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育观念的个体性、稳定性、层次性特征及形成过程,对于解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导学观念及其转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形成了我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导师导学观念。导师导学观念的转变必须经历导师个人建构的过程,因为导师对于既有导学观念具有强烈的固守性,难以自行完成新型导学观念的内化和转变,所以必须借助于一种中介的力量促进其完成转化。大学是实现导师导学观念转变的有效环境,大学应通过强化导师岗位意识,严格导师遴选,改变导师评价方式,促使导师向教育者的身份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