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摘录(三)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集体性食物中毒情况
  2011年,上海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8起,中毒人数201人(无死亡),食物中毒发生率为0.87/10万,控制在较低水平(见图7)。
  从中毒肇事单位分析,8起食物中毒的肇事单位均为餐饮服务单位,其中公共餐饮单位5家,学校食堂1家,盒饭生产单位1家,另有1起为无证餐饮单位。
  从中毒致病因素分析,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细菌性为主,3起未查明病原物质,1起为亚硝酸盐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余4起均为致病菌引起(副溶血性弧菌3起,蜡样芽胞杆菌1起)。
  从中毒发生原因分析,除3起未查明原因外,其余5起都是不规范操作等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中生熟交叉污染3起,熟食加工储存不当、从业人员带菌操作各1起。
  
  市民对食品安全现状评价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上海市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1年度)》显示的情况看:
  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稳步提高
  调查反映,2011年,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总体得分80.7分,同比提高1.1分,比2006年提高4.5分(见图8)。
  预期未来食品安全形势趋好
  调查问及“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市食品安全水平将会怎样变化时”,市民选择“明显提高”的比例占19.3%,选择“有所提高”的比例占63.4%,两者合计达82.7%,比上年高12.8%,表明市民对上海市未来的食品安全环境的信心正在回升。
  市民遇到及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调查反映,市民认为最常遇到的问题依次为:“虚假或夸大宣传”(占46.7%)、“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占43.3%)和“食品在保质期内变质”(占38.3%);市民认为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前三位分别是:“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占47.7%)、“地沟油”(占20.1%)和“出售病死牲畜肉”(占10.7%)。
  市民创建食品安全环境意愿高
  调查反映,上海市民愿意主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比例超过85%,其中愿意参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的占91.8%。
  
  食品安全风险及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
  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存在风险的主要问题是:1.上海市食品供应自给率较低,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艰巨;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薄弱;3.农药残留量超标及食品非法添加的风险依然存在;4.大型婚宴及农村自办酒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食物中毒风险;5.网络食品消费及保健食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2012年,上海市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巩固拓展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提升食品生产能级,引导食品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保安全,继续强化企业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增加全社会公众参与度,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加强监管力量建设为保障,强化监管队伍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水平。采取最严厉的执法、监管、准入、处罚、问责措施,努力提升上海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总体目标: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5%左右;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6例/10万人口以下,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稳步提升,防止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持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努力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主要工作任务:深化治理整顿,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行刑衔接,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惩处力度;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监管;加强应急处置,努力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影响;深入构建严密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按照国务院要求,工作重心向街镇、村(居)委会等基层下沉;加强规划落实,加快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制订上海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其他文献
杨红虽然年与我相差很大,但确确实实是老朋友了。1994年,我从报社被借到麒麟阁美食总汇任副总经理,分管联系媒体和菜肴研发。而杨红是4楼的楼面经理。没有直接领导她,印象中是一位条理清楚,很有分寸的前台经理。后来我离开餐厅,继而离开报社,不久就成了自由撰稿人,专门行走在餐饮界。杨红则去了“老丰阁”,并长期任门店总经理,曾经请我到老丰阁品珍轩(淮海路西藏路那家)吃过饭。饭后送我回家时告诉我,她同时管理着
期刊
时下,饮用苏打水饮料成为一种时尚。各大超市的饮料货架上,苏打汽水、苏打红茶、苏打果汁等各种类型含苏打的饮料多达十几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让人眼花缭乱。  不少苏打水饮料包装上印着“补充体力、平衡身体酸碱度”,“碱性饮品、有益健康”等字样。商家广告宣传说:苏打水可改变酸性体质、养胃、缓解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还有美容、解暑等功效。  不少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苏打水的保健作用十分推崇。有的人说:
期刊
从黄曲霉毒素到沙门氏菌,从碘不达标到维生素超标,乃至奶粉罐里吃出活虫……花样之层出不穷,品牌之前赴后继,使得消费者惶恐不安:不知哪天自家孩子吃的奶粉就被曝光了。面对一刻不消停的奶粉问题,舐犊情深的父母不得不感叹:婴幼儿奶粉,究竟是怎么了?  顾佳升介绍,对婴幼儿来说,母乳无疑是最好的食物。然而出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当母亲的乳汁不能成为婴幼儿稳定的食物来源时,人类便开始寻找新的“奶源”。经过长期
期刊
最早一次用类似的方式待客,是刚从人生路上出发不久。方桌上,我在细高的透明玻璃杯里,倒入几种饮料,茶杯里沏着新茶,圆盆里装着几种甜甜咸咸点心,四座坐满年轻友人。他们慷慨激情地畅谈着理想和诗画,在这种方式助兴下,兴趣盎然。  后来,随上司宴客,威严外表下藏着一颗细腻敏感心的上司,在锦沧文华、花园酒店和希尔顿大堂咖啡吧上闲坐,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下,入座时几乎无需多语。平时很节俭着笑容的老总,此时眼神温和,
期刊
暮春初夏,蚕豆、豌豆、毛豆依次登场。对于我这头偏爱豆类和花生的老猿(生于甲申年,肖猴)来说,正是绝对不可错过的黄金时代。    蚕豆充老大  最早上市的自然是“豆老大”——蚕豆。自小蚕豆就在我家餐桌上唱主角。新鲜蚕豆自然是我的最爱(而不是李渔笔下的大闸蟹,盖因家境并非宽裕到“无肠公子”可以随吃吃,国情、市情也不允许)。除了清炒,还能在菜饭里吃到,不过已剥成豆瓣。豆瓣还可汆汤,可以提鲜。后来,据此我
期刊
日本“地沟油”变废为宝  日本菜肴多用凉拌、煮、蒸、烤的烹调方式,很少煎炒,用油最多当数天妇罗等油炸食品,但决不会让废油流入下水道。通过回收废油,日本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地沟油”的。  日本科技人员发现,回收的废油经过炼制,可以变成生物柴油燃料,而且是清洁能源。回收废油还能化身生产资料,用于工业产品制造,变废为宝。    世界最大巧克力彩蛋亮相阿根廷  近日,一枚巨型的复活节彩蛋亮相阿根廷。彩蛋高
期刊
重大标准的立项程序起草时需广泛征集建议  解读《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为保障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符合民意、服务民众,确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集中整合、统一公布,有效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市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并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    明确和细化了食品
期刊
多吃快餐易抑郁  西班牙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快餐会危害心理健康。常吃快餐食品(如汉堡包和比萨饼)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51%。吃快餐越多,患抑郁症的风险就越高。单身、不爱运动,较少吃水果、鱼肉、蔬菜的人更爱吃快餐。研究者建议控制快餐摄入,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n-3脂肪酸的食物。    世界首例超级  营养番茄问世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合作,培育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
期刊
路边奶茶铺、面包店、烤鸭店等各种小店鳞次栉比,他们的食品安全有保证吗?《上海市餐饮服务食品现制现售许可管理试行办法》(下简称《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哪些食品属于现制现售食品?经营现制现售食品又有哪些规定?  现制现售食品必须取得  《餐饮服务许可证》  《办法》中明确指出,现制现售食品是指在不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及设施的固定经营场所内,现场制作、销售即食食品,且不属于单纯加热、分装
期刊
2012年3月29日,经过三个月成功试运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投诉热线“12331”正式开通启用。上海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食品安全举报投诉“一号通”的城市。  目前,上海市农业、质量技监、工商、食药监等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设立各自的投诉举报电话。这些热线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投诉举报电话号码太多,不利于消费者记忆,发生食品安全的问题时消费者分不清该向哪个部门投诉举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