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诱惑了“美女经济”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商业推介打起了“脱戏”的主意,当一些中小学生也亦步亦趋地搞起了“民选美女”,事情就悖离了美的理念,也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那些走秀美女的风光背后是某种侮辱,“美女经济”不过是一种牟利的商业手段——
  
   灰姑娘的美女梦
  
   在经历了面试、体检和心理测试后,26岁的上海姑娘张迪被确定为上海第一个“人工美女”的打造对象。一周之前,上海一家整形医院在媒体上广而告之:在当地市民中寻找一位“灰姑娘”,免费为其美容整形。消息既出,应者云集。最终,从事外事翻译工作的张迪入选,于是她接受那家整形医院为其加宽额头、放大眼睛、垫高鼻梁、修整脸型等一系列手术。
   继不久前北京女孩郝璐璐耗资30万元“打造中国第一‘人工美女’”后,“美女制造”在各地骤然升温,激起社会议论纷纷。有专家指出,商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美女牟利。这是“美女经济”愈演愈烈、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表现。
   近年来,“美女经济”一词渐渐显山露水,它是将“美人”拿来“经济”,以“女色”作为视觉媒介,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服务贸易上的经济活动。美女可以“代言”地方形象,“美女就是投资环境”,所谓“美女经济”俨然成了时下的一个眼球聚集中心,甚至有人宣扬,它已成为与房地产并驾齐驱的最红火也最赚钱的“朝阳产业”。
  
   走火:“美女经济”令人咋舌
  
   2003年11月份,首届中国小姐大赛、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世界小姐大赛此伏彼起。这些还只是“顶尖”的国际级选美。一些区域性、行业性的种种“小姐”“佳丽”“形象大使”赛事更是层出不穷,还有五花八门的“校园选美”“网络选美”“孕妇选美”等等。若再算上各种企业、商家为宣传造势临时搭设的一出又一出的“房模”“车模”“游艇模”,那么用“多如牛毛”形容也毫不为过。
   谈起“美女经济”泛滥成灾的现象,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的全国‘美女经济’现象特别多。不仅地域大,而且领域广。这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甚至拿公众承受力做文章的行为,令人咋舌。”
   就在上海小姐成为竞选“人工美女”幸运儿的同一天,有媒体披露,南京也要诞生第一个“人造美女”。而在此前一天,“成都第一人造美女”“四川第一人造美女”也竞相造势,耗时、耗费同样惊人。打造“人工美女”,意在开发其经济价值,招徕更多的生意。目前,为北京“人工美女”提供整容手术的那家美容店,月营业额已从半年前开张时的十几万元,上升到了目前的每月二三百万元,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顾客都特意赶去做手术。“人工美女”已然成了商家一粒胜算在握的棋子。
   如果是正常的商家牟利那也便罢,事实上,愈演愈烈的“美女经济”,演出了一幕又一幕走火入魔的怪事——
   前不久,西部某城市的一场选美大赛上,入围决赛的姑娘一律被要求在台上全裸示众数十秒,以致一些参赛选手走下舞台后失声痛哭;
   而选美以外,众多商业“美女秀”的形式也稀奇古怪,某商场开业时的“特别节目”,竟是请一美术人士当众在女人裸体上挥毫作画;
   某厂家为促销洗浴用具,甚至请了几名青春佳丽当街宽衣,当众沐浴,以至该市交通一时堵塞。
   “这样的‘美女经济’,全然不顾会给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谈什么‘美’呢?”邓伟志冲冠怒斥。
  
   遗祸:小学生也“民选美女”
  
   泛滥成灾的“美女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与影响?
   几个月前,杭州一所小学举办了全国首次小学生选美活动,评选出了“校花”与“校树”。而有些地方的小学四五年级,班上也会自动产生“民选美女”,在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们中间,“美女可以不扫地”,由“护花使者”代劳!
   而大学生、中学生,则已成为选美比赛的生力军,每次选美都会使一些美女学生走上社会。青岛国际啤酒节评选,选出的 “啤酒皇后”就是一名15岁的初中女生。
   选美赛事的低龄化,商业炒作过重的色彩,对青少年的成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地说:“孩子们成天比漂亮,读书也没心思,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尤为令人震惊的是,江西一所艺术学校,竟然将学生的实习场所选定在夜总会,学校从中获得额外的进账。而有的主办选美的老板,在赛事结束后,把美女们一一打发出去,或联络公关、或作秀捧场,成为他们的“投资环境”。个中一些肮脏的交易,令善良的人们为之侧目。
   有些“美女经济”活动,既无助于社会,也无助于经济。一位营销专家说,“美女秀”在很多时候常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顾客看到了美女而忽视了商品,市场看似兴隆,却未必就有经济收益,甚至会赔上一些宣传投入。尤为重要的是,美女并非灵丹妙药,靠美女支撑经济,必然是脆弱的。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所谓的‘美女经济’,其实质是对女性地位的贬低。”中国女性人才研究会秘书长王翠玉对记者说,“这是把脸蛋当作商品,把人当成物来拍卖。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其实是把女性视作了‘花瓶’‘玩物’,那些走秀美女的风光背后其实是种侮辱。”
   “美女经济”泛滥,对美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误导。最近,上海一所大学曾在女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最怕对方说什么?”答案最多的,不是“人品”,而是“怕对方说自己长相丑”。王翠玉指出,“美女经济”过于注重外在美,忽视了女性的内涵与人格的美好,这助长了“只看外在美”,甚至迷恋“不真实的美”的浮躁倾向。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守钧认为,“人造美女”并不健康,有悖科学和自然,过分注重整容将加深人们对“丑女”的歧视。
  
   降温:谁来泼第一瓢水
  
   审视愈演愈烈的“美女经济”,专家指出,这与一些媒体的过度炒作大有关系。某些媒体为追求“卖点”,对那种有关“美色”的活动百倍青睐,逢“星”必报,有“色”必追,丝毫不惜版面、时段地大肆炒作,为“美女经济”推波助澜。并非都是一些娱乐类的“八卦媒体”,就是一些晚报、都市报对此类“新闻”亦是趋之若鹜。
   模特经纪人齐非指出,泛滥是因为无序。眼下的问题恰恰是,各种“美女经济”活动的主办机构各不相同,谁“策划”出一个点子,就以这样那样的名目推出,并借助媒体大造声势。
   “如果说借女性形体牟商业利益的‘美女经济’始作俑者对女性进行的是一种视觉强奸,那么,某些媒体在这其中就是在扮演着诱奸的角色。”法律工作者杨晨光说,要给“美女经济”泼点冷水,就需要媒体自身在这方面降降温,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杨晨光指出,2003年12月份,全国各地的各种选美比赛又纷纷开锣,“美女经济”开始年末大秀场。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媒体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冷静待之,同时,国家和各地的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比如,对各类选美赛事以及相关的推介活动等,要严格审批制度,不能谁想搞就可以搞。对动辄冠以“国家级”“省市级”名头的活动,尤其要从严控制。在纠正数量和频次过度、过滥的同时,凡批准举办相关活动的主管部门,就应当“谁主管谁负责”,实行到位的管理,对“走火入魔”的行为要及时查处。杨晨光强调:“对‘美女经济’,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及至泛滥成灾。”
其他文献
白瓷发展经过了东汉至隋的早期白瓷阶段,隋唐至元的成熟白瓷阶段和元至现代的精细白瓷阶段。早期发展阶段又出现南方与北方地区不同的发展状况:南方地区以东汉湖南长沙出土的
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的种植用地被用来种经济作物和果树等来提高收入,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再加上粮食购销的全
浙江省许多数字,看了叫人兴奋,更叫人深思。  全国GDP排名,1978年浙江排第12位,2002年升到第4位(前3名是广东、江苏、山东,他们的人口比浙江多得多),达到7670亿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按全省人均GDP算,浙江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也是由第12位跳到第4位。  全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包括渔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1989年占25%,到2000年
凭借先发优势,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圈率先融入全球化经济大舞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的推进,西三角经济圈又呼之欲出;当"三极论"进入宏观决策,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开始踏上复兴之路。那么,沉寂的中部地区是接受"塌陷",还是酝酿隆起呢?本文调查了豫、湘、鄂、皖、赣五省的发展思路,这五省处于我国中部腹地,其未来的发展引人关注。  --题记    来自中部的忧思    2003年6月初到8月底,中国刚刚从非典
岗位研究是以企业组织中各类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管理学的多种方法,经过岗位调查、岗位分析、任职条件描述等多个环节,制定出岗位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人力资源的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本院老年医学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临床泌尿系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出的
*2002年年底,全国拖欠工程款3366亿元,相当于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9.6%,严重程度远超过想像  *2003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4年起,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2003年12月12日,北京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12.6亿元    北京: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12.6亿    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召开的“解决建设领域拖欠
2003年12月4日晨,33岁的张明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桌子上的计算机。由于对前一天编写的程序不大满意,他想用一上午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几天前,这位在美国康柏公司驻沈阳分公司工作的职员与另一位来自吉林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李文印一起,成为吉林省政府的首批“政府雇员”,分别担当起省政府公安信息网络高级管理员和省政府公安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总工程师的工作,他们也因此成为我国政府部门里的
2003年11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因电力紧张拉闸停电现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由于煤炭供应不足所致。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    煤炭增量高于发电增量    2003年全国煤炭生产增速强劲,供给充足。1到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为12.86亿吨,同比增加2.27亿吨,增幅为21.4%。产煤大省山西1到11月份产量为3.75亿吨,同比增长6800万吨,增幅为22.3%。而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