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9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人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一些文物保护机构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尤其是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加强基层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将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文物保护的对策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物保护;工作;措施
  文物是先民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做好它们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社会、相关部门、文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性,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指导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措施,做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共同开创文物工作的新局面。透过文物使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历史与文明,让我们保护好文化遗产将历史传递下去,将文明传递下去,将民族精神传递下去。
  1 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文物保护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亟需保护的文物众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馆藏文物3800万件,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超过12万,但全国文物工作从业人员仅13万人,远远不能满足众多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的需要。
  1.2分析研究工作与修复工作脱节明显
  目前,在我国文物保护机构中文物修复部门与研究部门合并与分类的情况都存在,不论两个部门之间的组织机构怎样,一个理想的文物保护团队应该是由分析研究人员与保护修复人员共同组成,分析研究人员提供关于腐蚀原因,腐蚀影响因素、腐蚀控制的相关分析,修复人员完成具体修复保护工作,两方面人员一起制定保护计划,实现计划并完成评估总结。例如,对古代青铜器的修复,修复前不仅需要照相记录,还需要对文物的结构稳定性、锈蚀种类、锈蚀程度、保存环境等信息进行分析,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目前,在文物保护机构中分析研究工作与修复工作脱节明显。
  1.3缺乏复合型人才
  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研究工作被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借助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将文物保护问题从化学、物理、生物、环境、工程等角度进行剖析,解释文物发生的问题与规律。因此,近年来大量理工科专业人员进入文物保护领域,这些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学科水平与专业程度,改变了原有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结构组成,但是,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于自然学科及工程专业,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理工科专业并不涉及文物保护内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初到文物保护岗位后普遍缺乏文物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影响了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速度。同时,文物知识碎片化、文物保护理论基础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短时间内难以构筑文物保护知识框架。
  2 加强文物保护的对策建议
  2.1加强预防性保护工作
  传统文物保护工作一般是在文物出现问题以后进行保护研究及修复工作,一边修复一边出现新的问题,目前,行业倡导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思路的重要转变,从改善环境入手,为文物提供一个稳定、合适的环境条件,使文物到达接近稳定的状态,预防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2.2推进文物保护研究成果的转化,让研究成果落地
  文物保护中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基础学科中的科学研究性质不同,它是以解决文物保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需要综合性专业知识,需要多种学科结合,它是以应用为目的,更加注重实用性。建议通过设立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设立重点项目,以点带面,通过重大问题解决一类文物的实际保护需求,同时,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让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可以为实际工作服务。
  2.3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组建复合型研究团队
  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培养,是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研究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结合,着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理工科基础,又掌握文物知识,既具有广阔创新意识又具有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基础保障。行业内对于文物修复技能培训十分重视,文物修复人员可通过各类保护修复培训课程提高专业技能,但针对文物保护研究人员设立的文物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十分有限,需要国家、行业、单位给予重视,通过入职后的文物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可以使自然学科、工程学科人员将其专业所长尽快融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促进个人的快速适应,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修复人员不仅需要娴熟的修复技能还需要对文物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分析研究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对古代各类文物制作工艺、保存方式等背景知识有充分认知。目前,受到国内外行业认可的文物保护团队应该是研究人员与修复师组合的团队,以科学的分析与精湛的修复技艺,对文物的认知贯穿于保护修复的整个过程。文物保护不仅要恢复文物的完整性,通过器物、遗址、古建筑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去发掘背后的历史,通过文物的形貌、制作与经历探寻当年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青铜器上的铭文需要历史学家去看,没有铭文的青铜器需要文物保护人员去“读”。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更深层次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2.4逐步开放,以利保护
  文博系统中博物馆、考古单位已逐步向公众开放,建议文物保护机构可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向行业内及公众开放,可以为基层技术人员尤其是地县博物馆相关人员进行文物日常保护培训及技术支持,同时,可以为公众提供文物保护基础理论的普及与技术建议,使文物保护机构成为全社会保护人员培养的摇篮,让大家共同守护璀璨、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2.5強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决定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必须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以严格规范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规范、合理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做好文物信息的分类和归档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信息等级台,对文物出入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做好它们的安全防范工作。其次,要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管理工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制定奖惩制度,实施竞争上岗,从而增强文博工作者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危机感,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去。再次,要健全参观者管理制度。一些文物单位是开放的,允许参观者参观,为了确保参观者的安全,一定要从细节抓起,建立完善的参观者管理机制。
  3 结论
  文物保护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加强文物保护能够提升文化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全国人民养成保护文物的良好习惯,让我国文化遗产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心玉.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8:159-160.
  [2]颜燕萍.文物保护的理念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李庚善.对现阶段农村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2:13-15+69.
  [4]彭山.浅谈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和要求[J].大众文艺,2015,15:262-263.
  [5]郑德芸.县级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6,16:246-247.
其他文献
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常被钢琴家们看作圣经,可以说是每个钢琴家必定会弹奏的曲目。这部作品的问世使得钢琴的表现力变的更加宽广,戏剧性的音响效果更加突出。钢琴演奏的音域也慢慢被扩大了,力度对比也比海顿和莫扎特时期增强了,手指的技巧要求也随之提高了,而且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三十二首奏鸣曲可以说贯穿了贝多芬的
期刊
【摘要】:动画表演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它既有表演艺术的共性特征,又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拥有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深入地研究动画表演的独特性对动画实践创作和教学都将带来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画;角色;表演;独特性  一、动画角色表演和电影真人表演  动画是一门表演艺术,动画具有表演艺术的共性特征。动画和电影的表演都是在银幕上展现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都是依靠表演叙事和塑造角色形象的艺术。
期刊
中国人爱面子,这已然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虽然说世界上各民族的人都好面子,但把好“面子”提升到“面子文化”这个高度,中华民族可谓是一马当先。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前,人们总以为男人“好面子”,但随着时代发展,“好面子”不再只是男人的专利,而是成为两性的共同追求。既然面子文化在中国如此根深蒂固,它到底为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些影响在思想层面和现实层面
期刊
【摘要】:锡雕工艺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锡雕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超高的文化价值。因此,有效的挖掘并保护锡雕工艺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对锡雕工艺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创作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工艺制作手法以及地区发展特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对锡雕工艺实现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关键词】:锡雕;题材;表现形式  引言  锡雕工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所蕴含的
期刊
【摘要】: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能够积极妥善的提高社会各项事物的解决能力,从而有效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创造优质资源。本文主要针对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具体应用困境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观;应用困境;解决对策  引言: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思想,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民心所向。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
期刊
【摘要】:科勒是瑞士的语言学家,本文根据其德语著作整理其翻译等值思想。翻译等值是翻译标准的核心之一。等值概念的引入,推动了翻译学研究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译者翻译实践。  【关键词】:翻译标准;翻译等值;科勒  科勒认为等值基于三个基本原则:  一.等值表示两种文本存在翻译关系,进一步说是存在等值关系。等值涉及翻译的要求:“这种关系必须进行额外的阐述”。就原文而言,翻译
期刊
【摘要】:色彩在美术绘画领域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广泛的,是美术绘画的重要元素,又是美术作品的灵魂。好的色彩静物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能快速、生动和正确的传达出色彩的信息,成为美术绘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色彩;属性;色相;明度;纯度;造型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素描和色彩是最基础的教学,只有这两门基础学科通过了才能进行更进一层的学习,如何把色彩学好,特别是色彩静物学好,在学习色彩静物中会遇到
期刊
【摘要】:沃尔特.惠特曼是第一个走向世界文坛的美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有着独辟蹊径的勇气和远见,被称为“美国经典的核心”。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全面体现,而其中的《自我之歌》则是主干和中心。文章将从诗人对“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死亡”和“上帝与自我”等同一与对立有机结合的关系出发,结合文本,深入探讨惠特曼对美国精神的探索。  【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对应;对立
期刊
【摘要】: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正派市民和新派市民,而《离婚》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三类市民形象,以此揭示北平特有的市民性格特征和市民文化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离婚》;市民形象  《离婚》是老舍自己较为钟爱的一部作品,在西南联大讲课时,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最好的小说是《离婚》。同时,老舍在其《我怎样写〈离婚〉》一文,如此描写当时畅快的写作状态:“……原定于8月15日
期刊
毋庸讳言,三峡人文绘画在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中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新现实主义精神价值取向。问题是透过不少的艺术家、画家其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揭示三峡人文绘画题材中的新现实主义精神,但却似乎没有将其完整意义表现出来。这样看来,要想让三峡人文绘画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全部表现出来,必然要与三峡这块土地以及它几千年人文历史的精神性相联系起来考量,特别是要与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三峡百万移民的历史语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