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强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日渐重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思路,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型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式的研究性学习,这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用精炼的导语激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始,是学生注意力由放松转为集中,思维由旧知转到新知的过渡。导语设计得精炼生动,富有启发和悬念,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要学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整节课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
  (二)用富含趣味的文化常识激趣
  学生对语文冷漠,与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拘泥于考纲和课本,教学时不做适当延伸,致使学生对祖国灿烂的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有关。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祖国文化方面的趣味知识,如字形构造、文学发展史、典故传说等。
  (三)用现代化的媒体激趣
  语文课以教读富含韵律和形象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这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更适宜于用现代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配合画面与音乐的课文朗读,会使学生在视听的愉悦中更透彻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相关的电影剪辑更能增强学生对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趣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表明语文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为此,可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多种语文活动,如诗文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街道“文字医生”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放眼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培养兴趣。
  二、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思路
  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如教学《雷雨》一文时,我组织学生看相关的电影光盘,看之前布置一道辩论题目: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此题目一出,学生一片哗然,立刻议论纷纷,对电影更是充满想象和向往,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更加仔细、认真,也更多地加入了个人的思考。课堂辩论时,正方、反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争得面红耳赤,教材挖掘十分深刻,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说得头头是道。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各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而且要自觉地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即设法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还要教会学生使用这把“金钥匙”。教师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和体验生活,發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把这些事和人与课文中的事和人进行对照,体会课文作者的高明之处,产生学好语文的极大兴趣。
  目前,广大语文教师未能深层次地走进新课改,究其原因是对语文课堂评价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正确的科学的评价观念,常常是只从“教”的角度来推测“学”的结果,看一节课的效果往往是老师教得怎样,重难点是否突出,传授的知识是否讲深、讲透,课堂教学结构是否紧凑,等等。师生表面上一唱一和,演“双簧”,演得天衣无缝,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学生一直是跟着老师“鹦鹉学舌”。这就是所谓的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其实,学生思维的大门一直没有开启。因而,这样的评价感念严重地影响了新课改的进程,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让学生质疑、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产生的土壤和生存条件。
  四、善于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要具有富有魅力的教学风度。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具有风度。语文老师首先是“语言大师”,课堂语言要体现智慧,机智幽默,风趣、准确、精练、优美,富有文学性、感染力。这样的语言学生听了是享受。老师还要注意态度的和蔼亲切,有亲和力。学生不喜欢一脸严肃的老师的课。
  其次,语文老师的教学风度还体现在“治学”态度严谨、处理课堂问题及时准确等方面。严谨是一种工作学习的态度,学生必须具备,老师要身体力行地“传染”给学生;宽容大度,对学生尊重,自然赢得学生敬爱,自觉向老师靠拢。这是教师素质修养的必然要求。
  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营造一种宽松的互动氛围。课堂是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学生智慧的火花就在这一过程中迸发。这一互动过程必须是宽松和谐的。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我们就要研究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思路,用正确的教法指导课堂教学,用科学的学法指导学生的活动。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必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趁势而上,使初中语文教学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经学独断论在中国古代曾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是提供政治合法性和价值有效性论证的意识形态,还是科举取士的内容与正统标准,也是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学者的学术创造
本文通过对一则西方法理学经典案例的分析.从法律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两个角度,即中国法律文化讲求伦理道德和集体利益,而西方法律文化则更注重理性精神和个人权利的保护来说明中西
诗歌是用凝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语文教师通过诗歌的教学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是由诗歌本身的审美特点决定的,使学生的审
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听说过吗?知道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摘 要: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把语文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分为精读、扩展阅读两个阅读理解层次,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材内容中各类训练项目的目标进行分层教学,通过精读课文的阅读理解方法的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理解方法的培养,扩展阅读和课外读物阅读理解方法的培养等有效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语文学习 循序渐进 培养习惯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把
摘 要: 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理念,要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继续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能为他们今后立足于社会添砖加瓦。具体做法:为学生设计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活动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职中语文教学 提高实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社会经历和性格的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有个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过程是统一的,步骤是一致的,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面对相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他们往往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并主动调整自己的努力程度;对为什么学、能否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同学们大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只有充分针对学生的个性实施教学,并张扬他们的个性,才能更有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consist of T cells and monocyte derived cells. Beside immunity, the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belong to the complex tissue control system(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导演”。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情况千差万别,总让人感到让学生动起来很难。就这样,日复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新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促使阅读教学走向自由、人文、开放。在这个观念与教法转型的时期,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情感体验、基础储备、语言探究、写作积累,让阅读教学形成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五个方面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