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初步验证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并初步验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危险评估模型。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753例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散瞳眼底彩色照相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血小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血肌酐、血尿素(BUN)、血尿酸、纤维蛋白原(Fg )、肾小球滤过率等实验室检查。随机将患者分为模型组、验证组,分别为702、51例。根据眼底彩色照相结果,将模型组患者再分为DR组、非DR (NDR)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R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即DR危险评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方程的曲线下面积(AUC),以约登指数最大为标准确定回归方程的诊断临界值。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的拟合效能进行检验。验证组对DR危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结果

702例中,NDR组、DR组分别为483例(68.8%)、219例(31.2%)。DR危险因素最佳临界值分别为糖尿病病程4.5年、TB 6.65 μmol/L、apoA≥1.18 g/L、BUN≥6.46 mmol/L、HbA1c 7.75%、HDL-c <1.38 mmol/L、糖尿病肾病、Fg 2.94 g/L,其危险因素评分分别为4、2、2、1、2、2、3、1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β=1.272,OR=3.569,95%CI 2.283~ 5.578,P<0.001)、TB (β=0.744,OR=2.104,95%CI 1.404~ 3.152,P<0.001)、BUN (β=0.401,OR=1.494,95%CI 0.996~ 2.240,P=0.052)、HbA1c (β=0.545,OR=1.724,95%CI 1.165~2.55,P=0.006)、HDL-c(β=0.666,OR=1.986,95%CI 1.149~ 3.298,P=0.013 )、糖尿病肾病(β=1.151,OR=3.162,95%CI 2.080~4.806,P=0.013)、Fg(β=0.333,OR=1.396,95%CI 0.945~ 2.061,P=0.094)为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DR危险评估模型为P=1/ [1+exp−(−3.799+1.272X1+0.744X2+0.769X3+0.401X4+0.545X5+0.666X6+1.151X7+0.333X8)]。其中:X1=病程,X2=TB,X3=apoA,X4=BUN,X5=HbA1c,X6=HDL-c,X7=糖尿病肾病,X8=Fg。DR患者AUC为0.78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均满意(χ2=10.125,df=8,P=0.256)。将验证组患者相关因素代入DR危险评估模型,AUC为0.869,标准误为0.63,95%CI为0.745~ 0.994,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均满意(χ2=5.345 ,df=7,P=0.618)。

结论

DR危险评估模型评估DR的AUC为0.787;T2DM患者DM病程、TB、BUN、HbA1c、HDL-c、糖尿病肾病、apoA、Fg是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百日咳相关高白细胞血症已经成为重症百日咳的预测指标之一,白细胞计数过高是导致百日咳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明百日咳相关高白细胞血症主要由百日咳毒素导致,其发生机制得到部分阐明,其深层次的机制需要更多探究。针对降低白细胞计数的治疗方法包括水化、换血、滤白、注射特异性百日咳内毒素抗体等,其中换血治疗操作相对简单且大部分病例预后较好,而水化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白细胞异常升高的患儿。本文就百日咳
期刊
目的了解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至2014年652例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生存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生存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接受HAART的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652例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中,死亡26例,累积观察3 116
目的探讨HBV S基因序列变异与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7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51例(携带组)、CHB患者78例(CHB组)、HBV-ACLF患者101例(HBV-ACLF组)、HBV相关肝硬化(liver
目的探索妊娠梅毒治疗情况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已分娩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和梅毒感染或治疗情况等信息。根据梅毒感染孕妇孕期抗梅毒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非规范治疗组和规范治疗组,计算3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分析未治疗和非规范治疗对
本例艾滋病患者在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查胸部CT示左下肺团片状密度增高影,结核待排,痰中找到抗酸杆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序为鸟分枝杆菌阳性,故诊断为鸟-胞内分枝杆菌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经抗分枝杆菌治疗,查胸部CT提示病灶吸收好转。因此,对于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原有感染的加重或恶化,需考虑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可能;对于痰抗酸染色阳性患者,需进一步行分枝杆菌菌种
期刊
鼠咬热是一种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在我国的病例报道中以小螺菌感染为主,念珠状链杆菌感染少见。本例患者因鼠咬后出现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培养确诊为念珠状链杆菌感染,予青霉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现予以报道。
期刊
患者女,24岁,主要症状为皮肤黄染伴发热,查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血培养结果为无乳链球菌,胸部CT见双肺多发结节状影,周围见典型晕轮征,诊断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肺部感染合并溶血性贫血,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抗感染治疗2周,病情好转出院。无乳链球菌肺部感染表现为晕轮征的报道并不常见,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晕轮征的病例时,应考虑到无乳链球菌或其他细菌感染的可能,避免因误诊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期刊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的出现,HCV感染抗病毒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在干扰素时代无法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合并HCV感染患者,其丙型肝炎的治愈在DAA时代也成为可能。但基于CKD患者基础疾病的状态,DAA在CKD患者中的选择也有其特殊性。2018年9月改善全球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疗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64名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儿临床一般情况、诊疗信息,以及血清ADA
期刊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注射阿柏西普(IAI)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国继发于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经典为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双盲、多中心为期52周(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注册码NCT01482910。入组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IAI组、PDT→IAI组。IAI组患者在基线和第4、8、16、24、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