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k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三至五年级的阅读目标是:能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能圈划文章重点,能初步归纳课文内容的要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目标”为:能转述听到的主要内容,能在各种场合发言,做到条理清楚,语句连贯,能自然地运用已学到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其实,从“能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到“初步归纳课文内容的要点”再到口语表达,这些都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关。如果学生的概括能力弱,阅读就抓不住重点,就不能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去读懂文章;如果学生的概括能力弱,就无法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概括能力弱,就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此笔者就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谈谈一孔之见。
  一、学生概括能力弱的表现
  1. 概括不全面。就是学生对课文主旨把握不准,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不全或不精练。如有时我会在交流新课预习情况或完成新课教学之际组织学生说说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令人失望的是学生总是不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主要内容概括全面,要么不够完整,要么语言罗嗦,抓不住重点和精髓。
  2. 转述不准确。就是不能准确地转述别人的话。在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学会专心倾听,有时候还会要求学生概括发言者的要点,可是有些学生听后不能准确转述别人的话,有的学生表达时还结结巴巴、上句不连下句。
  3. 回答不到位。就是回答问题词不达意或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只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一读了事。
  二、学生概括能力弱的原因
  1.有些教师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许多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指导,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对文本主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概括。
  2.有些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面对学生概括得不如意,有些教师的评价往往是:希望你概括得更加精炼一些,或如果能概括得更加完整就更好了。对为什么概括得不全面、不精练,如何概括得更好,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
  3. 学生阅读习惯较差,对“概括”存在畏惧心理。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往往草草阅读,囫囵吞枣,不考虑文章写什么,写得怎么样等。如果让其说说主要内容,他们往往胆怯,不愿举手回答,实在没办法就找相关语句一读了事。
  4. 学生参考教辅资料,被动依赖心理的增长。如今,学生自行购买的与教材配套的参考教辅资料可谓是多之又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学生思考被动,遇到问题马上翻看资料找答案,而不是积极思考后作比照。
  三、增强学生概括能力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通过“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通过写读书笔记,留下阅读的轨迹。引导学生阅读时通过记录、摘抄、概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达到“静心阅读”的目的。
  2. 通过分步阅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
  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带着不同的要求进行分步阅读:第一步,初读了解文章主体结构,即对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等有大致了解;第二步,细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第三步,精读了解文章主旨,通过细读文本、研读重点内容等对文章的主旨有基本的把握(这一步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 指导学生掌握概括的方法
  1. 指导学生掌握概括段意或节意的方法
  (1) 摘句法
  有些段落、小节结构清楚,如总起分述、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总、分总等。这时就可以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概括句作段意或节意。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每一个小节的结构都是总分,这时就可以用每一节的第一句话作为这一节的节意。
  有些小节与小节或段落与段落之间会有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如《秦陵兵马俑》一课中就有一句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我们可以把前半句作为第二节的节意,后半句作为第4~10节的段意。
  (2) 列标题法
  小标题通常起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字数、结构相同。《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的写作形式正好用了这一方法,选取了我家男子汉成长过程中的三个片段,加上了小标题。那我就以此为契机,由扶到放,先自己列一个不同于课文的小标题“吃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小标题的特点,为下面几个片段列小标题,学生对这方法掌握起来还是蛮迅速的。
  (3) 综合概括法
  一些记叙文中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也就是抓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如《大仓老师》一文介绍了大仓老师的两件事,我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用“在什么时候,谁干什么”来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抓住重点进行概括:开学典礼上,大仓老师进行自我介绍;一堂语文课上,大仓老师支持“我”的答案:“俺”字也表示“我”。
  2.指导学生掌握概括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课题追溯法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根据这双“眼睛”可以窥见文章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课题进行扩展,使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来了。
  遇到这样的课文,我就先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分类:以人名为题的、以地点为题的、以事件为题的……如《大仓老师》、《小珊迪》等以人物为题,《揭开雷电之谜》、《哥伦布竖立鸡蛋》、《晏子使楚》、《苏武牧羊》等以事件为题,《音乐之都维也纳》、《秦陵兵马俑》、《颐和园》等以地点为题;然后以题目为中心,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以人物为题的找“做了什么事”,以事件为题的找“为什么、怎么样、结果”,以地点为题的找“怎么样”;接着将相关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后将概括后的意思组织串联起来就成了课文的大意了。如在教学《揭开雷电之谜》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揭开了雷电之谜?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结果怎样?然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就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证明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实验,从天空中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后来发明了避雷针。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例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这些要素及相关内容。时间:一个冬天的晚上;地点:爱丁堡;人物:小珊迪、“我”、小利比;起因: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经过:“我”花了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小珊迪急着去找零钱而被马车撞成重伤,生命垂危;结果:小珊迪死了,“我”答应永远照顾他的弟弟。根据这些要素及相关内容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冬天的晚上在爱丁堡,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我”花了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小珊迪急着去找零钱而被马车撞成重伤,生命垂危。小珊迪死了,“我”答应永远照顾他的弟弟。
  (3) 抓关键语句法
  有些课文的结构比较特殊,写作方法显而易见:如总起分述、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总、分总等。有些课文的过渡句或重点段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些有利条件,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语句,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这无疑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概括具有这些特征的段落、小节的段意或节意思)。如《颐和园》一文按“总分总”的方法介绍颐和园的美景,抓住总起句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4) 段意合并法
  这是最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教这一方法时我特别强调不要生搬硬套,要注意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有的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甚至可以舍去。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每一段的段意分别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一座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最为著名的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如果让学生简单地将这些段意合并起来,概括出来的语句就不连贯,一定要适当修改,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一座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在那里,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5) 重点内容突出法
  小学中高年级中有些课文的篇幅比较长,遇到此类课文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概括其主要内容。其实,只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概括出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如《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二大段,主要写父亲中彩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但最终却陷入了道德难题,最终父亲战胜了自我,把奔驰车还给了同事,拥有了精神财富。以此为重点,联系课文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生活拮据的父亲,中彩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但却陷入了道德难题,最终父亲战胜了自我,把奔驰车还给了同事。
  (三) 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1. 检测、巩固学生所学概括方法。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和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课本为例传授概括方法后,我会设计配套的小练笔训练学生,这样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概括方法,也能扩大检测与训练的面,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概括能力的提高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我为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要求,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还增加了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一栏。同时,利用教室展示、课前预备铃交流等方式,由课内到课外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3.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的空间、时间是有限的,单调的训练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的训练与班级内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举行小比赛、小论坛,办板报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并反复地总结经验,勇敢地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其他文献
督学人员在清晰并确认学校督导需求后,就能较好地把握住学校内在的迎接督导的工作节奏。对他们而言,此时最为关键的是要着手制定对学校的督导方案,并思考配置最佳的“督导专家”,引导整个督导团队去突破学校督导中的“瓶颈”问题,寻求最优化地满足学校督导需求,以专业化的服务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督导方案制作中的传统常规要素  就学校督导活动的开展而言,督导方案是督导工作的计划。没有这个计划,督导活动的有序性
期刊
一、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王荣生教授提出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独特人生体验,二是品味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从现代文学研究理论出发,任何形式都是作者心灵的呈现。因此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方式呈现的。文章特定的语言及语言形式是作者表达独特情感的方式。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这两个基本原则是由散文自身的体式特点所决定的,也成为语文教
期刊
一、青葱岁月  2009年4月2日,进才中学音乐厅里,浦东教师研修网开通仪式隆重举行。原社发局局长助理,原社发局教育处、原社发局办公室相关领导,各教育署领导,浦东新区中小学职校校长,各教育单位负责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政领导和全体专技人员,共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开通仪式,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等外地嘉宾也应邀出席。  随着原社发局局领导对鼠标的轻轻单击,浦东教师研修网正式开通了,这标志着新区教
期刊
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当中都难免会遇到教学难点,这些教学难点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铲除这些拦路虎,那么它们的存在将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信心,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学难点呢?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是指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教学内容难度的大小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到这个落差的大小。而在初中阶段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众多教师在备课、甚至课后反思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由过去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如何去探究、如何去学”;学生由过去只读课文、看图片、看投影等被动的阅读转变
期刊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学习中,由于初中生生理、心理的成长还不够成熟,在学习音乐时单单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因此无法在内心建立具体的音乐形象。而课堂上通过教师语言、文字表述,通过音乐学习分析、主题欣赏、曲式分析等教学手段又很难使学生在音乐艺术形象和声音之间建立起一种直观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无法顺利地走进音乐殿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引导学生从“听”音乐到“看”音乐,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乐曲的内涵。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揣摩品味,达到审美的愉悦和思维的训练,进而触摸到语言背后的世界。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  一、沉浸文本,优化阅读形式  优化阅读形式,反复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读书时间。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读正确了,读流利了,却缺乏对文本的品位感悟,更谈不上穿透文本,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了。为了解决这个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框架中包含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类。本文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目前高中英语对写作技能的要求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对该理论与高中英语写作学习的整合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中英语写作技能的要求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期刊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是发展少年儿童的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培养儿童少年不怕困难、坚毅顽强意志的有效运动。但耐久跑是一项全身性的剧烈运动,所以练习耐久跑是非常艰苦的,要不断地克服“极点”,不断地与疲劳作斗争。同时训练又很单调乏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耐久跑教学就是提示要求后让学生跑圈,教师计时,方法比较单一。据2010年上海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
期刊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一种互动过程。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说话,说话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通过多年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我认识到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词,而有理有据、高谈阔论者仅是个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