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方法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能否接受身份、教育内容和学习生活的巨大转变事关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重点探究对这类学生的衔接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在长期实战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从而能够促进幼小衔接教学工作产生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衔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45-02
  【Abstract】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Whether students can accept the great changes of identity,education content and learning life is related to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and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linking education for such students. This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Teachers should 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summarize methods in the long-term practical teaching,so as to promote the breakthrough of teaching work i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Primary education;Convergence method
  目前我国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龄前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时,多半是进行趣味性活动、游戏和极少部分的知识学习,目的是让学龄前儿童提前处于集体环境中,以便儿童能够在进入小学教育时适应集体学习的环境。但是,学龄前儿童心智发育还很稚嫩,并且不能接受生活较大的改变,如果将有趣的游戏生活一下子转变为枯燥压抑的学习生活,那么可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与教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做出了深入探究。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前教育时期,因为学龄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龄前儿童适应集体生活,因此教师通常给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以便让儿童更加快速地适应这种生活。但是,在进入小学之后,教师通常就把重点放在了课程教学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并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的状态,并且,教师也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屡屡上课不在状态,学习状态每况日下。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给学生创造出合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一)》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生动有趣的比赛。比赛前教师先是准备好很多个球、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然后教师可以一边让学生玩这个积木,一边给学生讲解这些积木形状的具体名称和特点,学生在玩的时候就可以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之间也会进行一些的讨论,以便学生更快地理解消化学习内容,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仔细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内容不理解的,或者有没有哪个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这时就有一个学生询问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因为学生觉得这个形状是一样的,然后教师就告诉学生,正方体的三条边都是一样长的,而长方体的三条边就没有要求,于是教师就可以在这种氛围中轻松地与学生沟通,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开始比赛,看谁能用五个积木块堆起来的形状最高,于是在比赛的刺激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堆积木。学生先是仔细想了一下积木的形状和大小,然后挑选自己满意的积木块。在这个时候,就有的学生看球的直径比较大,想选好几个球,结果不能够堆起来;有的学生就比较聪明,只是选取了一个球摆在了积木的最上端,并且成功地立起来了,所有学生都对这些学生表达了赞赏之情,于是学生都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有效的课程学习。
  2.优化教学内容,有序缓步教学
  在学前教育中,教育内容通常只是水平较低、内容较浅的趣味性学习,学习的内容没有形成系统,而且内容的知识性远比不上其趣味性。如果学生刚一进入小学时就进行非常正式且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那么学生可能就会在学习上出现很大的困难,不仅会不理解教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会由于一步慢而步步慢,导致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上又跟不上,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分成一个个小步骤,从而能够将每一步都给学生讲解清楚,这样才不会有学生在学习上掉队。
  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拆分成几个部分给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先带领学生认识课本中这些气球的特点,如有蓝色圆形的气球,蓝色重叠圆形的气球,还有黄色心形的气球,黄色圆形的气球和红色圆形的气球。对于特定物体的特性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分类与整理的课程中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该名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这个物体的特性,那么他在后面做的分类整理就一定是错的。所有学生在分类整理之后都记录下了每个颜色和形狀的气球的数量,在课后教师在批改学生的记录作业之后,果然发现有几个学生没有分清每个气球的颜色形状,于是教师就再次与这几个学生进行当面的辅导,从而了解该名学生在这一步的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改正,以免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再次发生错误。   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有没有把这个最关键的一步做好,就是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分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分清教学重点,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重视个体特性,实行因材施教
  由于学前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學内容,各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因此,刚进入小学的学生的知识水准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有些学生不但不能理解,甚至在这方面一片空白,这个时候如果每个学生都接受一样水平的教育,一旦这个教育的知识水平偏高,那就会导致大量学生不能理解,从而导致极低的教学效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水平,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在每个科目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优势所在,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保证教学内容能覆盖到每一个学生之中。
  比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教师就应该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但是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各个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有些学生早已学会了1到5以内的加减法,甚至学习优秀的同学也已经学会了6到10之间的加减法,但是,还是会有些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太理解,并没有深入掌握。于是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进行两两搭配,让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带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给成绩差的学生讲解自己的理解和做题的思路,这种方法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帮助其他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二次学习和理解,如果经过二次学习之后还有学生不太明白,那么教师就应该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当面的辅导。
  所以说,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一定要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并且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每堂课的学习内容经过合理的研究划分循序渐进地教授给学生,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并且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优生带差生变成一种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学习模式,当然最后教师需要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单独的询问和辅导,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学习内容。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是儿童向学生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成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十几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并且,衔接教育给学生在这个阶段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也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意识上重视幼小衔接教育,然后根据实际经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之后,给学生制定阶梯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最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从而促进学龄前儿童稳步踏入小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阿不力提甫·库尔班. 探究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J].魅力中国,2018 (15):286-287
  [2]景凤龙.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幼小衔接工作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8(22):115-117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GFS 0.25°×0.25°逐6 h的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20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过程发生前浙江中北部地区高低层均为西南气流控制,白天升温明显,中低层急流逐渐东移北抬,同时700 hPa西北气流南压带来弱冷空气渗透,有利于形成午后“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且浙江中北部地区处于干湿区交界处,环境背景场有利于对流发生。(2)中尺度辐合线是该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触发系统,
评价和比较高血压患者阻力运动重复失败(repetitions to failure, RF)和重复不失败(repetitions not to failure, NRF)对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参与者20名被随机分配到3个试验组:RF组、NRF组和非运动训练对照组(non-exercise control session, Con)。重复训练由4组10个重复的运动组成,牵涉大肌肉群。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与高心血管病风险相关。高血压患病率和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hypertension-mediated organ damage, HMOD)随着CKD加重而增加。夜间血压是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强预测因子。这个横断面研究探讨了非糖尿病CKD G1~G3b期患者日间血压曲线与HMOD的关系。方法:研究者调查了CKD患者109例,健康对照者41名。
摘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重复、单一、作业量大且缺乏创新的现象,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需要,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10-02  【Abstract】At present,in
实习之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我如\"世界花园\"瑞士、\"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脉一般神秘,我小心翼翼地探索,不断仰望着它;实习之后,WIPO于我是第二个家,那里温暖又亲切,热情的同事、明媚的阳光、醇厚的巧克力……WIPO不仅让我对人生产生新的认知,更对生活有了广阔的期待。
问题1我是烹饪专业的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入校第一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我学习了生涯规划知识,随后给自己定下了十年内成为主厨的目标。但不久,根据学长回校分享的职场发展情况及专业教师对烹饪专业毕业生职场发展的介绍,我发现并不是有志于从事烹饪专业的人就一定能当上主厨。因此,我很困惑:自己的规划是不是不够合理?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了?
摘要:在国家飞速发展下,教育行业也有巨大变化,不断改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幼儿园在教育幼儿方面不仅仅是照顾好幼儿,更应对幼儿精神上加以满足。音乐伴随人一生。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熏陶,养成对音乐热爱习惯,对于幼儿成长道路上有着重大影响。在音乐中学习,在音乐中游戏,都会增加幼儿心理满足感快乐感。在音乐熏陶下幼儿审美精神都会都到进步。在音乐欣赏中得到快乐,如何在音乐中体会快乐,得到心灵满足。  关键词:幼
摘要:音乐想象画主要是指根据音乐进行命题的想象画。一般音乐想象画的心理过程就是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刺激,然后形成了音乐表象,同时加工这些表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这些音乐表象呈现出来。如果按照绘画创作的来源来说,音乐想象画中的内容主要是呈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若是从人类的审美心理来说,音乐想象画主要是将对音乐的听觉表象转换成呈现视觉表象的绘画形式。本文就大班幼儿音乐想象画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和分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构建,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立足点。小学语文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优化教学环境、调整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从以“境”育人、以“探”促学、以“问”促教的教学创设中,论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生活在城市的你,是否注意到最近的\"热词\"——乡村振兴。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的要求。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促进法的颁布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些同学可能认为,乡村离我们太遥远。恰恰相反:我们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