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中的思维创新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种丰富的思维运动,需要付出作者的聪明和智慧。面对同样的题目、在同样的写作时间中,如何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确实需要智慧——一种别出心裁、出奇制胜的智慧!
  首先是题目。题目是作文的眼睛,一个新颖的标题如同一双明眸,能立刻吸引別人的关注。拟题时,除了考虑如何概括中心、突出主题外,还要善于运用修辞格、引用俗语、化用古语、借用成语、套用流行语、巧用数学公式或符号等手法使题目成为整篇文章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例如:以“诚信”为话题,“X-1=0”让人眼前一亮,更突出了诚信的重要性;以“心态”为话题,“我已飞过”,诗意的语言概括出作文的主题——“那便是坦然”;以“希望”为话题,“春天花会开”既形象又时尚。
  其次是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穿着上不再仅仅追求华丽,而是更多讲究新颖和个性。作文同样如此,形式恰恰就是你给作文设计的外衣,与众不同就是一个亮点。
  在正文之前加个简短的题记,一段最真实的感触、一句令人回味的哲语、一首简约的小诗,令人眼前一亮;把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分成三四个板块来写,加上几个精心概括出的小标题,就如同几颗奇异的纽扣、一枚别致的胸针,使整篇作文增色不少。在一次以“我与文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位同学将作文分为三个模块——清晨、午后、深夜,然后分别选择了《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在清晨敲钟、《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午后的风雨中拉车、《红楼梦》中宝玉成亲之夜黛玉在潇湘馆中的容逝魂飞三个文学名著中的片断,分别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件外衣无疑比单纯引用一些片断谈感受的外衣要华丽得多、更要特别得多。在一次以“成功”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位同学将作文分成三个部分,“X=自我肯定”、“Y=自我否定”、“Z=自我创新”,分别结合自身经历或是引用典型事例论述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创新的重要性,而“X+Y+Z”自然也就等于“成功”。这种形式当然比普通的提出中心论点“怎样才能成功”然后再一一阐述成功的要素更能获得好评。
  第三是内容。假如一个人只是徒有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一件别具一格的华丽外衣,这样只能吸引别人短暂的青睐。而真正的魅力是靠不俗的气质和涵养形成的。同样,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闪亮的标题、新颖的形式,更要在文章的内容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人读后既感到引人入胜又余韵悠长。
  1 在立意上,要求新
  审题上必须发散自己的思维,特别是对于一些很具体的话题,如果思维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形象中,很难有所创新;而如果能把话题从有形导向无形,思路必然会豁然开朗。以“等”为话题,如果仅仅想到等车、等人这些很具体的意象,那么必然只能选择一些比较常见的事件来表现,很难写出新意;反之,如果能够和一些抽象的概念搭配起来,等待成功、等待付出、等待长风破浪的豪迈、等待潇洒人生,很自然地将话题同自己的理想、追求、人生启示结合起来,求新求异也不是件难事。以“绳”为话题,除了那些有形的绳索外,更应该大胆将它和一些无形的感受结合起来:“绳”往往具有“束缚”或暗含“某种关系纽带”的意思。溺爱,有时使母爱成为一根绳索;有时,思维定势也是一根绳索;自责与自卑也会成为一根束缚心灵的绳索;对于远行的游子,“绳”是母亲对他永远的牵挂;对于处在困难中的人来说,一句鼓励、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只友好的手都是拉他走出困境的“绳”;对于每个追梦的人来说,毅力是上帝为他垂下的通天的“绳”……
  2 在选材上,要让自己的生活走进文章
  只有自己真实的经历、感受才是第一手的资料、才有新鲜可言,如果是套用别人的故事、别人的观点,那么在创新上就永远慢人一拍。在大多数人眼中,太阳独来独往,是温暖、辉煌的象征,一位同学却写出了她在等待日出时的独特感受:“太阳它并不孤独,即使它永无止境地重复着升起和降落。单独地旅行在一成不变的轨道上,可它的热量永远跟随着,经历着每一个升起和降落。”其实,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孕育着新奇,只有那些善于创造的人才能将平淡演绎成至味!
  思维是千差万别的。写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真正开拓了自己的思维模式,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自己的智慧,一定能够写出精彩的篇章。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近六年(2005~2010)浙江省英语高考题中的单项选择部分,针对名词性从句的句法功能,分别从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几个考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把握英语高考的动向,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 高考英语 名词性从句 that whether whoever what    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名词性从句的考点,这样才能在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应从知识的“讲授者”和“供給者”转向进行有效教学的“提问者”和学生活动的“激励者”。这对高中语文老师来讲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本文就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及激励艺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提问 激励艺术    1 关于有效教学  新课改下有效教学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有
期刊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落实课改精神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从教学理念到课堂授课,都需要学科教师摒弃传统观念,破除老旧授课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作为基础。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化学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制定最适合我们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适应新课改精神。我国古语说:“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这说明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
期刊
“刘校长,我给您发短信就是想对您说一声:‘谢谢!’做为一个美术老师,我原以为自己做的只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的,没想到您以欣赏的眼光、充分地鼓励为我举办了个人教案展。我真的太激动、太兴奋了,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为我们这个充满阳光的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美术组王玥。”这是我最近刚收到的一条短信。平时老师们经常与我交流,或是面对面的谈话,或是发短信,或是在交流群里留言,老师们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让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课程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通过近年来不断
期刊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又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无光,而绽放赏心悦目的靓丽;无声,而拥有扣人心弦的神韵;无涯,而辉煌中华民族的先进和谐文化和时代精神。  高扬书法艺术是弘扬主旋律的需要。创新中华,其中之一就有先进的和谐文化。这里边必须包括书法艺术。我们的书法艺术,首先应该符合民族欣赏习惯,中国人理应写好中国字。现在,因为有了电脑,有许多人竟然写不好中国字
期刊
高中化学复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秀化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人认为要提高复习质量应当做到以下三点:转变观念,把握内容,讲究策略。  1 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原则  1.1 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考复习的主体应当是高三学生,教师提供的只能是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四点:一是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高考复习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减少药液外渗,减轻疼痛,探讨S方式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方法:400例患者,采用单盲法并进行自身对照,应用普通方法及S法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普通法注射200例,药液外渗168例;3级疼痛68例,4级疼痛15例。S方式注射200例,药液外渗3例;3级疼痛4例,4级疼痛0例。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结论:S方式肌肉注射法可防止药液外渗,减轻疼痛。  【关键词】 S方式肌肉注射法 普通肌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体裁概念、体裁分析以及语篇分析进行理论探讨,并对建立在体裁和体裁分析基础上的语篇分析进行研究。体裁体现了一种动态的交往过程,体裁分析揭示了不同体裁语篇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体裁结构。互文性是任何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互文性分析是构成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体裁 互文性 语篇    任何特定语篇,从表面上看似乎自成一体,与其他语篇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任何语篇都是由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已无可质疑。它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是,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设计、指导、小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严重影响和制约教育新形势的发展,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