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婚姻,坏婚姻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双方原本是毫无瓜葛的男女,没有人会抱着将来分手的念头步入婚姻的殿堂。怎样才能维持婚姻的美满长久?好婚姻与坏婚姻的分歧点究竟在哪里呢?
  【相识篇】
  心理共识最重要
  即便在家,51岁的T女士也只用手机短信和丈夫交流。15年来两人一直分房睡,只有偶尔去衣柜取衣物时才会打个照面。
  T女士淡淡地说:“这样不发生莫名的争吵,也不错。”
  丈夫只是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避免交集反而让她感到轻松。
  两人的感情并非从最初就这样淡漠。大学时期他们同在音乐小组,他比她年长4岁,是她的前辈。T女士工作后开始与丈夫交往,25岁结婚。虽然婚后仍想继续工作,但蜜月期间她便怀上了孩子,于是辞了职。
  嫌隙从此产生。即便T有孕在身,丈夫依然在她旁边我行我素地吸烟。孩子出生之后,如果被要求帮孩子换尿片,他就抗拒地说:“小便可以,大便我可不换。”他不仅不帮她做家务带孩子,连孩子的教育费用也不承担。T对于向他寻求帮助感到厌烦,下决心不再照顾他。从5年前开始,她连饭也不做了。
  尽管有时觉得离婚也好,但要离开还完贷款的房子,还是觉得不甘心,于是他们夫妻二人便过起了屋内分居的生活。
  T女士觉得遇到差劲的伴侣是运气不好所致,果真如此吗?虽然程度不同,世上没有从不闹矛盾的夫妻。婚姻成败的岔路口究竟在哪里呢?
  本刊在2月下旬对1023名已婚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探索婚姻成功的公式。像T女士那样初婚就以失败告终的人有24.3%。若将男女分别统计,男性有22.7%,女性有26%。自认为婚姻失败的女性比男性更多。
  請求感情的联结
  那么,婚姻成功者是按照哪些要点挑选伴侣的呢?
  从择偶原因来看,与失败者相比,婚姻美满者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比如“在一起感到安心”“感觉到爱情”“非他不可”。失败者当中“因对方逼迫而结婚”的人比成功者要多。看来婚姻初期两人的心理共鸣是关键。
  立命馆大学家庭社会学教授筒井纯也说,近年来在婚内追求爱情等精神层面联结的人增多,如果能持续珍视爱情和沟通,就能维持较高的婚姻满足度。日本“新娘集结”婚姻家庭研究所在2015年进行的夫妻关系调查显示,丈夫“与妻子的对话量”和妻子“与丈夫一起参加兴趣爱好活动的次数”越多,婚姻满意度越高。
  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不单纯看外貌和收入,而是选能与之共度时光、志趣相投的对象,这才是择偶时应当重视的地方。
  在小酒馆相亲
  现实当中婚姻成功的夫妇是如何相遇,决定步入婚姻殿堂的呢?我们采访了东京的I与N夫妇。丈夫I今年43岁,N40岁,两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10个年头。采访过程中,女儿一直赖在I先生的腿上,家庭关系和睦融洽。笔者想象两人应当是轰轰烈烈恋爱后结婚,但实际上,他们是在父亲安排的相亲宴上相识的。
  当初,I先生的父亲对他说:“我说,你差不多也该找媳妇了吧。”于是,I便去见了父亲工作伙伴的女儿。两个人还提前把经历和爱好整理成“简历”带在身上,为了不给父亲丢脸,他有一种上阵谈判的感觉。N女士说:“我之前也带着半开玩笑的心情,跟朋友参加过‘简历相亲会’。”
  相亲当天,I、N以及双方父亲一起碰面。父亲们很快围绕着工作聊得热火朝天,把I和N撇在一边。不过也多亏父亲们的无视,他们才会努力寻找话题。I说:“听她说喜欢看塔摩利俱乐部(日本一档娱乐综艺节目),我就觉得这是个容易交流的女孩。”之后,I和N约会了多次,两人都觉得和对方容易交流、情投意合,决定共度一生,“婚前就与对方父亲见面”的沉重压力也一扫而空,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前两人交往2年,婚后也已经过去10年的时光,但夫妻之间依然有说不完的话。
  【婚姻生活篇】
  互相尊重与成就感
  聊完择偶,再来看看婚姻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
  针对“结婚的坏处”这一问题,男性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没觉得哪里不方便”,其次是“不能自由花钱”“婚后花销增多”。女性的答案依次是“与对方的父母亲戚相处很麻烦”“家务负担增多”“不能自由花钱”。
  再看“结婚的好处”。男女回答排名第一的都是“不再觉得孤独”,男性的其他回答依次是“有人给我做饭”“病了有人照顾我”,女性的其他回答有“经济负担减小”“困难的时候有人可以商量”。可以看出,女性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男性向妻子提出家务要求,昭和时代的家庭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筒井教授分析,如果夫妻双方都受到“性别分工职责”思维的影响,所求的益处没有实现,就容易感到不满。
  武藏大学社会学院的千田有纪指出,婚前与父母同住也会让婚姻幸福度产生巨大差异。日本存在成年人住父母家的“寄生虫文化”。如果男性单身时与父母同住,工资大多可以自由花销,婚后将收入上缴给妻子,只留少量零花钱,能支配的金钱就会锐减。“对于这种男人来说,妻子承担家务也不过是‘隔靴搔痒’。此外,对母亲不必客套,婚后却要对妻子表示感谢,不少人觉得这样很麻烦。”
  中央大学文学系的山田昌弘教授说,随着临时雇佣制度的推进,夫妻都有全职工作的家庭在减少,这就引发了经济上的不满:“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对方能否长久外出工作、高效地赚钱都可能对婚姻幸福度产生影响。”
  对女性来说也是如此。婚前和父母同住,有他们打理家务事,婚后却多了与丈夫和孩子相关的家务负担,结果强烈地感受到婚姻的坏处。现在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未婚者生活在父母家里,当然人口减少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今后若是结婚,他们也会产生相同的压力。
  脱离性别分工职责
  新娘集结婚姻家庭研究所的铃木直树所长认为,不论是经济还是心理,婚后保持独身时期的心态,是让婚姻成功的关键。研究所2016年进行了结婚综合意识调查,针对“婚后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一问题,不论男女,选择“心理感到安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很开心”的人数都排在前列。与上一年调查结果相比选择人数增长最多的答案,男性的是“经济更加稳定”,女性则是“能自由去做想做的事”。   铃木所长说,男性的养家观念开始变淡,通过夫妻双份收入让生活稳定的理念有所增强。此外,夫妻双方的观念也向着互相扶持、按自身喜好行动转变。双方都做到经济独立,跳出按性别分工的老式家族观念,也是引导婚姻向成功发展的要点。
  前文提到的I和N都有工作,丈夫I负责送女儿去幼儿园和饭后洗碗,妻子N每天工作时间短,负责接女儿回家、做饭、洗衣服等家务。I先生坦白地说:“其实我做家务的能力很差,虽然有‘必须去做’的想法,却难以付诸行动。对此我觉得很过意不去,所以基本上什么都听老婆的。在家不听女人的话,对男人不利。”
  正因为妻子包揽了自己不擅长的家务活,所以I必须尊重妻子。I先生跟公司报备,每周二提前一小时下班接女儿回家吃饭,哄女儿睡觉,妻子N则与朋友外出聚餐或看场电影,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
  I先生还主动提出每周留一天时间作为“爸爸的一天”,全天陪伴女儿,现在他很享受参与家务和育儿。妻子N似乎也觉得丈夫很靠得住,但她的内心会不会希望丈夫能承担一半家务呢?N说:“我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不觉得多做些家务有什么关系。I则很细心,细节问题由他解决。”
  看来N也对婚姻感到满足。两人彼此尊重,灵活地分担家务劳动。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的夏山明美建议夫妻不要像打棒球一样分工过于明确,而是像踢足球一样:“如果像棒球运动员一样,泾渭分明地分担家务,就会把它当做是‘任务’,进而感到疲惫。不明确分工,自由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反而更利于家庭和谐。”
  【離婚篇】
  有孩子离婚欲望更强烈
  人们常常把“性格不合”“价值观不一致”作为离婚的理由,那么具体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对1000人进行了“你是否考虑过离婚”的调查,筛选出回答“是”的人,其中39.2%认为 “与对方的父母亲戚相处很麻烦”,36.6%认为婚后“家务负担加重”。
  在“夫妻吵架原因”网络调查中,受访者表示婚姻初期“对方父母”是吵架的常见原因。35岁的O女士就对不打招呼跑来东京的婆婆感到头疼。婆婆想游览东京,却不会坐电车, 还冲O抱怨被子睡不惯。O女士只要对丈夫诉苦,必定会引发争吵,于是她不再发牢骚。O与丈夫相爱相知,却怎么都无法与婆婆友好相处。对婆婆和丈夫的不满叠加在一起,O慢慢地也开始厌烦丈夫的一言一行。现在她只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47岁的K女士表示:“婆婆虽与我有亲戚关系,但毕竟是独立的个体。”她的丈夫是家中长子,结婚后两人与男方父母同住。K不论怎么做,婆婆都会向她发火,于是K抱着离婚的信念抛下一句“不喜欢的话我以后就不进您家的门了”,说完就离开了公婆家,丈夫选择跟她走。从此她再没踏进公婆家一步。
  筒井教授指出:“与父母同住易导致夫妻关系恶化。日本政府为支援育儿,鼓励三代同居,但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压力累积。”
  中老年保持自立意识
  前文提到的夏山明美研究员认为,自立意识会决定婚姻的走向。越来越多的人即便结婚,也保持着“婚姻生活是个人对个人”的意识。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将60岁到74岁的老人作为对象进行了“银发调查”,希望夫妻有共同爱好的人在减少,不止是年轻人,中老年夫妻也追求自立。认为60岁是人生新起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55岁的M女士无法忘记丈夫生病时,婆婆 “你都给他吃了什么”的责骂。面对婆婆的无理取闹,她从没还过嘴,郁闷的心情不断累积。在婚姻的第25个年头,丈夫出差时突然发来一条短信:“我请求离婚。”丈夫说他想和别人结婚,他出轨了。就在她茫然失措的时候,她收到了婆婆的来信,内容主要是向她道歉,但也夹杂着丈夫出轨她也有责任的指责。她无法原谅丈夫的出轨,也不能原谅婆婆的责备,忍无可忍流下眼泪。
  离婚半年后,M通过婚介所与一名61岁的男性相识交往,在夏威夷举办了婚礼,现在她、丈夫和两人养的小狗一起生活。3个成年的女儿也参加了她的再婚婚礼。M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年老而放弃对美满婚姻的追求,我们现在依然像新婚一样如胶似漆。”
  理想的夫妻关系是上了年纪依然会手挽手走在街上,不论何时都相亲相爱。
  在“你是否考虑过离婚”调查中,一半有孩子的女性回答“是”,这一比例比无子女夫妻高很多。
  女性比男性更决绝
  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的统计结果显示,1998年,40%的男性和27%的女性坚持“不管发生什么都不离婚”。到了2016年,抱着相同想法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9%和19%。新娘集结婚姻家庭研究去年对离过婚的人进行了调查,表示离婚是出于自身愿望的男女分别有29%和64%,可见女性一旦下定决心离婚,心理上比男性更决绝。
  33岁的S产子后对丈夫的积怨越来越多,婚后她不仅要负担大部分育儿和家务劳动,还要外出工作,丈夫却把这看做理所应当的事,从没说过一句谢谢。她忍无可忍向丈夫提出离婚:“只有我一个人不自由。”
  他却安慰她:“等咱们老了就能恢复到自由的二人世界了。”
  S最终还是决定离婚。一年后,她与新的伴侣同居,过着事实婚姻的生活。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觉得夫妻双方依然按自己的喜好行事很好,可是如果不能做到互相让步,夫妻关系就无法维持。”
  她现在的伴侣不像前夫对她不管不顾,通过对上一段婚姻的反省,两人从不吵架。S说:“不过,我不觉得再婚有好处,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可以了。”
  [译自日本《AERA》周刊]
其他文献
船头略过大块的浮冰,船舱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紧张的寂静。灯塔发射的光亮扫过黑暗,照射在被冰雪覆盖下的圣劳伦斯湾,景象有如仙境一般美好。但对于贝拉得加涅号来说,这精致的景象之下却是危机四伏:水面下暗藏的坚硬冰块很有可能会损坏船身。“左边有一大块冰!”来自布列塔尼的船长菲利普·艾玛尔向身边一位负责监测海平面的副手喊道。这艘船上装运着食品、燃料、家具、汽车和摩托雪橇,还有一些原本就稀有,在这个季节更加少见的
美国德克萨斯,选美比赛选手“来吧!”妈妈们冲她们的女儿们大喊,“笑得漂亮点,手放得美点!”女孩们在公众面前摆好姿势。比赛设有不同的年龄组,最小的在0-4岁之间。在这场“全球皇家选美大赛”上获胜的人,可以赢得数千美元的奖金。人们改造身体的狂热越来越极端化了。新娘订购零皱纹整形套餐,伊朗女人削短她们的鼻子,就连男人也不甘被排除在外。所有人都积极追随着西方的审美理念,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所有人都注射肉
谁说整形手术见不得光?以“迈阿密医生”著称的整形外科医生米夏尔·萨尔茨豪尔在图片分享网站Snapchat上晒出自己的丰胸和提臀手术“作品”,反响热烈,积累了数百万观众。他的病人显然也不怕曝光,排起长队,等待这位明星医生的手术刀落在自己身上。米夏尔·萨尔茨豪尔坐在门诊室写字台边:现在是临近正午,12点又会不断有散客涌入,那些已经在诊所前蹲点了很久,希望能在预约病人的间隙加个塞的人,希望萨尔茨豪尔能看
爱美是要付出代价的,唉,这代价非同小可。历史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完美的外表,各时代的人全都不惜摧残自己,有时候,这种摧残足以致命。古埃及:芳香假发数百年来,埃及人一直崇尚蓬松的假发,最贵的假发用人的头发制作,便宜的掺入羊毛,再便宜的,则全部用羊毛或植物纤维。戴假发的人,无论男女,都剃短头发,防止寄生虫的滋生。埃及人用红黏土做成胭脂涂在脸上,尤其喜欢香料。留存至今的大量图画显示,赴宴时,人们会把芳香的
随着精神药品市场的发展,未来的道德规范将受到影响。哲学家托马斯曾说,未来调整人类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会像现在医治头痛一样简单、普遍:改善记忆、提高思维活跃度的精神类药物会出现在每一个药品专柜上。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监管精神药品市场?如果想变聪明,可以强制相关人员给自己开药吗?哪些情况是可行的,哪些是违法的?智慧药丸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药丸,可以使青少年变得更聪明。研究人员发
连环杀手的大脑与常人有何不同?在决定实施犯罪前,他们的大脑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生物犯罪倾向?如果存在的话,人们能自觉意识到吗?研究者称,通过扫描大脑成像的确可以判断哪些人有犯罪倾向。那么,罪犯的大脑与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大脑会犯罪19世纪上半叶,伪科学颅相学在欧洲受到疯狂追捧。科学家、解剖学家弗兰森·约瑟夫·高尔声称可以根据人类颅骨形状判定人的一些心理特征。高尔认为大脑的每一部分(
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实际真的如此吗?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事实上,“中产”这个词的词义很丰富,政客们说起它时,谈的是“中产阶级”目标和志向,而我们觉得,政客们说话的对象就是我们,无论它与涨工资、债务、纳税、储蓄手段中的哪个有关,这些都跟我们的积蓄有关,关系到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我们如何定义中产呢?这取决于我们的说话对象是谁。加拿大银行行长斯蒂芬·保罗兹去年提出,一个家
运用图解帮助记忆,这一学习方法在应付考试上蔚然成风。将一张A4纸横向放置,在纸张中心绘制一个气泡,作为你思维导图的起点,并在气泡当中写上这一思维导图的主题,随后,在气泡的四周,用带有装饰性的箭头连接起其他关键字。初看起来,毫无疑问,这一团混乱的图样就像是某人在服务会议中的极度厌烦之下所做出的涂鸦。然而,对于认识这一图样的人而言,它却意味着一次思维方式的变革,一个新的教学时代的希望,并有助于人們更好
当下,潜在的雇主、招生机构甚至未来的交往对象都可能通过查看一个人的社交账户,来对其做出判断,本文作者是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的讲师及职业指导顾问,他对热衷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亲爱的同学们:最近,哈佛大学拒绝了一些新生的入学申请,原因是这些新生們的Facebook关注了一个带有偏见攻击性言论的私人账号。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大讨论:哈佛大学的决定是否合理?年轻人知道社交媒体的潜在风险吗
有时候孩子的想法不仅充满想象力,甚至还会成就伟大发明。那些甚至连护照都还没有的孩子们虽然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却通过事实一再证明——发明家可以更年轻!路易斯·布莱叶和盲文路易斯·布莱叶于1809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是皮鞋匠。1812年的某一天,3岁的小路易斯在父亲的鞋铺里玩弄缝纫锥时,无意中戳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后另一只眼也被感染,神经性眼炎引发了失明。5岁时,小路易斯已经完全失明。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