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术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鼻中隔整形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份至2012年12月份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根据偏曲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手术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棘突切除,四方软骨矫正,鼻辨区扩大,三线减张诊治术,下鼻甲成形术。结果:90例患者全部取得良好的疗效。未见并发症。结论: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整形术能发现偏曲的原因,并对偏曲处处理,创伤小。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中隔;整形;鼻中隔偏曲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84-02
  传统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技术是中隔软骨粘膜下切除,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出现,注重保留中隔框架结构的成形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者并发症少,视野光线好,创伤小,尤其应用于青少年。我院回顾性统计了近年来开展的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术90例,就手术中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份至2012年12月份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其中男79例,女11例,年龄在13-71岁。统计对象排除鼻窦炎及手术前置的中隔矫正。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询问有无外伤史及中隔手术史,有无鼻塞、鼻漏、嗅觉减退、打喷嚏、鼻出血、鼻后滴漏情况。表面麻醉后进行鼻内镜检查,无需收敛,观察鼻中隔及下鼻甲、中鼻甲情况。CT检查排除鼻窦炎。
  1.2 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术前肌肉注射安定或鲁米那,2﹪的卡因50mg合肾上腺素1ml加入生理盐水和成10ml后浸湿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3次。
  对于单纯棘突患者,沿棘突长轴作切口,剥离粘软骨膜,凿除或磨除该棘突处,复位粘软骨膜,外置棉胶海绵压迫。棘突的形成往往是软骨与梨骨上缘或上頜骨鼻嵴的错位生长,往往向右侧偏曲【1】。
  伴有四方软骨的偏曲处理,取左侧鼻孔切口,在偏曲的前缘作切口,特别是向右前段C型偏曲者,用枪状镊同时申入左右鼻腔测量,正确立左侧的切口位置,防止切口偏后。作上方为弧形的垂直半贯穿切口,分离出四方软骨棘突处,用钝性剥离子或者锐性切开后再剥离,先剥离偏曲较软侧,嵴突明显处不需直接剥离,应先剥离嵴突下方粘骨膜,突起处不予剥离。锐性切开嵴突处软骨,分离四方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凿除或磨除骨性嵴突。其四方软骨常用处理方法:如高位偏曲常是与筛骨连接处偏曲,切除偏曲处或削薄偏曲处。C型或S型偏曲作的切口用丝线缝合整形,如操作不便可将软骨取出塑形【2】。青少年要用垂直裂中法,多余锲形切除减张塑形缝合。鼻瓣区的处理:鼻瓣区是软骨鼻锥下缘与鼻大脊软骨上缘连接处,如铰链异常,向鼻内突出或软骨未有效铰链,形成膜性窗区,吸气时负压使该区内移,使呼吸不畅。诊断该区问题只要外牵该区鼻唇沟如通气改善即可诊断。处理方法:4“0”可吸收缝线外拉缝合【3】。
  下鼻甲的处理:如矫正中隔后鼻道仍不通畅者,下鼻甲可骨性外移或等离子消融整形术,术后膨胀海绵填塞24-48小时。每周复查一次,随诊三月。
  2 结果
  90例患者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患者主诉通气好,无并发症。
  3 讨论
  有学者采用偏曲偏向哪一侧,切口就作在哪一侧。而作者认为只要确定在偏曲前方做切口采用左侧切口较为顺利。主要涉及的解剥为四方软骨、梨骨、上頜骨鼻嵴、腭骨鼻嵴,鼻瓣区。外鼻偏曲一般多发生在软骨鼻锥,软骨与梨骨或上頜骨鼻嵴交界处。嵴突偏曲主要在右侧。高挺的鼻子常有鼻瓣区问题。嵴突不能直接剥离,可先剥出上方及下方通道,再以凿子凿除。尚未剥离的粘膜通过推压游离后嵴突即可分离。四方软骨不需取出,三线减张后视具体情况处理,软骨的前方可通过反向剥离嵌入鼻小柱,下方嵌入上頜骨鼻嵴的凹槽中。篩骨垂直板因缺乏弹性,骨折后不易复原,所以该偏曲通过骨折矫正即可。鼻瓣区可通过外拉缝合或作切口切除少许软骨。切口需缝合。
  鼻内窥镜的应用因视野清晰,视角广可以尽少的切除软骨,所以适合青少年的鼻中隔偏曲的矫正。中隔软骨5-6岁停止生长。梨骨与筛骨垂直板发育到成人。所以5-16岁病人的手术骨性结构不能切除,仅切除或磨除嵴突,筛骨仅骨折至中位。偏曲处理的原则是凸起面楔形条状切除,缝合矫正或用压条。偏曲可上下偏曲或前后偏曲,条状切除分别为横行或纵形。中隔矫正往往需要同时联合下鼻甲成形术。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前端常偏向鼻瓣区。内镜手术对于前方偏曲作切口,以及反向剥离显得困难,建议使用双赤小拉钩,直视下做切口及剥离。双侧间歇性鼻塞的病因往往是下鼻甲水肿,所以鼻中隔矫正的效果就差。单侧的间歇性鼻塞可能是中隔与下鼻甲引起。这时针对鼻中隔与下鼻甲的手术效果较好。
  总之,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在鼻内镜下选择性地进行鼻中隔成形术,不仅切除较少的组织而保留了患者的正常的鼻中隔解剖结构,而且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顺利恢复,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荣光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考源【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32(2):123-124.
  [2] 刘鹏,李士新,孙得义,等。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4):300-301
  [3] 李佩华,胡秉德。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成形术【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9):898-899.
其他文献
【摘 要】五运六气中,“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六气”是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二十四节气节则是人们用于传统农业、民族风俗、生产仪式相关的计时工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五运六气与二十四节气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更进一步指导中医养生和治未病。  【关键词】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养生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25-01  临床资料  李某,男,40岁,于2013年9月4日自愿到某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站作男扎术,术时情况不明。术后1日前来我站就诊,自述两侧阴囊胀痛。体查:T:37.8℃,P:91次/分,R:23次/分,BP:114/70mmHg。急性病容,一般情況尚可。男科检查:双侧阴囊肿胀,扪及边界不清肿块
期刊
【摘 要】目的:对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眼科术后抗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142例,根据术后患者采用自愿的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手术前后1周内给予治疗组患者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而对照组术后则不用药,在术后1周内,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眼视力、人工晶状体前表面色素沉着以及前房水的浑浊情况。结果:治疗组患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成人心跳骤停患者CPR抢救中的应用和复苏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对急诊抢救室因心跳骤停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 =38)使用美国ZOLL公司的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对照组(n =39)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应用等基本相同。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指脉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值(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梭形细胞瘤,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患者行肿物切除术,免疫组化染:CD34(+)。结论:梭形细胞瘤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辅以免疫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梭形细胞;臀部;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33-0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在中隔手术中破损黏膜所致,术后鼻腔填塞后穿孔3例,术后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2例。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是医源性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注意围手术期手术各个环节,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关键词】鼻中隔矫正术;穿孔;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n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在儿童颅内压(incranium pressure .ICP)增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MEB-9 100型脑干诱发电位仪对颅内压增高患儿50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脑干诱发电位正常21例(42.0 %),异常29例(58.0 %)。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损伤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52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中I期35例,Ⅱ期11例,I、II期预后评分均为低危;Ⅲ期6例,预后评分4例低危,2例高危;40例化疗患者近期治愈,7例化疗后好转;近期治愈率为86.54%(45/52)。绒癌患者16例, I期8例、Ⅱ期3例和Ⅲ期2例化疗近期治愈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待乙肝患者行为态度的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1068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薄弱;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呈现恐惧和麻木两极分化情绪。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和乙型肝炎预
期刊
【摘 要】目的:结核病是艾滋病及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澜沧县是普洱市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高流行地区,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解我市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流行状况,发现流行特诊和影响因素,将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筛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对防控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澜沧县2007年9月1日至12月31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人群进行HIV抗体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