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小孢子培养及其胚状体离体发育过程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芜菁小孢子培养的产胚率,以新疆柯坪县当地农家品种‘阿恰芜菁’为供试材料,通过DAPI染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芜菁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了解其对胚诱导的影响,并利用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解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离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蕾长度为1.5-2.0mm时,仅有6.45%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培养未得到胚状体;当花蕾长度为2.0-2.5mm时,56.55%的小孢子属于单核靠边期,此时产胚率最高,每蕾达8.32个;当花蕾长度为2.5-3.0 mm时,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降至36.15%,
其他文献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分析植物组织中23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植物样品经盐酸-乙醇法一步提取后直接进样,无需进行衍生和固相萃取等其他前处理步骤。
连续3a对乔化‘红富士’苹果进行园艺地布、粉碎秸秆、黑色地膜3种覆盖处理,以树盘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总量、百叶质量、土壤速效磷、土壤
旨在研究自拟中草药添加剂对绵羊肉中鲜味物质质量分数和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ADSL)表达的影响。32只绵羊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按照日粮质量分数1%的剂量
为研究马铃薯间作玉米体系土壤放线菌的群落多样性,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运用高氏Ⅰ号培养基对马铃薯单作田、马铃薯间作玉米田和玉米单作田土壤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各
采用Dynamax公司生产的TDP植物茎流传感器和HOBO小气候站,于2015年对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盛果期‘灰枣’在持续高温(7月17至7月26日)天气条件下的茎流量变化进行测定,将数据与高温
通过对陕西省2009-2015年棉花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160个陆地棉棉花品种(系)的抗枯黄萎病的鉴定结果分析,未发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均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呈高抗的品种有71个,占测
对不同胚败育类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M.J.Liu)品种的花粉萌发和授粉过程、胚发育进程、胚败育动态进行观察,为研究胚败育机制和胚
为探究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伴生植物丛枝菌根(AM)真菌遗传多样性特征,于2013年7月随机取样采集内蒙古乌海、磴口和乌拉特后旗3个样地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4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miR169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miRNA家族,其成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
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沟垄沟播(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