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能力做文章 渗透课改显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试卷紧扣时政热点,具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试卷涵盖了核心知识点,突出了知识主线,试题严谨,难度适中;试卷渗透了新课改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具有较高的选拔性,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
  关键词:能力;课改理念;核心知识;选拔功能
  2017年高考尘埃落定,高考试卷也在万众期待中揭开神秘的面纱。反观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学科试卷,该试卷紧扣时政热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紧紧围绕能力考查做文章,在渗透新课改理念中凸显创新。
  一、 贯彻能力立意,凸显学科价值
  试卷整体上坚持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托情境材料,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试卷综合性强,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政治视野,从而具有了较高地选拔功能。如第39题的设问(材料略):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此题对能力的考查解读如下: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 提问信息:主体限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力要求:两个设问,即为什么和意义;问题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法律解释。
  (2) 材料信息:①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②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作出解释。
  2.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依法治国、维护基本法权威性和严肃性。②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作出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职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答案呈现。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
  意义:①有利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
  ③有利于维护“一国两制”的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
  此题顺应了全国新课标Ⅰ卷轻宏观重微观,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的趋势,学生需要紧紧扣着材料所给信息组织答案,切不可泛泛而谈、无的放矢。
  二、 试卷平和规范,试题严谨灵活
  今年试卷整体平和规范,试题难度适中,略低于2016年试题。命题严谨灵活,科学规范,考查方式多样,既有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读写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考点覆盖全面,很好地贯彻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如第14题关于哪些可以计入中国GDP的产品和劳务的考查,试题首先给出GDP的概念,学生需对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出以下信息: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界限制条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属于生产领域、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有价值。然后对选项做出判断,A选项: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没有价值,排除;B选项: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不属于生产领域,排除;C选项: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不在中国国界内,排除;D选项:外国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在中国境内、属于生产领域、生产的产品具有价值,正确。此题选项设置灵活巧妙,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
  三、 渗透课改理念,探究更加开放
  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鼓励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也是高考的考查目标和能力之一,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很好地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40题第(3)问(材料略)。
  (3)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答案示例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答案实例二:开展中华优秀主体文化实践活动;
  答案示例三: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可见,全国新课标Ⅰ卷继续保持了探究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且试题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四、 涵盖核心知识,突出知识主线
  该试卷一如既往地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强调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突出对主干知识点的考核。如涉及《经济生活》知识有:需求曲线的变动、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GDP、债券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涉及《政治生活》知识有:社会管理、我国外交政策、基层民主制度、人大等内容。涉及《文化生活》知识有: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和传统文化等内容。涉及《生活与哲学》知识有:矛盾、联系、认识论、规律和群众的观点。整张试卷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概念、能力考查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其中,《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最广,考查最为全面,涉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涵盖教材所有核心知识点。
  五、 紧扣社会热点,注重学以致用
  试卷紧密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主旋律,具有鲜活的生命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试卷中涉及的热点有:精准扶贫、户籍制度改革、科技创新、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诗词大会等社会热点。试卷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政治视野,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彰显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实效性和探究性的原则。
  总的来说,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学以致用,凸显人才选拔功能,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正确的价值导向,既紧紧围绕能力做文章,又在渗透课改理念同时锐意创新;既注重核心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又引领学生求真、崇善、尚美。所以,该卷是一份科学规范、严谨灵活的试卷,作为一线政治教师,认真研究该卷,对于明确高考方向,探寻命题规律,调整教学方法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馬寿春,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高中学习中的一门德育课程,政治生活化教学可以说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新时代新型知识分子。本文针对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学用结合;新课标  高中的政治教材涉及范围已然很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储备,更要整合时事事件与资源来为学生展示一个较为完善真实的政治社会。政治教学生活化割舍掉以往百试不爽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能快速为考试上分的教学
摘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应该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孩子们在中华古诗文的浸润中学会热爱祖国,热爱故乡,懂得“恕与责任”,知晓“孝敬与礼仪”。教师应该通过人文滋养、自主自悟和迁移阅读,使孩子们在中华经典的海洋中“郁郁乎文哉”。  关键词:人文滋养;自主自悟;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孩子们在中华古诗文的浸润中学会热爱祖国,热爱故乡,懂得“恕与责任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文章从注重导读、注重方法的指导以及注重品读培养等几个方面,论述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看法,以期共享。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閱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现如今的阅读教学存在错位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致使阅读教学陷入“事半功倍”之旋涡。  改变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发展观的有效阅读课堂,势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早就被重视,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整本书;活动设计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之外,很少和书本接触。”“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
摘 要: 幼儿园墙面设计常常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事情,这些精致的墙面设计能发挥实际作用吗?怎样让墙面创设摆脱花架子,真正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作用呢?怎样让繁忙的教师从墙面上解放下来,让教师回归幼儿的真实生活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本身要清楚地分析自己在创设主题墙时走入的误区,其次是想出解决策略并运用到环境创设中。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主题墙 误区 解决策略  主题墙的设计常常是老
摘 要: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行,资产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历史契机。如何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成为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集中探讨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两种对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绩效评价及共享有偿使用机制的运行,以突破资产管理工作的瓶颈,适应新形势新政策下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流失 计提折旧 绩效评价 共享有偿使用  一
摘 要: 本文以莫言原作中的模糊语言为基础,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葛浩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为莫言研究和模糊语言研究提供一些尝试和借鉴。关键词: 模糊语言 葛浩文 生死疲劳 译者  一、引言  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本土特色小说敲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中国文学从此正式进入世界文学殿堂。  作为翻译莫言作品最多的译者葛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深入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巧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品德学科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品德课 有效运用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所以品德教育非常重要。然而受传统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三套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的长期灌输说教使教师教得累
摘 要:民办高等教育是公办高等教育的主要补充,具有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诸多弊端也越来越凸现出来,急需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弊病;解决策略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再一次兴起,并在其日后发展的30余年间,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办高等
摘 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使用范围最广的语文教材,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课程的关注和教学探究是解决当下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德育功能难以发挥实质功效的重要举措。对学校德育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進作用。教师、学校层面应努力从多方面提出有效性对策,真正发挥高中语文教材的隐性德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隐性德育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