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专业音乐教育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备受关注,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而作为音乐教育的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本文首先对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涵义、目标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阐述,从而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充分运用通识教育的教育观念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在通识教育视野下为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角度,使受教育者在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全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涵义略述
  通识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近年来,通识教育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人类主要的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观念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专业音乐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从而成为音乐领域的专门人才的专门教育。
  二、通識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及关系
  通识教育既包括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也包含对过分狭窄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改造。而专业音乐教育只是在音乐这一领域内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使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以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为其根本目标的。通识教育则是从各个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求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综合全面的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掌握共同的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以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智力、身心和品格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做一个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全人”。
  对于两者的关系,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补充,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是并列的概念。○2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即专业音乐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音乐教育拓宽。在这里,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3通识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不包含对立或者分离的关系,前者包容后者,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应游离之外,或与之并列,甚至与之对立。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共通之处,要正确的把握两者的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可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以提高专业音乐教育的效果。
  三、通识教育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功能及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来,一直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这种做法在当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过分强调专业性、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导致受教育者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造成了多数学生只具备一定的作曲、演唱(奏)技能, 缺少成为艺术家所必需的综合素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很多教育界人士大力支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通识教育。从两者的关系来看,通识教育在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具有开拓功能、导向功能、隐性教育功能以及提升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功能。有助于丰富专业音乐教育的的内容,创造更加活跃的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
  如果过分强调专业音乐教育,则会使教育失去其本义。赫钦斯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是人力”。如果没有充分的全面教育作为基础,专业的音乐教育则只能培养出一些没有教养的专家。因此,高等教育阶段在强调专业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有利于拓展专业音乐教育的广度,全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培养跨专业、跨职业的眼光和思维,使受教育者成为多能的人才。专业音乐教育则有助于加深通识教育的深度,使受教育者在广博的学识基础上做到“学有所长、术有专精”。
  四、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
  通识教育不是直接为大学生在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向学生传授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格完整的“全人”。这就决定了通识教育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许多成就,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的过“ 热” 发展,使得专业音乐教育“专而不专”,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 我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与扩建,缺少适当的统筹与规划,进一步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分流、短缺,高校教师的短缺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引发了一些违背音乐教育规律的现象,比如:用电钢替代钢琴进行钢琴教学;多个人同上一门演唱或演奏课。一个老师带好几门课,有的课是非自身专业的,只是懂得一些。这样,不仅拉大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也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低质量的教学使得高校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与音乐人才市场脱节。
  高校对于冷门专业的不重视,导致专业人才短缺,传统专业人才过剩。在音乐艺术市场中, 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声乐、钢琴、器乐等专业人才过剩, 如艺术管理、音乐科技、音乐普及、音乐传播、国民音乐教育等冷门专业严重缺乏人才。   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专业的设置趋同,一味的照搬已有的模式,没有真正的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缺乏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过分的强调主专业的学习,忽略辅助性的课程学习,而且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涉及面窄。过于狭窄的专业, 单一的技能, 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声乐学习者的培养,专业课老师大多只重视其演唱技能的提高,忽略学生对歌曲和歌词的认识,一味的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尤其是一些外文歌曲。目前高校毕业的学生中,仍存在大批的专业学习者学声乐的不会弹钢琴,弹琵琶的则只会弹琵琶, 学作曲的不会合唱指挥, 学习理论知识的更是会写不会说 ,明显感觉到除了自身的主修专业,别的只知一些皮毛,甚至于一点也不了解。历年青歌赛比赛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参赛者虽然都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往往知道的不是太多,甚至于一些国外留学者知道的甚少。因此,对于任何音乐专业的学习,其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乐理、理论知识以及非专业之外的政治、历史、计算机等都应当加大重视力度,这样会对自己的专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养。
  就目前的音乐人才市场来看, 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已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 而一些新兴行业则更多地需要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音乐专才, 新兴行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既有某一专业知识方面的深度 ,又有与该领域相关的知识面的跨度与广度。因此,在实行专业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发展通识教育,以适应职业需求。
  五、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我国虽然开设有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并未很好的反映通识教育的理念,没有将通识教育与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也就不能进一步推动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在其教育理念上的相通之处,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为我国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视角,能够有效的推动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可能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削弱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广博的基础知识之上,进一步深化专业音乐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通过对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再拘泥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某一既定的职业,脱离比较陈旧、单一的教育的束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则要求高等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所有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开展,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并非成为呆板的“工具”或“机器”。通过广博的通识教育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很强适应性、比较独立的、拥有个人魅力的“全人”。“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觉醒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教师主观的向学生灌输。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独立的解决问题。
  专业音乐教育中,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为其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过分的强调专业化将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过对通识教育的借鉴则缓和了这一弊端,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远大眼光、独自评判是非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识教育打破了专业课程的限制,采用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得到能力的锻炼。
  (二)专业音乐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音乐专门人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将专业音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为专业音乐教育提供新的发展视角,进一步深化高校对专业音乐教育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音乐教育的作用,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专业的音乐教育缺乏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而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广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结构和方法不断作出调整,为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因此专业音乐教育必须借助于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发挥专业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可以拓宽专业音乐教育的内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分化。
  六、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路径浅析
  教育发展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专业音乐教育应提高其教育质量, 调整音乐人才培养方式,做到“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开展独具特色的专业音乐教育, 根据自身的实际开设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对哲学、文学、史学等其他辅助型课程,不要只讲授皮毛,应当深入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切忌盲目的照搬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善教学环境,配备齐全的教育设施,建设高素质的专业音乐教育队伍,改善教学方式,由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式教学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安排专业课程,加大对辅助性专业课程的重视,避免出现过分专业化。简言之, 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和音乐艺术发展的水平, 并且符合音乐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拓宽择业道路。
  结语
  通识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存在很多的联系,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对通识教育的影响借鉴下发展专业音乐教育。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取代专业音乐教育,而是为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创新的视野与前景。通识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掌握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在智力、身心和品格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平平(1973年8月——)女,硕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理论与课程教学论
  季成钧.2002.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3):5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其他文献
报是2008年由英国公共财产公司(THE CROWN EATATE)公布的,这是目前可获得的关于英国海洋经济统计的最新报告.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英国海洋产业统计数据,评估了英国海洋活动带来
中国核电建设经过近30年快速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均稳居全球前列,“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建设即将迎来又一个小高峰.但受到核电项目建设周
农信社姓“农”,因农而生,因农而兴,服务“三农”是省农信社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一直坚守的情怀.2018年,全省农信社坚决贯彻省委主要领导“要推动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期刊
怒江西岸的石月亮自然景观,起初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现在却俨然威了怒江地区一个象征符号,而且,这个符号经由民间故事、戏曲、诗词文学,以及图像、影视等不同的媒介和文本
期刊
她是鞍山市交通运输集团职工,在丈夫见义勇为牺牲后,生下尚在腹中的孩子,侍候多病的公婆,20多年来,为爱坚守,初心不变. 她就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杨素静.rn2000年10月,杨素静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以92家中小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为样本,研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是否会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发现提高政府、企业管理层、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而提高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社会普通公众的社会责任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无关。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募股权投资基
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的发展变迁是一个时代的奇迹和造化.特别是普者黑仙人洞村的经济发展飞速,从“口袋村”到小康村.仙人洞村有悠远的青峰山峦,恬静的小桥流水,芳草青青,碧波荡
期刊
小柴胡颗粒不是治疗感冒的药物吗?为什么有的人用药不见效呢?是我们对小柴胡颗粒的药性了解不够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全面认识小柴胡颗粒.rn小柴胡颗粒出自汉代医圣张伸景的
期刊
自科恩与利文索尔对吸收能力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吸收能力已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近20年来国外有关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吸收能力的概念界定、
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就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谈谈以下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