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我见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aym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改革路途遥远,自主探究日新月异。本文作者坚持顺应时代改革潮流,从创设情境、别具一格和用多媒体三个方面传输了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设情境;别具一格;用多媒体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新理念,其核心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火焰的熊熊燃烧,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广大一线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灵活解决问题美妙境界。笔者认真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得可喜的收获,现借此平台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抽象性比较强,它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施:
  其一,创设真实情境是培养学生好奇心的原动力。
  高中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驾驭现代多媒体技术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譬如,我在执教“立体几何”内容的导入时,就采用多媒体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画面,就使学生对立体几何产生了浓厚的情趣,扭转传统教学中学生“谈几色变”的被动局面;同时,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点滴经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支撑点,并赋予新知识更深远的意义。
  其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催化剂。
  兴趣是最优秀的指导老师,每一位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利学生的大脑思维细胞很快进入积极的状态,学习积极性稳步提高。诸如当学生学习“正方体截面”一课时,我先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正方体截面”(教师课前放置在服务器上)课件,接着展示了探究性问题:“屏幕上粉红色的三角形属于什么类型的几何图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的三角形有多少个?怎样截正方体可以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切实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其乐无穷。
  其三,创设联想情境是拓宽学生创新视野的奠基石。
  高中数学虽然是很抽象的,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供联想的空间,不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现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譬如:我在执教“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一课时,就用几何画板展示直线与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画面,学生在欣赏这些画面的过程中产生联想,逐步感知直线与这些圆锥曲线之间关系的本质属性,并能顺利的利用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的辩证关系。
  二、别具一格,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的解题方法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时务必打破常规,启迪学生寻求新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譬如,我在引导学生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时,先从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起步,再由此公式推导出其它公式。可是,有个男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从探究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开始,再由此公式推导出其它公式?”于是,全班学生以此为锲机,进行积极的尝试:如图,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α、β,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cos(-α),sin(-α),cosβ,sinβ。根据教材相应的提示,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坐标表示,则可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也用-β代替β,则可直接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类似的推导可谓别具一格,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三、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许多教师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诸如在探究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适当利用好多媒体就可以栩栩如生的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逼真的展现出来。例题:已知直线DF是圆A的直径,C是圆A所在平面上的一个点,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DE的交点为F,当D在圆A上自由运动时,请找出其轨迹。当我在课堂上展示出这个问题后,就利用几何画版演示轨迹,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发现轨迹,并引导学生进行论证。在学生初步完成论证后,我提问:“点F的轨迹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的答案有好几种:圆、椭圆和双曲线,于是我要求学生分别回答出各自的理由,他们的理由有以下几种:当C点在圆外时是双曲线;当C点在圆上时是A点;当C点与A重合时是圆;当C点在圆内不与A点重合时是椭圆。此时,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相应的论证。最后,我点拨性提示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还得积累解题经验,并突破时空限制,敢于提出、解决新问题。请你进一步思考一下其它的点的轨迹是怎样的?”通过师生互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如下可能的问题:其一,在直线EF上取一点S,探求点S的轨迹。其二,在直线CD上取一点T,过T作CD的垂线TQ,与直线AD交于Q,探求点Q的轨迹。从上述问题的探究中,使更多的学生明确了探求点的轨迹的途径,初步感悟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个系统工程,但愿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同仁们携手奋进,为取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率奋斗终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任教的小(一)班现有幼儿30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8名,占了班级人数的27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接触,我发现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的两组杂交子代群体的14个位点24个等位基因.将它们各自的自交子一代作为亲本的参照组,对这四组子代群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课标指明了课堂是儿童生长的沃土,课堂是为儿童成长服务的。在实际操作中,教学的实效是依赖对文本的解读。但这种解读多数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为内容而解读;或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解读。因为这种
【摘 要】一提到英语复习课,我们很多老师会想到大量的练习题,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 做题,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然而这样的工作方法不仅使得我们老师自己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不尽人意。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也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甚至想放弃这门功课。因此我们老师要在课堂的设计上下工夫,复习课应尽量设计一些新的,别致的复习方法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参加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总保持在兴奋
【摘 要】信息技术是初中各个年级都要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对初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初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初中作为培养国家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就是要在信息时代多培养有文化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各个年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处借香山居士的诗谈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与思考的问题。前不久看过一个《沁园春·雪》教学实录。有片段如此:生1:上阕写景,诗人
2007年如期而至,新年的钟声又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谨向本刊的广大读者和作者致以新年的问候,向全省金融界的同志们道一声:大家新年好!
期刊
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各界的专家、学者在很多方面达成共识,主要有:一是调整我国农业内部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二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另外,还有从国家税收、转移支付、
报道了国产LD泵浦Nd:YVO4晶体,首次用临界相位匹配方式LBO腔内倍频实现了高效率的671nm红激光输出。当注入泵浦功率为800mW时,用II类临界相匹配LBO倍频,红激光基模输出52mW,光-光转
【摘 要】本文探究了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模式下,为了达到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发展这一要求,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出发,依据教学实际,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一些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卢梭说过:“教学必须是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目前,新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构式生态课堂。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