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典型四川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条锈性研究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1~2012年通过大田高感品种自然诱发对近年四川小麦生产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6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生育期抗条锈性研究.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条锈菌的反应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病情指数有显著差异(0.01<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6个品种反应型在不同生育期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川育23反应型逐渐降低,川农26反应型逐渐升高;病情指数研究表明,川农26病情指数逐渐增高,川育23病情指数逐渐降低,其他品种病情指数变化不明显.结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的比较,绵杂168、川麦42、西科麦4号、内麦9号抗条锈性优良,川农26抗条锈性差,应逐渐淘汰,川育23可能携带有高温抗锈基因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了维生素 E琥珀酸酯 (VES)对人胃癌细胞 (SGC- 790 1)生长的影响 ,并通过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其对 SGC- 790 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
目的:应用荧光标记的mBNA差异显示技术.方法:提取未经过/经过IFN、LPS处理的三组人单核细胞系U937的总RNA并以此为模板,采用荧光标记的锚定引物,通过逆转录、差异显示PCR反应
在使用 5m× 50 0 0 m样带进行调查获得的植被盖度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揭示了毛乌素沙化草地沙生半灌木群落植被盖度的空间变异特点。半方差分析揭示出植被盖度的多尺度变异和等级斑块结构 ,在取样范围内至少存在着 3个等级。分形分析得出毛乌素沙地沙生半木群落植被盖度的分维 D=1 .90 ,接近于 2 ,指示着大部分空间变异发生在较小的尺度上 ;分段分形分析得出不同尺度范围内的
1996年6~10月,在野外采用路线-聚类法对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现有大熊猫23只,竹林内生态密度为0.439只/km2.此外,首次采用了离差平
目的 对分支杆菌的一种分泌蛋白Ag85B的基因进行克隆、表达 ,为结核病进行诊断打下基础。 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以PCR法对基因ag85b进行扩增 ,产物与载
高亲和力谷氨酸转运体主要位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膜上,能逆浓度梯度从胞外向胞内摄取谷氨酸,中止谷氨酸能传递,使胞外谷氨酸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以保护神经元不受谷氨酸
按照肝脏受TAA损伤的程度把试验动物Wistar大白鼠分为两组(TAA-1和TAA-2).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在TAA-1的窦内皮细胞中,bcl-x和bax基因的表达水平轻微降低;随着肝损伤的增加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抗人TNF-α单链抗体并检测其结合活性与中和活性.利用GST融合蛋白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人TNF-α单链抗体E6ScFv;分离包含体后进行变性和复性,再用
应用电子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豆壳过氧化物酶(EC 1.11.1.7)的不同氧化态电子吸收光谱,并与其它来源的过氧化物酶作了比较研究.天然态酶的特征吸收峰位为404 nm的Soret带,638 n
以卫矛尺蠖和斜纹夜蛾为试虫,以取食量及虫体增重为指标,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法测定乙醚等7种溶剂浸提芫花茎皮粉5 d后的浸提液.结果表明:乙醚、甲醇、氯仿及乙酸乙酯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