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2005年美国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报告显示,年发病率为0.68/10万[1];瑞典报道年发病率为14.5/100万[2].我国尚无GIST发病率的调查数据.GIST具有肿瘤边界清楚、质地较脆、常有假包膜、淋巴转移少和术后复发率高等特点,对于GIST的治疗,目前最主要的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由于GIST具有一些相对特殊的特点,因此其外科治疗还存在一些未能定论的问题在探讨中。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会议"于2006年11月9-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
期刊
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亚科,承担着普通外科疾病诊疗的重要内容,胃肠外科专业医师的培养对于普通外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普通外科水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胃肠专业外科医生的水平。
期刊
期刊
患者 女性,22岁.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2 d于2004年3月30日入院.18个月前因腹痛疑诊"卵巢囊肿"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膜后囊性肿块,未予任何处置;2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肿块逐渐增大.查体:血压、脉搏均正常,左腹部饱满,可触及50 cm×50 cm×25 cm大小肿块,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无反跳痛,可闻及气过水声。
期刊
通过各种临床和实验研究,Longo推出了一种新的技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即运用环行吻合器治疗导致排便障碍的一些疾病,包括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引起的排便梗阻综合征。
期刊
自1994年Kitano等[1]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胃癌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已成为日本Ⅰ a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报道逐渐增多,近期疗效尚好,远期疗效还在观察中[3-6]。
期刊
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在许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机体分泌的一些关键调节蛋白在血清中有量或质的变化.临床上,血清内各生理指标或参数检测一直是肿瘤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而血清循环蛋白质可作为肿瘤标志物来预防、诊断、治疗肿瘤。
期刊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区别于老年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79例45岁以下(青年组)和120例65岁以上(老年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患者早期无特异症状、病程较短(165 d vs 400 d,P=0.029)、并以胃下部癌多见(49.4%vs 41.7%,P=0.038);病理分期两组构
目的 观察高支链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40例经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高支链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对照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术后予以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输注,并检测患者的血氨基酸谱及其他营养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氮平衡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缬氨酸、支链氨基
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现有治疗手段中最好和首选的方法.食管癌手术的历史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877-1912年只切除不重建;1913-1938年切除与重建分期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