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半干旱地区既有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模式探索——以西宁为例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宁属于西北高海拔半干旱地区,具有年均降雨量少、蒸发量高的气候特征.城市道路是城市径流雨水产流的主要组成部分.西宁现状城市道路均采用传统快排方式,存在雨水利用不佳、污染城市末端水系生态环境等问题.根据城市道路等级、下垫面及现状植被生长情况,分析西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道路改造项目的 特点,定制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的技术路线,分类探讨解决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道路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利用问题.根据已完成海绵化改造的8条道路的经验,提炼西宁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模式,以期为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提供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LiDAR点云在景观空间定量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对其运用多局限于景观空间的信息采集,为探讨如何基于LiDAR点云数据展开景观空间的相关形态量化分析,选取了过往研究中多局限于二维图像分析的“绿视率”指标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将其量化分析方法归为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分析4个主要环节.以南京河西某住区绿地为研究案例,选取其中4处具有典型差异的空间节点对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绿视率”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发现该方法具有“分析高效性”“数据全面性”“结果准确性”3个方面的突出优势及运用价值,对后续风景园林领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化发展促使不透水下垫面的扩张和连续,引发内涝,而快排式城市雨水管网浪费稀少的水资源,城市中雨水产汇流过程与绿地布局及绿化设计在时空上缺少合理匹配.自然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精准地选择在地表汇水低洼及背风、背光坡向的立地条件,也造就了地带性植物的耐旱习性.据此提出干旱半干旱区城市街区建设地块中“水绿时空耦合”绿地“蓄用协同”生境营造的技术路径,构建基于街区竖向关系产汇流分区、优化土壤持水能力、选取适宜的植物配置结构类型与植物品种及设置相应的辅助设施等系列技术方法体系,并通过案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KNX安全标准的发展背景.通过安全系统案例和KNX中国会员安全标准及产品在中国市场应用调查,分析了KNX安全标准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劣势,及未来KNX安全在智能家居和楼宇领域的发展趋势.
为解决白云鄂博微细粒稀土矿物回收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常规单一抑制剂和新型组合抑制剂的浮选条件试验和一粗二精浮选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新型络合剂Y3可用于调控微细粒矿物表面并络合稳定矿浆中的难免金属离子,有利于微细粒稀土矿浮选分离,同时也提高了抑制剂和捕收剂在含钙脉石矿物和稀土矿物表面吸附的选择性.在一粗二精开路浮选试验中,组合抑制剂(Y3+水玻璃)的使用,可使稀土品位达到60.47%,回收率达到53.19%,相对于使用单一抑制剂,稀土品位提高了2.87%,回收率提高了0.31%,同时减少了浮选用抑制剂水玻
在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组设立之前,已经有一些学校进行了长期的课程建设,国立中央大学在农科和工科中都开设了造园相关课程.通过梳理国立中央大学园艺、森林和建筑工程科(系)中庭园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设置原因及授课教师,分析造园相关的科研、实践及其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立中央大学造园相关课程主要由园艺系发展而来,建筑系可选修,课程均有相应实习,由吴耕民、陆费执、范赉、李驹、陈植、曾勉、毛宗良、刘敦桢、刘福泰、章守玉等留学归国的骨干教师开设.师生们不仅将其教学体系推广至全国,也进行了一些造园实践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但城市同样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因此,分析和预测城市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量化了各个城市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影响.然而,对影响城市内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因素仍缺乏多尺度、全球性的分析.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对来自全球37个城市的111篇文献进行了建成环境下鸟类多样性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系统性分析,并在归纳关键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的基础
基于城市河流从传统交通运输功能到生态与休闲功能的转变,分析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2个层面的价值与面临的挑战.针对遂宁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公共空间的新需求,对遂宁南滨江公园提出“一个慢行系统、两个景观界面、多通廊多入口”的规划设计策略.在城市段进行大坝改造,丰富慢行系统,塑造台地花园;在湿地段进行低成本的修复,构建植物修复系统和湿地空间体验,以此重新联结被混凝土坝堤与城市道路割裂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充满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的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除了利用原有自然山水资源外,还有计划地开展了改建与新建城市绿地.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长、交通发展、私有土地收归国有等因素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出现新类型,且绿地空间之间联结加强,同
从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的角度研究了瞻园中的南假山和北假山的植物景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尺度变化,运用对比、图解、量化的方法,讨论分析植物在这一特定景观环境中的植物景观尺度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适宜的植物尺度建议,为江南古典园林遗产原真性保护和当前园林植物景观尺度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结果 表明瞻园北假山处植物景观尺度仍在适宜范围内,背景植物观赏视角为16°~25°;南假山植物尺度呈现不适宜趋势,背景植物观赏视角为38.4°;综合考虑空间尺度和视线适宜性的条件下,北假山处植物高度的适宜参考值H=16~
以上海市70条代表性道路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开展行道树健康评价,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行道树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大多数行道树处于基本健康状态,20%存在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土壤物理性质与行道树健康密切相关,其中行道树健康与土壤容重、砂粒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黏粒、粉粒含量等极显著正相关;多数化学性质与行道树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行道树土壤的改良和精心化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