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聪明和夸孩子努力真的不同吗?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一篇文章称夸孩子聪明有消极后果而夸孩子努力有积极后果,请问:
  1.这个研究是否真实存在?
  2.结论是否可靠?
  首先回答一下,这个实验是真实存在的。在教育心理学里,这个实验被用来研究孩子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夸人聪明不如夸人努力"这个结论,不仅对孩子适用,与你我也息息相关。
  在此实验及后续实验的基础上,Carol Dweck教授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理论。
  在介绍这两种思维模式之前,我先介绍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
  两种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们有两种“我要学习”的理由(即动机),一种是“我要掌握这个知识”,也就是以掌握为目标。一种是“我想表现优秀”,也就是以成绩为目标。
  这两种孩子在学习时表现如下:
  在掌握目标定向的情况下,个体通常表现出一种积极的、适应的动机模式,他们寻求挑战,专注于当前的学习任务,能有效运用深层加工策略,如努力发掘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等,面对失败仍然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努力不懈。
  而在以成绩目标为导向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高低。这样成功固然可以提高个体的自信,但一旦失败就容易导致低能评价,继而产生焦虑、羞愧、沮丧等消极情绪,干扰有效的、综合策略的运用,反映了一种不适应的动机模式。
  一般观点认为,掌握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持久的推动力,并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在学习任务前表现不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同。掌握型目标比成绩型目标更能促进孩子学习。
  两种思维模式
  那么问题来啦。这两种学习目标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涉及两种学习目标背后的思维方式。
  与上一段结论相近,一些孩子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那些帮助你去学习,去成长的有趣挑战。Dweck将其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也难怪他们在碰到更难的智力拼图时会那么兴奋——因为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他们从中也学不到任何东西。但是那些难题就不一样了。这些题简直太棒了——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征服一个新的问题。而在后面的一些实验中,甚至有一些孩子要求将题目带回家,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研究答案。
  而另一些孩子认为一个人的素质是一成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那就说明你不聪明。”这也是为什么,当那一部分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现实——因为失败刚好提醒了他们,他们弱爆了(自己是那么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记性是如此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当然也就变得不好玩了——谁会愿意被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loser呢?“也难怪他们会开始转移话题。”Dweck将这种认为个体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个体能力的测试而组成的想法,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于是我们得到了这一部分的结论:学习目标不同,是因为思维模式不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怀有掌握型学习目标,固定型思维的孩子怀有成绩型学习目标。
  夸聪明和夸努力,真会不同?
  我们再回到文首的问题:夸奖孩子聪明和努力,会不同吗?这涉及到的是内部可控和不可控的归因。
  当一个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得到的反饋是“你真聪明。你真棒!” 这种终结性评价更多看重前一个阶段的表现和最终成绩,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任务完成得漂亮,是因为你聪明;没有完成任务,是因为你不聪明。你没法控制自己聪不聪明,你之后的表现和你聪不聪明有关。”这种内部不可控的归因(我不能控制自己变聪明),促使孩子形成了不可改变的固定性思维(我聪不聪明是天生的)。
  而当孩子完成任务后,得到的是:“我看到了你为出色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这样的反馈将成功归因在内部可控的因素(我努不努力是可以控制的)。
  因此孩子形成的是成长型思维。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结论:
  对于具体任务给出具体反馈,同时巩固孩子的努力倾向会更好。比如看到孩子画了一幅颜色鲜艳的画,我觉得相比于说“你真棒,你真是天才!”,就不如说“我刚才看到你认真涂色和修改,现在你的画看起来颜色很鲜艳,让人感觉很漂亮。”更好。孩子快速地完成了拼图任务,相比于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说“这么快就完成了,我和你一样高兴呢,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可能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表达能力反馈不同,导致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继而在遇到任务时,表现不同。夸奖孩子努力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夸奖孩子聪明能培养孩子的固定性思维。而这两种思维决定了面对任务时的不同目标及表现。
其他文献
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学生及教师目标。  学生目标: 普通话水平达标,口语表达清晰达意,交流顺畅;掌握相应学段应知应会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具有与学段相适应的书面写作能力、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高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具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师目标:熟悉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及
我老伴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每当疼痛难忍的时候,就买点布洛芬以缓解关节疼痛。我担心长期这样自行使用布洛芬可能会有很多后患,请问是这样吗?  四川 廖先生  廖先生:  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关节疼痛时喜欢到药店随便买点止痛药吃,有时还任意加大剂量。这类止痛药在医学上被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一线抗风湿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能治“标”,缓解关节痛和肿,减少痛苦,但不能治“本”(组织关节破坏和变形)。使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咽部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有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声嘶、慢性咽喉炎、龋齿等。伤害的不止是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有食管内的表现,如:典型反流综合征、反流性胸痛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
说到甲减,就不能不谈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重约15~25克,位于颈前部,喉结下方2~3厘米处,外观呈蝴蝶状,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如果将人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心脏就是发动机,提供整体运行所需的能量,而甲状腺则发挥了变速箱的作用。若是甲状腺未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人体这辆“汽车”就会处于怠速运行状态,这在医学上称为甲状腺功能减
我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小学老师,现在在做四年级班主任。最近我发现班上已经有小姑娘来了初潮,感觉现在的孩子发育得太早了。我们学校只是一所县级小学,没有配套的生理卫生课程。我很希望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身心两方面的帮助,帮他们顺利进入青春期,但是不知道哪种方式比较合适。希望专家支招。  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性教育往往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尤其是小学阶段,更是被许多人忽略。小学高年级的学
夏秋季节,家庭和办公场所空调常开,屋里屋外一凉一热,导致很多人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是反酸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倦怠、不思饮食、嗳气等症状。该症属中医“痞满”“胃痛”范畴,多由于外界气温变化、自身情志变化导致脾胃功能失衡引起。治疗上常采用芳香化浊、健脾和胃的方法。下面介绍一款药茶,简单方便且效果不错。  取藿香、佩兰各9克,二者混合一起,煎煮30分钟后即可,适合长期饮用。方中,藿香味辛、性微
患者男性,56岁。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近段时间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在本地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心脏超声报告:左室60mm,左房58mm,射血分数28%,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反流。医生说是心衰,建议到大医院进行心脏移植。  患者有高血压1 0来年,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  请问,目前的情况用药不能控制吗?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浙江 刘先生  刘先生:  在现阶
10楼朝北的一间病房总会射入“阳光”,这间看似普通的病房,实际是一间关爱白血病患儿的学校——在患儿的心目中,更喜欢称之为新阳光病房学校。截至2016年,“新阳光病房学校”已发展到11个省市23间教室,每年服务超过1000名儿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院学校。  光头,肤白,手背、胳膊或锁骨下埋着针头的孩子是这里的学生,他们大都患有白血病,这里是能短暂忘却病痛的地方。  “新陽光病房学校”是纯粹的公益性
认识世界是重要的,而生活的世界是从身边开始的,对孩子们来说尤其如此。国务院意见提出,將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是符合科学成长规律的过程,爱国主义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对世界的爱也是从一家一乡成长起来的。”
受到寒冷气温的影响,很多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中药在控制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而且温和、副作用小,符合平稳降压的原则。高血压人群中,多数辨证属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证,主要症状是头晕或眩晕、头痛、脖子有僵硬感、目赤或目涩、眼睛酸胀、视物模糊、面色紅、烦躁、口干口苦、耳鸣、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便秘、小便黄、舌红等表现。生活中,有上述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服用槐花黄芩汤来控制血压。  取槐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