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统战工作不仅事关改革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事关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新时期,学校统战工作随着学校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统战对象数量增多,尤其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增长较快,出国留学人员、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数量也不断增加;各类统战对象政治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多元化思潮对广大统战成员的影响进一步加深。面对新形势下学校统战工作的新情况,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责任意识,研究探索适应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好方法、新途径,努力谋划大统战工作模式。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统战工作 科学发展观
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高校统战工作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一)高校统战工作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对象逐渐增多。新时期以来,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进一步壮大,并且在年龄、职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二是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由校内的党外知识分子扩展到海外的有关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内外的流动日益频繁,一些持有绿卡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其中很大一批人回到高校,成为高校中的新群体,这个群体已成为高校统战队伍中的新成员。
(二)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规模逐步扩大,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外聘教师的增加,在对外交往中扩大了高校知识分子频繁的学术交流、人员交往和出国深造的途径,同时也加快了人员的流动。
(三)高校統战工作的任务加重。在高校改革逐步深入、统战对象人数逐渐增多、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这必然加重了高校统战工作的任务。特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学习、择业、工作、交流等活动与市场机制日益结合,与国外交流和自由流动也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四)高校校园网络的开通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在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一些有害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这使高校的统战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二、强化高校基层统战工作新举措
(一)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组织,完善基层统战工作制度。各院系党总支由总支书记负总责,配备统战委员,一些院系由系主任或院长亲自担任统战委员,有力保证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1]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建立完善的院系党员领导干部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向党外代表人士传达文件和邀请参加重要会议制度等,关心统战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发挥统战对象的建言献策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向上的院系工作氛围。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造就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大力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着力构建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学校统战部领导班子应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把培养统战干部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使广大统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牢固掌握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方法,准确运用统战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切实做好统战工作。
三、按科学发展观谋划统战工作新模式
(一)健全体制,理顺机制。学校党委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统战工作。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统战部门、基层党组织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职责,理顺统战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有部署,主管部门有措施,基层党组织有落实的统战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干部在思想上对统战工作的认识,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落实好统战工作的牢固基础,所以加强统战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强广大干部的统战意识,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力,是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统一战线工作氛围的必要途径。[2]
(三)层级管理,各负其责。完善学校党委、主管部门、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学校党委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规划进行安排部署,统战部统一运筹,协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分工实施的三级联动工作模式,使统战工作覆盖面浸边透底。
学校党委在年初的工作要点中,对统战工作进行规划,并召开全院中层干部参加的年度统战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以及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学校统战工作。党委统战部制订切实措施,监督、指导各单位统战工作的开展。
(四)面向基层,督导促进。完善统战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统战委员会议,研究部署统战工作,交流探讨基层统战工作经验,培训提高统战干部工作艺术;每月召开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作例会,总结交流民主党派工作;每周召开统战部全体人员工作例会,学习研究统战理论知识,总结安排统战具体工作。
建立统战工作经验交流平台,举办基层统战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把基层统战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作为典型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建立调研督导制度。调查研究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围绕服务科学发展,针对统一战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统战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基层出现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综合概括和提炼升华,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和推动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
四、适应新体制和机制要求的高校统战工作对策 (一)加强党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并亲自抓统战工作,各直属党支部也要由支部书记亲自抓,并有一名支委负责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总支、支部工作计划中去。统战工作要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和管理目标,认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经常检查督促,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且统战工作还应納入院、系处级两级班子的目标责任制,要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支持统战干部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以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各地区、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统一战线代表性人物的培养,对特别优秀、有发展前途的无党派中青年知识分子,要主动与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培养计划;选配德才兼备的党外人士担任学院各级行政、学术等机构的领导职务;对符合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条件的党外人士,要主动将其推荐给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政协,以及民主党派组织。
(三)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由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各级统战部门和各级民主党派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协助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帮助他们培养干部。要统一认识、明确政策,认真做好向民主党派推荐优秀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民主党派干部工作机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民主党派中青年干部,搞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并支持民主党派搞好发展工作。
(四)关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中外联合办学不断兴起、校园网络不断推广的情况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新情况、新趋向。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不断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五)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一直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坚决防止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的现象发生,引导少数民族师生员工把聪明才智和精力集中到学院的发展上来。宗教问题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4]目前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高校出现了少数知识分子信仰宗教,以及个别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信仰宗教的情况,由于宗教问题具有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加之高校少数学生缺乏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环境。
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应及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近年来我校统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个中心、大局来开展工作;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提供服务方面下功夫、出新招,主动出击,以新的姿态和面貌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家璇.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2):35-40.
[2]姜捷.新阶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 2008(5):155-156.
[3]张宁.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与党建关系的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2004(2):137-138.
[4]黄燕君.关于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86-88.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统战工作 科学发展观
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高校统战工作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一)高校统战工作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对象逐渐增多。新时期以来,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进一步壮大,并且在年龄、职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二是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由校内的党外知识分子扩展到海外的有关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内外的流动日益频繁,一些持有绿卡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其中很大一批人回到高校,成为高校中的新群体,这个群体已成为高校统战队伍中的新成员。
(二)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规模逐步扩大,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外聘教师的增加,在对外交往中扩大了高校知识分子频繁的学术交流、人员交往和出国深造的途径,同时也加快了人员的流动。
(三)高校統战工作的任务加重。在高校改革逐步深入、统战对象人数逐渐增多、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这必然加重了高校统战工作的任务。特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学习、择业、工作、交流等活动与市场机制日益结合,与国外交流和自由流动也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四)高校校园网络的开通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在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一些有害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这使高校的统战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二、强化高校基层统战工作新举措
(一)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组织,完善基层统战工作制度。各院系党总支由总支书记负总责,配备统战委员,一些院系由系主任或院长亲自担任统战委员,有力保证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1]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建立完善的院系党员领导干部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向党外代表人士传达文件和邀请参加重要会议制度等,关心统战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发挥统战对象的建言献策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向上的院系工作氛围。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造就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大力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着力构建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学校统战部领导班子应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把培养统战干部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使广大统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牢固掌握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方法,准确运用统战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切实做好统战工作。
三、按科学发展观谋划统战工作新模式
(一)健全体制,理顺机制。学校党委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统战工作。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统战部门、基层党组织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职责,理顺统战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有部署,主管部门有措施,基层党组织有落实的统战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干部在思想上对统战工作的认识,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落实好统战工作的牢固基础,所以加强统战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强广大干部的统战意识,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力,是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统一战线工作氛围的必要途径。[2]
(三)层级管理,各负其责。完善学校党委、主管部门、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学校党委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规划进行安排部署,统战部统一运筹,协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分工实施的三级联动工作模式,使统战工作覆盖面浸边透底。
学校党委在年初的工作要点中,对统战工作进行规划,并召开全院中层干部参加的年度统战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以及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学校统战工作。党委统战部制订切实措施,监督、指导各单位统战工作的开展。
(四)面向基层,督导促进。完善统战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统战委员会议,研究部署统战工作,交流探讨基层统战工作经验,培训提高统战干部工作艺术;每月召开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作例会,总结交流民主党派工作;每周召开统战部全体人员工作例会,学习研究统战理论知识,总结安排统战具体工作。
建立统战工作经验交流平台,举办基层统战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把基层统战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作为典型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建立调研督导制度。调查研究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围绕服务科学发展,针对统一战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统战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基层出现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综合概括和提炼升华,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和推动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
四、适应新体制和机制要求的高校统战工作对策 (一)加强党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并亲自抓统战工作,各直属党支部也要由支部书记亲自抓,并有一名支委负责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总支、支部工作计划中去。统战工作要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和管理目标,认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经常检查督促,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且统战工作还应納入院、系处级两级班子的目标责任制,要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支持统战干部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以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各地区、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统一战线代表性人物的培养,对特别优秀、有发展前途的无党派中青年知识分子,要主动与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培养计划;选配德才兼备的党外人士担任学院各级行政、学术等机构的领导职务;对符合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条件的党外人士,要主动将其推荐给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政协,以及民主党派组织。
(三)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由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各级统战部门和各级民主党派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协助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帮助他们培养干部。要统一认识、明确政策,认真做好向民主党派推荐优秀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民主党派干部工作机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民主党派中青年干部,搞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并支持民主党派搞好发展工作。
(四)关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中外联合办学不断兴起、校园网络不断推广的情况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新情况、新趋向。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不断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五)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一直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坚决防止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的现象发生,引导少数民族师生员工把聪明才智和精力集中到学院的发展上来。宗教问题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4]目前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高校出现了少数知识分子信仰宗教,以及个别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信仰宗教的情况,由于宗教问题具有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加之高校少数学生缺乏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环境。
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应及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近年来我校统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个中心、大局来开展工作;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提供服务方面下功夫、出新招,主动出击,以新的姿态和面貌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家璇.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2):35-40.
[2]姜捷.新阶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 2008(5):155-156.
[3]张宁.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与党建关系的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2004(2):137-138.
[4]黄燕君.关于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