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学生写作助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本人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开展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训练思维 激发热情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关于作文教学,小学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也就是说从三年级开始正式写作文。刚开始,很多学生是无从下笔,更是无话可写,愁眉苦脸,挤出的只是干巴巴的几句,枯燥无味。作为他们的老师,面对这样一些无措的学生,该如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从小学生注重形象思维、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才感兴趣的心理出发,尝试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强的特点,训练他们的写作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想说话、会说话。
  一、再现情境,唤醒语言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写作的第一步,我认为就是让孩子有话说,想说话。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生活也是多彩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还小,对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不足,还不懂得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更不会有意识的去积累,也就出现了作文无话可写、不会写的现象。那么如何唤出孩子的已有知识,并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呢?我的方法是利用媒体设计课件,尽量让生活情景再现眼前,通过逼真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话。例如我设计了一组秋景的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并学习用一些学过的词或句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很快,“天空一碧如洗”“雁过留声”“菊花争奇斗艳”“枯黄的落叶像飞舞的黄精灵”等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从孩子们的脑海里蹦出来。孩子们欣喜若狂,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漂亮的句子。此后,我就有意无意的在语文课、作文课上引导学生说话,有时候拿出实物,有时候做成动画,学生兴味盎然,主动表达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直观动画,培养有序写作
  小学低年级作文,虽然篇幅不长,以片段描写为主,或是简短的叙事,但小学生写时也会有点乱,杂乱无章。我根据儿童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时,利用直观的动画,提醒学生写作注意写作顺序。例如在指导学生人物肖像描写时,我设计了两幅动漫作品,一幅有序地展示人物的外貌,特征鲜明,还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有条有理,让人一目了然;另一幅动画,一会儿头,一会儿脚,眉毛在鼻子下面,嘴在脑袋上,总之是乱七八糟,相应的文字,也是头一句、脚一句,东拉西扯,根本是无章法可言。看完媒体演示后,我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哪一幅作品好,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很快,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了:按一定顺序写的文章让人看了有条理,层次清晰。学生也很快掌握了作文的初步技巧:写作要言之有序。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学习兴趣更浓厚,接受和掌握能力更强。
  三、展示场景,辩论训练思维
  辩论能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和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辩论时不分对错,只要说出理由即可,这既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辩论其实就是批判性争论,课堂上的辩论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作文课上,我通过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辩论,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方便袋使用,事先我布置学生收集整理方便袋的好处和坏处,我课前也利用网络收集一些有关白色垃圾的资料和一些图片,在课堂上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看。然后组织学生针对方便袋的使用是利大于害还是害大于利,展开有效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了:方便袋虽然使用方便,但却会污染环境,我们要使用环保方便袋,还要注意卫生、合理运用,才能扬长避短。通过辩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在此基础上,一篇篇体现自己思维的如何正确使用方便袋的文章从他们手下诞生了。
  四、镜头组接,促动学生心灵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孩子的心灵是细腻的,孩子的心灵是透明的,孩子的心灵是五彩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去说教,学生久而久之会生厌烦之心,没有多大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通过网络收集记录了河流的水由清到浊再到黑的变化,土地的沙漠化,森林的变迁史,和地球上的水资源正一点点减少的事实,以及恶劣的环境下人们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上的情景,我把这些录像放映给学生看,孩子们不难发现环境的被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南方的特大旱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是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恶果。学生看到这些可怕的变化,心灵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从而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又把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以及前不久的动车追尾事故中的救援场景、遇难者、幸存者的一些照片、图片放映给学生观看,我什么任务也没布置,孩子们可以说是流着泪看完图片,纷纷表示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們争先恐后的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有的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品,有的还要回家拿自己的衣服要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他们给灾区孩子寄去的是他们心底最真切的关心、问候与鼓励。这是无声的语言胜过苍白的说教,孩子们的灵魂又一次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他们的笔下,写出了一篇篇震动心灵的、感人至深的文章,那是他们心灵的绽放,是灵魂与语言的结合。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孩子的心灵插上腾飞的翅膀。走进学生心灵,触动学生心灵,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
  五、习作投影,引导学生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课中,我通过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欣赏、修改。我出示佳作作为参考,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春姑娘越过山岭,跨过草原,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季,花繁叶茂的夏季,枫叶菊香的秋季,松青雪白的冬季。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那校园的春色”。通过好词佳句的点缀,使学生的作文润色不少。
   这样既真实直观,又扩大了学生交流的范围,使修改或批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作文训练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学生能自由地进入写作的广阔天地。另外通过和别人的作文比较,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从中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教与学的变革(当代教师新支点丛书)》,作者:(英)麦吉克里斯、(英)巴特斯?,译者:郑莉、刘大鹏,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09月第一版.
  [2] 《教学机智论(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点丛书)》,作者:刘徽,丛书主编: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探索各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创新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单一的被动接受方式向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而
【摘 要】学生在高中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快地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老师的教”为“自主地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主梳理英语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在自主纠错的过程中达到熟悉的英语知识并灵活运用英语这一语言目的。  【关键词】自主 纠错 运用 能力    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一般的对策通常是指出错误并督促学生立即改正,但往往忽略了一点: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错误的性质、根源。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启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广大的教师,化学教育从过去重视老师的教发展到重视学生的学,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要确立新的观念,转变课堂运行机制,改变教学方式,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 教学内容 实验探究 素质教育    
【摘 要】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作用,并以外研版初二英语上Module 4 Education这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为素材,结合课堂实例,浅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同时并指出教学设计前教师应做的准备。  【关键词】教学设计概念 作用 过程 准备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I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隶属于教育科学领域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只有传授知识的属性,更具有启迪智慧的使命和责任。课堂教学应是一个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唤醒,使其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在关注学生智慧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当什么角色?笔者将智慧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新任务,营造绿色平衡的数学课堂氛围,发掘数学之中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智慧发展的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展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新面貌。    一、营造课堂氛围,给学生一片沃
【摘要】如今孩子的双休日都在做什么呢?尽管大多数小学、初中学校未组织双休日补课,但街道上到处都是补习班、培训班、艺术班、英语班等等,其扭曲的程度比学校组织的补课有过之而不及。形势已经发展变化,我们应该审时度势,以发展对发展,以变化对变化,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看双休日,那么学生应如何正确的利用双休日呢?  【关键词】双休日 课外活动 补课    学生的双休日都在做什么呢?双休日原本对于广大学生、教师
纵观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诸多省市均把数列配合函数、不等式、极限、导数等知识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考题中的压轴题。而在此压轴题中往往有给出数列的递推公式要去求通项公式,若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学生就无从着手去解决后面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育上的经验给出几种由数列的递推公式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  一、构造法   构造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数列的递推公式进行整理变形,
【摘 要】本文借鉴学习舒尔茨教授对数学教育中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开放式问题的研究,阐述了对开放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笔者以自己在教学中对于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尝试为例,指出了开放性数学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开放性数学教学 因材施教开放型 动态性 交互式
我中心校的课题《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于2010年3月立项,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本人有幸担任这一子课题的组长,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门基础而重要学科,也是符合新时代教育
【摘要】汉语介词“跟”具有多义性,在韩语中常用的对应助词有三个,分别是本文着重从句法功能和语义上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对应关系。  【关键词】介词;跟;对应词;对比;句法;语义    参考文献  [1]陈基浩2003《韩国语语法论》,韩国文化社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02《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