村民起苗木,10多位村民采挖、捆绑、装车,忙得热火朝天。   “以前,永和村有许多村民到句容打工,当时句容苗木生意做得格外好,村民受到启发,纷纷回村种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董明洪告诉我们,由于永和村与句容相邻,受其影响,加上自身丘陵山区地貌的特点,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
期刊
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尔星,革命老区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经家山组农户,69岁,黑瘦,饱经风霜的脸上难得有笑意。妻子葛玉凤64岁,寡言少语,一双粗糙的手忙这忙那,几乎永远不会停下来。孙子经明15岁,学生,很安静,也很懂事。儿子患尿毒症于2006年病故后,儿媳已离家出走多年,一直无法联系。家里就爷爷、奶奶、孙子3人一起生活。   祖孙3人老的老小的小,收入来源仅靠经尔星和老伴的老年金、家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