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新,语文教学要焕发生机,提高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开拓学生思维的渠道和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教学模式以及一些古老的教育观念,也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尤其语文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现在初中语文课本重新进行了编排,教材内容变得新颖了,越来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这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做出努力,使课堂适应新形势,向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奋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设计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学生思维具有多样性,需要教师给他们提供创造展示和表达的机会。课文内容不但需要教师去讲解,更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语文课也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关键性问题。教师自己则手握打开问题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让它转动起来。例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一文后,提问:“二十年后我所见到的闰土已经由一个真诚热情的神奇小英雄变成了一个反应迟钝的、受封建等级制度迫害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学生们能根据课文分析做出正确回答)紧接又问:“设想一下,如果是在现在,闰土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他的生活会更好起来”,有的说:“也许……也许……”又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二十年后水生和宏儿相见,会是什么情景?”让同学们以《20年后,水生见到了宏儿》为题,发挥想象进行一个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这可以说,是一次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训练。
  
  二、点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三、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它的独立性,它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而决不是建立在人云亦云的基础上。一个人有独创性,必须具有求异思维品质。为此,必须首先学会直接从背景材料中引发新念头,而不是轻易接受既有模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创造性学习中培养,教师应将质疑,解疑作为教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这种宝贵的品质。一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储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设疑要目的明确,科学合理,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启发;是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主动学习,唤发出强烈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变色龙》一文中:“血淋淋的指头”的细节描写是否多余。有的学生认为,其描写是赫留金被狗咬伤的见证,也是要求狗主人赔偿的有力证据,并不多余。有的则认为这样的描写会成为赫留金冒犯名狗的充分罪证,这是不该写的。通过学生这种矛盾的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大大激活,从而使问题深刻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产生。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他们以肯定和赞许,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火花,激发更多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争论,学生最后归于统一。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反映出赫留金的不幸遭遇,更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这种人的卑劣形象。如此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加强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四、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形成智力的强力动力。如同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启发法,情境法,点拨法等多种教学法,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成功情境等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竟赛等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和教师一起进入思维佳境,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唤醒,创新热情被点然,创新兴趣被激发了,学生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演示,通过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学们兴趣来了,都主动请“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也锝到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创造的世纪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辛而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造就一批充满创新能力,又丰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渗透美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美育;挖掘;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不仅关
期刊
[摘要]通过快乐学拼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变枯燥为生动、为具体、为有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好拼音。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挖掘,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快乐;学拼音;兴趣;游戏;合作;评价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明确规定:“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期刊
到写作,许多学生正如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中提到的:感觉无话可写,或者有话却不知怎样写。出现“望文生畏”的现象,最怕写作文。因此,使学生把最怕的事变成积极主动挑战的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写好作文关键一步就是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排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让他们明白写作其实就是表
期刊
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论、策略、方法,适用于中小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它涉及到学生的书内外、校内外、家内外的多方面内容,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认识、审美教养、语言文字表达等不一而足,所以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三方面,因为语文教学就是课文学习、阅读
期刊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育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参差不齐的,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也很大;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这些都会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给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异,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势必形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
期刊
一、现状    在高一年级开学第一堂课,我向同学们提了三个问题:“过去九年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困惑?”“学习语文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多人都说“对学语文没有兴趣”、“怕语文,尤其是怕作文”。这里当然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语文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  为了适应考试,小学语文从二三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去背孤立的词语解释,挖空心思的造句,机械的
期刊
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程改在济宁已有几年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济宁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课新改革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这一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优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读读生字
期刊
初中学生的作文,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写作习惯差,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初中学生,更让老师头痛。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初一便拟定了一些方案,对学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实践中也收到了一些效果,现在把我的作文教学观和措施入具体的做法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我的作文教学观    1、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在写的方面,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