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概况和发展历程 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科创建于1961年,为国内最早的小儿肾脏专科之一,也是最早开展儿童肾活检的单位之一。1972年和1989年分别开展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技术,为上海市最早开展该项技术的儿童专科单位。上世纪90年代末,着手收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并逐步成为儿童肾脏-风湿为—体的专科。

其他文献
足月新生儿胼胝体的形态与婴儿、成年人明显不同,早产儿与足月儿也不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新生儿胼胝体发育的检测日益成熟,临床医师在评价脑发育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该文对应用超声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新生儿胼胝体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4种哮喘相关基因位点在河南地区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哮喘易患性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及测序技术检测4种哮喘相关基因位点在135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和98名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结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位点纯合子基因型(DD)频率在哮喘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x2=26.475,P<0.01),且D型等位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x2=24.2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NMDAR)是一种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该病发病、临床表现具有儿童其自身特点.成年患者多与肿瘤相关,患儿肿瘤相关性低,多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抗MDAR抗体选择性、可逆性的减少神经元突触后膜表面的NMDAR密度.临床主要表现为精
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癎综合征是在婴儿期发病的一种严重的癫癎性脑病,1995年由Coppola等首次报道,目前世界共有近80例报道,国内暂无报道.目前该综合征病因不明,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抗癫癎药物疗效不佳.该文就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癎综合征可能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期刊
慢性咳嗽是儿童的常见症状,目前对其定义不一,有趋势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和咳嗽持续时间≥18周定为慢性咳嗽.过去认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为慢性咳嗽的三大病凶,现在发现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后咳嗽等亦是重要原因.不同年龄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临床特点各有不同,加强对病因的认识有助于慢性咳嗽的诊治。
间隙连接蛋白是与细胞新陈代谢、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种膜蛋白,在肺中表达丰富.近年来研究发现间隙连接蛋白参与肺纤维化、肺损伤、肺肿瘤等多种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对间隙连接蛋白分子特点、生物学功能、在肺中的分布及其与肺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和Ⅱ(sTNFR—I和sTNFR-II)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组及临床缓解期组各30例)和22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中TNF-α、sTNFR—I、sTNFR-Ⅱ蛋白浓度水平,比较3组间各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水平为(98.87±16.
期刊
期刊
为巩固和提高我国城市大医院及基层医院急重症的诊治水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将于2012年8月3~4日在沈阳市举办第二届盛京急重症诊治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桂永浩教授、胡大一教授、霍勇教授、李春盛教授、刘大为教授、刘又宁教授、邱海波教授、申昆玲教授、王辰教授、于凯江教授、
期刊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通用名:猪肺磷脂注射液)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RDS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5周)89例,(近)足月新生儿组(>35周)37例.观察固尔苏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氧合指数变化,比较两组需机械通气例数、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