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它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理念,从上到下采取了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摸索,在反思中完善的措施,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意识,立足课堂教学,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建立健全学校“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一、在课堂上,集中体现自主学习、当堂达标两个基本理念。
  首先 教师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在自学中通过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优生教差生,小组包全体。对共性的问题由教师点拨释疑。教师主要讲思路与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因此,我教每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查生字、熟读文、画问题、赏析句段、提问题……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对文本有大致的理解。学生的自学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准星瞄准了,有了导航灯,思想也会变通了,自学起来也就顺畅自然了,效果也好了。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是当堂达标的关键
  要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个环节大约用多长时间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的习惯,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自己独立自学的过程中,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所以,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上一节新课,我都会认真备课,搜集与课文相关资料,思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在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做好方法指导
  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四、有了坚实的基础,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当堂达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学生上课忙三分,课下好清心。只要上课用心了,下课轻松复习一下就把知识掌握了。否则,上课不专心,下课再用功也进步很慢。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实现当堂达标非常关键。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会学习的学生交流好的学习方法,给其他学生做出榜样。
  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是保障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预设,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千万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的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在老师提供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没有预设生成,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有时学生没有回答并不代表结果是零,只是在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还未与原有经验建立连接而已,这就需要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的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尤其是巩固提升环节,不但能够让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有时间重点辅导几位有潜力的学生,而且让那些悟性较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有机会提升自己。
  六、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 “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七、突出当堂过关。
  课堂上,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最后最终还要落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上。所以,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我都对学生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
  总之,在学习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接第362页)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感悟,但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体会,也不一定要求他能立刻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文章。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新课程改革为语文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变化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教育气氛,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知识,善于质疑解难,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育人性,启智性,审美性。  【关键词】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多元智力  一.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期刊
2014年,鄞州区紧紧围绕“打造质量新鄞州、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发展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毫不动摇推进转型发展,全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据统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百花开,花香依旧,却是新花,教学依旧,观念是否转变?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语文教育也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着21世纪的挑战,老师应该知道,这必须改变。时代发展的日新
期刊
【摘要】阅读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面对终身学学习社会和学习的社会化,每个人都震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而每一个培训和学习几乎都需要阅读技能。本文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评价效果语文研究  一、阅读效果的概念  所谓“阅读效果”,是指阅读者的阅读活动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亦即阅读目的性程度的评价。这就是说,它涉及到两个问题: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贵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语文教师由起初盲目的实验、摸索,转向研究型与反思型发展。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协调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与反思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融入课改大环境之中,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探索作为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其中,并不断在实验中反思与验证,从中求得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期刊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寻求我们需要塑造什么样政府形象及其塑造途径和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多种多样。然而,国内外的实践表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现存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脱胎换骨",并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创新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
期刊
期刊
1、解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尼采哲学。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要求重新评价一切价值,这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叛逆思想对解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加以批评,德里达则直接继承了海氏的理论。再次,解构主义的出现与欧洲的左派批评理论密切相关。1968年,一场激进的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法国的运动被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