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委员会慢性肾脏病中丙型肝炎预防、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更新概要及其解读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的出现,HCV感染抗病毒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在干扰素时代无法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合并HCV感染患者,其丙型肝炎的治愈在DAA时代也成为可能。但基于CKD患者基础疾病的状态,DAA在CKD患者中的选择也有其特殊性。2018年9月改善全球预后工作组将指南中CKD患者HCV感染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本文在介绍新指南内容的同时,结合我国现行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最近下发的《关于印发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检测结果转阴患者血液透析管理方案的通知》,解读其中不同之处;并结合DAA在CKD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方案进行补充。

其他文献
HIV合并HCV感染的情况较为普遍。相对于单独感染,HIV合并HCV感染的临床特点、抗HCV治疗时机、治疗疗程、药物选择及其相互作用等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例患者为抗HCV初治失败再治疗的HIV合并HCV感染者,现予以报道。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来评估单用伊曲康唑胶囊(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治疗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30例,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表现方面,3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患者均有发热和消瘦,28例患者有贫血,26例患者有皮疹,25例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期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H7N9禽流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的H7N9禽流感患者28例(治疗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28例患者随访半年后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好转组18例和死亡组10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当天(基线)、3 d后、1周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生物化学中肌酸激酶
百日咳相关高白细胞血症已经成为重症百日咳的预测指标之一,白细胞计数过高是导致百日咳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明百日咳相关高白细胞血症主要由百日咳毒素导致,其发生机制得到部分阐明,其深层次的机制需要更多探究。针对降低白细胞计数的治疗方法包括水化、换血、滤白、注射特异性百日咳内毒素抗体等,其中换血治疗操作相对简单且大部分病例预后较好,而水化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白细胞异常升高的患儿。本文就百日咳
期刊
目的了解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至2014年652例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生存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生存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接受HAART的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652例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儿中,死亡26例,累积观察3 116
目的探讨HBV S基因序列变异与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7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51例(携带组)、CHB患者78例(CHB组)、HBV-ACLF患者101例(HBV-ACLF组)、HBV相关肝硬化(liver
目的探索妊娠梅毒治疗情况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已分娩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和梅毒感染或治疗情况等信息。根据梅毒感染孕妇孕期抗梅毒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非规范治疗组和规范治疗组,计算3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分析未治疗和非规范治疗对
本例艾滋病患者在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查胸部CT示左下肺团片状密度增高影,结核待排,痰中找到抗酸杆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序为鸟分枝杆菌阳性,故诊断为鸟-胞内分枝杆菌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经抗分枝杆菌治疗,查胸部CT提示病灶吸收好转。因此,对于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原有感染的加重或恶化,需考虑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可能;对于痰抗酸染色阳性患者,需进一步行分枝杆菌菌种
期刊
鼠咬热是一种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在我国的病例报道中以小螺菌感染为主,念珠状链杆菌感染少见。本例患者因鼠咬后出现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培养确诊为念珠状链杆菌感染,予青霉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现予以报道。
期刊
患者女,24岁,主要症状为皮肤黄染伴发热,查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血培养结果为无乳链球菌,胸部CT见双肺多发结节状影,周围见典型晕轮征,诊断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肺部感染合并溶血性贫血,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抗感染治疗2周,病情好转出院。无乳链球菌肺部感染表现为晕轮征的报道并不常见,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晕轮征的病例时,应考虑到无乳链球菌或其他细菌感染的可能,避免因误诊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