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四点方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物理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效率没有抓好,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致命.我以为物理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课堂效率必然会提高许多.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好”学
  首先,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起来有关.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的知识都感到新鲜.教学中,我尝试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时, 我一改传统教学法,整堂课都以演示物理实验为主,成功演示了“覆杯托水”、“瓶吞鸡蛋”等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生动有趣,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拿出医用针筒,趁学生不注意时把针筒套的小孔用手指抵住,然后让一位同学来拉针筒活塞,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拉不动.这样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中产生疑问,渴望知道为什么.
  其次,利用实物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乐”学
  现行的授课体制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培养,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毫无学习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用问题来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物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学生观看之后就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譬如,为什么有时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发现了这些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这就初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接下来,可以再做一个实验,在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鸡蛋放进清水里,则鸡蛋下沉.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课堂,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再如:在教学《变阻器》时,笔者先提问:”调光灯是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呢?“看似一个较简单的问题,然而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对调光灯内部的电路连接毫无所知,此问题就显得不知所云,无从入手.此时若将它细化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当通过灯泡的电流改变时,灯泡的亮度会改变吗?(生答:当电流增大时灯泡变亮;当电流减小时灯泡变暗)
  (2)那么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电流呢?(生答:改变电阻)
  (3)改变电阻只需改变影响电阻的因素即可,那么改变哪个因素操作最简便呢?(生答:改变长度)这样,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调光灯的原理也不攻自破了.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调光灯,作为礼物送给你最爱的人,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做得很认真.
  3 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每个学生“趣”学
  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找到物理知识的根,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让每个学生“趣”学.
  例如,在《内能》的导入时,我一上课就直接利用生活知识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流星吗?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利用唯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提出让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高空飞过的流星具有什么能?飞过的流星发热发光,温度很高,还具有很高的什么能?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同样是带着谜团进入新课.在讲授《液化》时,可设计下面的问题:严寒的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发现嘴边有什么现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答出:能看到“白汽”,这时及时追问:冬天人讲话吐出的“热气”能形成“白汽”,而夏天开空调时,空调吐出的“冷气”,为什么也能看到”白汽“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领会解释液化现象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即哪里的水蒸汽遇冷这一关键.
  4 关心爱护特殊学生,让每个学生“爱”学
  在每个班总会有几个厌学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仅自己不学,上课还会捣乱.处理好和这些学生的关系,对整个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我曾经接一个初二年级的物理,第一天上课时,就有几个学生不是小声说话,就是交头接耳.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组织课堂纪律.课后我立即找这几个学生谈心,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其中一个学生谈到,他本来学习成绩还很优秀,就是因为有一次老师误会他,请家长过来后让他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上课便想捣乱.我首先肯定了他的智商和肯与我交流的行为,然后耐心对引导他: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经常会发生,不能将误会放在心里,更不能让它成为阻碍学习的绊脚石,应该主动积极地消除误会.还告诉他,以后我也有可能会误会他,希望他及时向我沟通.结果该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化很大,不仅能主动学习,还带动了一批其他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认真学习.
  同时,努力提供特殊学生的”成功的机会“,增强特殊的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采用个别预告法,但万万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预告.预告法就是在下课后分别找一至三个学生告诉他:”明天老师要提问今天留的思考题,相信你能答好“.由预告逐步转到不预告,视其情况而定.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兴趣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其他文献
心理学者认为“高涨的热情,轻松而富有情趣的环境,是学习任何课程不可缺少的,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所必须具备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全过程中,始终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无可奈何的,被老师逼迫的.这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学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独身子女娇生惯养.以前学生那种吃苦精神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