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运用有技巧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进入高三备考的学生都懂得,要在考场上快速完成作文,必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否则,“无米下锅”哪能做出白米饭来。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积累了大量素材,却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素材,也就是说,他们缺少运用素材的方法与技巧。
  写作文就像造房屋,光准备了一大堆砖瓦石材在那里,没有工程师设计出成熟的图纸,或者有了图纸又没有会建筑的能工巧匠,高楼大厦也是不能建起来的。写作时,在备有充足的素材之后,作者就既要做设计师,又要做工匠,方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针对考场议论文的写作,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巧用素材使自己的作文能得高分的技法。
  1. 素材需裁剪加工。
  有些素材的原始状态本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当确定要用它写进作文时,是必须进行加工的。一是要根据作文的主题来作剪裁,也即原故事中与作文主题无关的内容就要慷慨舍弃;二是这样的素材多半用在议论文中作论据,而作论据的素材只需要概括出素材的内容,而不需要详述故事的全部情节与描写,甚至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必须用只需点到为止。例:
  本来计划好,原来打算升起的四根冰柱却只升起了三根,火炬因此也没有如预期一样升起来。可以说,温哥华因此在全世界的面前丢尽了脸。如何挽回这一国际性的影响?这个难题摆在了组委会的面前。出其不意地,在闭幕式上,一个幽默的小丑上场了,一溜小跑跑到了主火炬面前,这儿敲敲,那儿拧拧,那动作意味着他在检修开幕式时的故障。终于,主火炬升起来了,全场的观众为之欢呼
  温哥华,以一种幽默和伟大的方式向世界证明:我们能处理好各种难题。(2010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难题》)
  温哥华冬季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盛会,能看到的精彩很多,能写的内容很丰富,但是,从作文主题出发,作者只剪裁这一盛事中开幕式上一根冰柱未如期升起,在闭幕式上,主委会以幽默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个内容,使之集中地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
  2. 围绕论点分析素材。
  议论文需要素材作为论据,但是,光把故事摆在那里的素材,还不能够算是论据,只有当作者围绕所论证的论点对素材作有针对性的分析,说明它与论点有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才起论证作用。例:
  王昭君宁愿舍弃大汉深宫中的锦衣玉食,只身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牺牲自己的终生幸福,换得了匈奴与大汉之间的民族亲和,使得她得到了后世的无限赞美。如果王昭君一辈子只留在宫中,最后也毫无例外地像白居易的《上阳人》诗中写到的那样:“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2010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孰舍孰得,是大智慧者》)
  从这段历史人物素材的运用中,可见作者并非像别的考生那样,不厌其烦地讲述人物故事,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是围绕中心思想,把笔力放在对王昭君出塞的“得”与“失”方面作分析阐释,不但使这个素材体现出议论文体的特点,而且使素材内容与全文能有机地融为一体。
  3. 反弹琵琶表现个性思想。
  有些作文素材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意义,比如,说到屈原就是伟大的爱国者,说到李白就是豪放不羁的诗仙,而说到谭嗣同就是“去留肝胆两昆仑”……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这些古今名人也是一样。如果要让自己的作文体现自己的个性思想,可以利用这些陈旧的素材表现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见解。例:
  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细细一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于一条常识吗?他忽略了一条最基本的常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生命在他手里化为灰烬。如果他牢记这条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人之盼不就实现了吗?(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常识》)
  作者先引用了李清照对西楚霸王赞颂的诗句,但作者却贬斥他,因此,在分析这则素材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西楚霸王败于常识,即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者善于将素材与论点结合,又能从素材中出新的个性思想就体现了出来。
  4. 好素材不妨反复用。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说,自己脑子里的素材有限,面对新的作文题想不到新的素材。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因此,好素材是可以反复运用的,就看学生是否有发散思维,同时还要看学生能否将素材与新的论题结合起来分析。例如《管子·版法》中有一句话说:“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如果我们记住了这句话,在具有以下立意的作文里,都可以引用它:
  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 大海因其博大宽阔而能纳百川。
  3. 宽容、忍让,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4. 不记前嫌,携手并进,实现双赢。
  ……
  5. 组合排比丰富材料。
  “组合排比”这种运用素材的方法,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组合表述,用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同作为论据论证说明某个论题,证明某个观点。其好处是既避免了拖沓冗长的叙述,又有理直气壮的气势,还可丰富作文的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同时,还能体现作者语言的精确性与简洁性。例: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实验中侥幸成功的欧立希,是否是尝试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直言索勒“在真理撞上鼻尖时还是没有找到真理”,也许正是由于后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氯气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拱手让人。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薛西弗斯。(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这段文字虽短,可是一数下来,作者竟然引入了欧立希、普利斯特利、恩格斯、格林兄弟,以及薛西弗斯等五个人物素材。这样组合运用素材的方式,将好素材像穿“珍珠”般地排比在一起,大大地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
  6. 避熟求新关注生活。
  考试大纲对“发展等级”的要求就有“材料新鲜”。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新鲜呢?首先,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关注社会热点的,贴近百姓生活的素材,一定能给人以新鲜感。另外,有些材料虽然早已有之,但由于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新鲜感。但学生作文述旧事、捡现成素材的情况很多,所以,一旦有学生写出了具有新鲜感的作文,就会立即赢得老师的欢心。例:
  当“犀利哥”在网上走红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不屑地一笑,但有些网友则默默地帮助他的弟弟与他团聚。不错,“犀利哥”们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邻居。当我们摆出可供依靠的肩膀时,收到的是第一个人的邻居。当我们摆出可供依靠的肩膀时,收到的是每一个邻居的微笑。(2010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与你为邻》)
  为了表现人与人之间应彼此为“邻”,作者选用了2010年在网络走红的人物犀利哥为例。对于当时来说,就特别具有新鲜感。至少,能说明该生不但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而且能对这样的热点事件有自己的认识与感受,使作文洋溢着扑面而来的新鲜感。
  以上所讲,只是写作时运用素材的最常见方法,对于作文写作技巧尚不娴熟的学生来说,如果能按照这些方法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定能提高作文的得分。当然,真正的写作高手,是不拘于有限的方法的,而是能根据文章的需要,自如而恰当地处理好素材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责任编校彭琳
其他文献
<正>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逐步具体、明确、可操作[1].数学素养是相对于其它素养而言的
针对老化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次利用过程中可用容量估算的问题,研究其Peukert方程的适用性。以老化的35 Ah三元锰酸锂混合材料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其Peukert方程,分析其适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以党内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为核心的监察体系。中央苏区监察体系的完善,对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在我
本文对专用小麦粉的定义,范围等概念性问题作了探讨,并试图根据基础质量指标对专用粉进行初步分类。
从“07长电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至今,我国公司债券已走过了8年的历程。公司债券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企业和投资者的欢迎,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公司债券的
一、模板实用。请你背诵以下是有关说明异同类要点表达的一些精典段落,建议同学们熟读背诵,以便在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中,特别是在读写任务的要点拓展中,灵活运用。
摘要:“任务驱动”就是在老师设计一个教学情景,教学情景有若干的任务构成。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相互协助的学习,并完成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教学中,能使中学生积极的参与学校,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奠定逻辑思维基础、自学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
抛物线焦点弦的有关性质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现以y^2=2px(p>0)为例,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如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一般地说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即要把实际问题转化、抽象、提炼为数学问题.二、数学建模能力,即列出数学式子并能
目的:探查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80位产妇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在手术前对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做好预防准备。结果:本实验80位出血的产妇都成功抢救。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