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质组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在许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机体分泌的一些关键调节蛋白在血清中有量或质的变化.临床上,血清内各生理指标或参数检测一直是肿瘤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而血清循环蛋白质可作为肿瘤标志物来预防、诊断、治疗肿瘤。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保肛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316例行根治手术的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在1 cm以上、5 cm以下)患者按不同的时间段分成前期组和后期组:前期组有89例,为1994年8月至1998年12月收治者;后期组227例,为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此组患者均行规范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同时,按手术方式分为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组(103例)和保肛手术(SP)组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治疗克罗恩病(CD)的手术率及再手术率,并评估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42例CD患者的手术与再手术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率64.8%,起病后5年累计手术率为52.0%.手术风险:男性患者高于女性(P<0.01);40岁以上患者高于20岁以下者(P<0.05);回肠型及空肠以上型患者高于结肠型患者(P<0.05,P<0.
期刊
近年来,胃癌治疗的各方面研究均有进展,尤其手术方面,也有了新的观点并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手术不仅要求根治、还要考虑术后的生活质量.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残胃功能障碍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避免出现胃癌根治术后胆系并发症的问题,谈谈在胃癌根治术中如何保留迷走神经肝胆支。
期刊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会议"于2006年11月9-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
期刊
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亚科,承担着普通外科疾病诊疗的重要内容,胃肠外科专业医师的培养对于普通外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普通外科水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胃肠专业外科医生的水平。
期刊
期刊
患者 女性,22岁.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2 d于2004年3月30日入院.18个月前因腹痛疑诊"卵巢囊肿"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膜后囊性肿块,未予任何处置;2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肿块逐渐增大.查体:血压、脉搏均正常,左腹部饱满,可触及50 cm×50 cm×25 cm大小肿块,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无反跳痛,可闻及气过水声。
期刊
通过各种临床和实验研究,Longo推出了一种新的技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即运用环行吻合器治疗导致排便障碍的一些疾病,包括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引起的排便梗阻综合征。
期刊
自1994年Kitano等[1]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胃癌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已成为日本Ⅰ a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报道逐渐增多,近期疗效尚好,远期疗效还在观察中[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