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综合性理工科大学图书馆——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清华大学图书馆总馆是清华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她座落在幽静的水木清华的左后侧,清华园小河从馆前流过,纪念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闻亭、自清亭就在她的右前方。这里,荷塘月色,岸柳成荫,松柏苍翠,百花吐艳。清晨,随着闻亭的钟声,大批教师、学生就陆续来到这里等候入馆。于是,馆前绿树丛中,百花园内书声朗朗。不禁使人联想起清华大学原来的校歌而感到:新时代的"春风化雨",后备队的"自强不息"。
其他文献
<正> 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图书馆,每天都收到大批的邮包,这是苏联最大的科学古籍的宝库,它的藏书共有一千万册以上.这个图书馆还是俄皇彼得一世在1714年创立的,十一年之后才移交给当时成立的彼得堡科学院.国际图书交换是该图书馆现时收到国外书籍的来源之一.在最近的一年里,这种图书交换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目前已与世界上87个国家的2,100多个机构进行交换.
<正>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省、市出版的图书馆刊物有三十多种,一批以中、壮年为骨干的研究队伍正在成长,数量可观的学术论文不断出现,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正如有的同志指出的,图书馆学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选题偏离现实,坐而论道的文章不少,研究方法简单划一,研究人员亟须提高等.我认为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图书馆学中的各种问题.
<正>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对于职工人员一般多不太注意.着重于对师生的服务是对的,但在这文化革命与技术革命时代,抽出一部分力量服务于职工也是必要的.因为高等学校的职员,大多具有中等以上的文化水平,对学习有要求,他们经常能自己主动来图书馆使用书刊,高等学校里的工人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直接或间接的为教学和科学研究、行政及生活福利等工作服务.因此,提高他们的文化思想水平,丰富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无论
古籍题跋纂述成书始于有明一代。流传至今的,只有都穆的《南濠题跋》、徐[火勃]的《红雨楼题跋》、毛晋的《隐湖题跋》等数种,但明人题跋散见于别书的,还不在少数,不过东鳞西爪,检索为艰,近一年来在编辑《古籍题跋索引》的过程中,有时见到明朝藏书家的题跋,随手录下,兹先整理出一部份,公之于众。
<正> 当晓雾逐渐散去,金色的朝晖透过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洒向山城东谷一长列浅绿色的楼房时,庐山图书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四人帮"横行时,这个门庭冷落的地
<正> 为适应国家图书馆业务及对外交流的需要,推动全馆职工学习外语,提高大家的外语水平,北图团委于最近举办了首届英语演讲会和日语演讲会。当通知公布后,受到热烈响应。参加者认真撰写讲稿,争取取得好成绩。一些老同志也为之吸引并报名参加。主
<正> 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根据他在国内外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他对图书馆工作的深刻了解,总结出了"图书馆事业的情形是总的文明程度的标志"的正确论断。我们根据列宁在有关著作中的论述,可以知道,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或者作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不仅表现在它所收
图书馆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共存在形态几经演变才到了今天。过去它为什么是那样的,现在又为什么是这样的,其前景又将如何?这里到底有什么规律可寻呢?凡此种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深刻关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将促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隋书经笈志》是我国史志之一。在它的前面有《汉书艺文志》,在它的后面有《旧唐书经笈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隋书经笈志》在这七种史志中,有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占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它来作一些探讨,实有必要。
<正> 俄文图书卡片编辑组,是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的一种产物.为了更好地开展图书馆事业的大协作,在北京图书馆主持下,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等五个高等院校图书馆组成了这一机构.一年来,俄文图书集中编目的工作由于坚决地贯彻了依靠党和依靠群众的原则,全组同志发挥了革命的干劲,因此工作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订户由153户增加到700多户,增加了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