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倾听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9kobe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收获知识增长智慧的主渠道。但是,每个学生的学情各异,课堂的现场生成常常会打破课前预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弯腰”,倾听学生发言,倾听学生话语背后的内心想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用“话语霸权”主宰课堂。
  倾听,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中的倾听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的:
  一、方法指导,引导倾听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不善倾听,这是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结合数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我通常是这样指导学生倾听:听别人发言时,坐端正,双眼直视前方,要是答对了,就微笑点头或报以掌声;如果发言者声音小,我是这样鼓励学生的:你的声音真动听,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如果大点声那全班同学就有耳福了,那该多好啊;如果发言者回答错误时,我引导学生用上“我对刚才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看法”等话语,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坐井观天》一课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只能看到洞口一样大小的天,其中一个小男孩怯怯地站起来,小声地说:老师,我对刚才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看法,其实井里的青蛙并不是目光短浅,它之所以喜欢呆在井底,是因为外面的环境污染太严重,它的很多同伴都惨死了。学生一说完,我带领全班学生用雷鸣般的掌声对他这个创新的想法表示赞赏,这学生显然受宠若惊,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自信。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这种眼神、肢体动作等信息反馈,观察学生听课是否专注,以便能够更好驾驭课堂教学。
  二、四心合一,专注倾听
  学生的许多学习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细心的倾听者。由于学生的学情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适时“弯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倾听,做到四心合一,即“专心、细心、耐心、虚心”。
  专心,听时教师神情要专注,听清学生回答的内容,尤其是胆小自卑的孩子;细心,在倾听的过程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面部表情,及时捕捉课堂上每一个闪光点;耐心,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思考和表达时间,要学会等待,不随便打断,耐心听完后再评价,不把自己的想法强迫学生接受;虚心,学生的回答可能流畅也可能吞吞吐吐,教师都要以谦虚的态度去认真倾听,有时学生的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三、赏识学生,善于倾听
  正确评价学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我常用“你可真了不起!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 这位小朋友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添加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灵?”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听,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让学生当回“小评委”,让听者对发言者进行点评,让学生体会到学会倾听的喜悦。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会拼图》最后一个环节展示作品时,我让作品的主人们上来给大家介绍制作的过程,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谁介绍得最棒,耳朵最灵的小朋友来复述一下,说对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学生们个个认真地倾听,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生对话,理解倾听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倾听搁在一边,尽想着自己的教,忘了倾听。其实,忘了倾听就是忘了学生。
  事实上,只有当学生进入倾听的“雷达区”,我们的教学意义才能得到彰显和落实。课堂上,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倾听,不单单是耳朵听,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倾听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的一种全方位的敞开,具备倾听能力的师生对话常常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如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燕萍同学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要我,只有爷爷抚养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很绝望。”孩子一说完,整个班级顿时鸦雀无声。我稍想了一会,给孩子讲了个故事:孩子,你知道吗?有种贝壳叫“珍珠贝”,这种贝壳无论什么沙子跑进里面去,它都会把沙子包起来,最后成为耀眼的珍珠。孩子,坚强面对人生中的每个意外,你的内心定能长出一颗璀璨的珍珠。”说完我弯下腰把孩子搂在怀里。可见,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倾听,把倾听和理解融合在一起,课堂才会精彩纷呈。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应以身作则,重视倾听,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在倾听中交流,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2014年,鄞州区紧紧围绕“打造质量新鄞州、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发展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毫不动摇推进转型发展,全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据统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百花开,花香依旧,却是新花,教学依旧,观念是否转变?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语文教育也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着21世纪的挑战,老师应该知道,这必须改变。时代发展的日新
期刊
【摘要】阅读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面对终身学学习社会和学习的社会化,每个人都震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而每一个培训和学习几乎都需要阅读技能。本文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评价效果语文研究  一、阅读效果的概念  所谓“阅读效果”,是指阅读者的阅读活动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亦即阅读目的性程度的评价。这就是说,它涉及到两个问题: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贵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语文教师由起初盲目的实验、摸索,转向研究型与反思型发展。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协调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与反思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融入课改大环境之中,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探索作为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其中,并不断在实验中反思与验证,从中求得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期刊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寻求我们需要塑造什么样政府形象及其塑造途径和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多种多样。然而,国内外的实践表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现存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脱胎换骨",并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创新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
期刊
期刊
1、解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尼采哲学。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要求重新评价一切价值,这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叛逆思想对解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批评,德里达则直接继承了海氏的理论。再次,解构主义的出现与欧洲的左派批评理论密切相关。1968年,一场激进的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法国的运动被称为
期刊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理念,从上到下采取了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摸索,在反思中完善的措施,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意识,立足课堂教学,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建立健全学校“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一、在课堂上,集中体现自主学习、当堂达标两个基本理念。  首先
期刊
【摘要】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它属于人文学科,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感情熏陶。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饱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初中生情感教育微笑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向来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课堂教学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