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终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阿怡聊起这部片子纯属偶然。当时我们坐在中关村南大街的麦当劳里,咬着板烧汉堡回忆过去。我说小时候我最爱看电影频道的《镖行天下》,本以为她肯定没听过,却见她一拍桌子十分激动地说,她最喜欢《陆小凤传奇》。
  算来我们当年该是对家,因为同时段只有这两个选择。我曾为陆小凤的出现唉声叹气,而她一定也怀疑过人生,怎么这个押镖的系列还没播完。
  在我的童年,观影还没形成风潮。三线小城里只有两家电影院。我的电影启蒙,一半来自母亲私藏的碟片,一半来自电影频道的片单。CCTV 6放的电影很多,国产与译制、现实与幻想、当代与古装,乱花迷人眼,我却一眼相中《镖行天下》。
  我试着将缘由归结为我对武侠的偏爱,市图书馆里金庸、温瑞安的作品我读过大半。可这没法解释,当它每周的播出被陆小凤打断时,我外露的失望与不甘。但这或许恰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对它的喜欢不需要繁复的理由,好像在人潮里遇见一张脸,看了几秒,说不清道不明地,便一见钟情。
  文牧野不也说过吗,他觉得对他电影最大的褒奖,就是简简单单的喜欢。我认定它是一部好电影,这就足够了,与影评人的唇枪舌剑无关。
  其实更准确地说,《镖行天下》是一系列作品:《镖行天下之天下镖局》《镖行天下之龙骑禁军》《镖行天下之深宅大院》……它们一并从不同的时空切片入手,呈现出了更完整的镖局宇宙。
  于是我得以看着少镖头王振威挑起“天下镖局”的旗子独闯京城,不打不相识,结识了提督府沈大人家的千金沈飞燕,又在一番险阻后成功建立天下镖局;我目睹沈家与王家上一代人的恩怨情仇,沈荣与王兆兴因龙骑禁军的叛变者心生嫌隙,最终发现叛徒其实另有其人。
  走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官巨贾的秘密、江湖门派的恩怨,全部隐藏其中。五彩线缠绕的绳子,被多方的博弈抻到某个时机,再也经受不住,便整条迸裂开来。
  与颇具奇幻色彩的超级英雄片相比,我偏爱武侠电影构筑的世界。兴许亭台楼榭山水草木,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这些更契合中国传统审美的事物,早早就流淌在了我的血液里。我过着简单甚至乏味的校园生活,早自习、上课、晚自习,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的路径极少出现例外。心里存放的武侠世界是一种调剂,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害怕时,想一想护镖途中王老镖头的侠肝义胆、无所畏惧,便将自己置换进了新的情境。脚上的步伐加快了,心却轻盈了许多。
  写作业累的时候,也会在草稿纸上写几段故事,是我幻想中镖局内外会出现的场面。大都是轻松的小段子,譬如王振威与沈飞燕快活地拌嘴,王兆兴从廊前经过,瞥了一眼他们打闹的样子,微微一笑,摇摇头远去了。偶尔也会绞尽脑汁编个长篇,设想一系列名门正派与奸邪妖孽的斗争。正派取名自梅兰松菊,反派取名自魑魅魍魉。不过这种构架宏伟的东西,多半编不到结局。兴致上来了想着拍成电影后的一个个镜头,能激情创作几千字,可一觉醒来发觉许多不合理之处,小说便被无限期搁置了,我接着等下一周的片单,看映入眼帘的到底是天下镖局还是陆小凤。
  虽说小城的电影院不多,因为学校组织活动,我也去看过两次。当时我并没觉得坐在天鹅绒的座椅上看大银幕,和盘腿坐在地上看电影频道有太大区别。我挺怀念那种一颗心跟着人物命运起起伏伏的时刻,《走单骑》那一部里“玉观音”为王兆兴和采儿设下的每道关卡,都让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儿,生怕老镖头不敌合围受伤,生怕刚刚太平下来的局面又被打破。这让脸盲的我对每个演员和所饰演的人物都印象深刻。日后,当同学间聊天八卦时说起吴晓敏,旁人都说“哦,那不是朴树的老婆吗”,我却会讲,她在《镖行天下》里演了沈飞燕,一个极其漂亮又古灵精怪的女孩子,心思机敏。父亲去世后,她拜师王兆兴,在镖局做了个极罕有的女镖头。
  我和阿怡顺着话头聊了下去,没费太多力气,就回想起了各自追的电影的播出时间。她问我,《镖行天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啊?我想了想,拣第一部简单说说。少镖头设计让父亲将自己赶出家门,在京城开创天下镖局,与沈飞燕结成一对欢喜冤家。飞燕让他护一只香囊去保定,卻不知香囊里有买官名单,少镖头被多方势力阻挠,一番斗智斗勇后,终将名单上交朝廷。阿怡说,这听起来也没讲什么啊。她又说,其实陆小凤系列我没看完,今天回去,要重新翻出来看看。
  她说的没错,细究每一部电影,并没有复杂的情节。放在网文横行的今天,怕是会被人说无聊老套的。我滑着手机,发现其实《镖行天下》共有十部,最后一部《神武大炮》我也没看过。如果让我现在对着电脑屏幕度过两个小时,我可能没法找回曾经的感觉,而是会想着玩手机。碎片化的切割,让持久的观影变得越发困难,我需要影院为我提供一个场合、一种氛围。
  阿怡觉得这个故事没什么意思,影响着我也这么觉得,但这其实不是电影的问题,一部电影能承载的信息本就有限。问题在于,如果将电影视作弗洛伊德所说的梦境,我们越来越失去入梦的能力。只有足够猎奇的东西,才能将我们的眼球牢牢抓住。这让我有些难过。
  晚上七点,阿怡坐地铁回家,我穿过天桥回到宿舍。戴上耳机,关掉手机,深吸了一口气,我从电影网打开《神武大炮》的视频,放大成全屏模式,坐在桌前静静观看。仿佛潜水时头渐渐浸没在水下,楼底外卖小哥的吆喝与房间内舍友的嬉笑声都慢慢没了踪迹,耳畔只剩下台词和配乐。
  就这样看完这部片子,甚至还看着演职员表缓缓滑过视线,直到末尾“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白字出现在黑幕中央。曾经的我就是这样,不放过每个琐碎的细节,也因之记住了许多籍籍无名的配角和工作人员的姓名。此时此刻,我很平静,也很心安,像在虚无的大雾里置身了太久,突然寻觅到可以牢牢把握的抓手,从一贯浮躁的心绪里抽离开来。
  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坐在冰冷的木质地板上,看着一部影片,度过独自一人的下午。那时父母常常出差,没人陪我,吃饭都是去邻居家,可我的心一直是满的,几乎不会觉得寂寞,觉得孤独。
  进度条滚动到结尾,自动暂停。这个系列终于结束了。是句号而不是逗号,毕竟十几年过去,我从没听过续拍的消息。他们的故事停留在2007年,主角团没有人过世,称得上某种happy ending。可我知道,别的更重要的东西从未终结。相反,启动的开关已经被悄然按下。我脑海里的走镖江湖,依然得以恣意地延展版图。而某种安宁的心境,失却已久,此时终于又回到了我的掌中。
其他文献
“这么早就来了,吃樱桃吗?我妈今天送来的。”  刚推开寝室门,寝室长热情的话语便和冷风扑面而来。说了声“谢谢”,我随意选了一颗咬了一口,汁水殷红,樱桃似乎欣慰地看着我笑。  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和妈妈住在小小的出租房里,父亲在广州打工。房子空间不大,只有一间房加一厨一厕。为了让我有更安静的学习环境,妈妈把自己的床搬到了厨房,说起来做饭方便些。我自然高兴,理所当然地占领了整间房。  “崽崽,吃樱桃
期刊
她活了很久,久到见过了世间悲欢离合,久到将子女送离身边,自此孤独一人。我在这山隔着黄土高原层层叠叠的黄土看那山的她,直至再也看不清。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个很温柔的老太太,因为大多数时候她都在笑。  七岁之前,我很少见到父母,是外婆把我带大的。  我生性调皮,动不动就爬上门口的那棵大树。树是杏树,秋天会结杏子,黄灿灿的,满院子都是香味儿。  她在树下急得满头大汗:“你快下来,上面多危险啊。”  
期刊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  当同龄人沉迷于游戏与追星的时候,我却钟情于读书与写作,这让我们之间缺少共同话题,很难聊得起来。我总是对他们滔滔不绝谈论的演员名字感到陌生,就好像被时光遗弃在某个未知的时空。他们也不能理解,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于是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遇到同类。  大约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经常跑去超市的图书区看书,沉迷于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带给
期刊
只要换一个角度  嘿,亲爱的小何!最近因为疫情,大家都在家上网课,我们学校没开网课,但是每天留了作业。老师给我们分了组,我是我们组的组长,有一天收作业的时候一个同学完成得不太好,我就在群里说了一下。我妈妈看到了就说我不该多管闲事,他的作业爱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但我觉得我作为组长就应该尽一个组长的职责,作业完成得不好就应该说出来,老师能放心地把组员交给我,我就应该对他们认真。我已经和妈妈聊过好几次了
期刊
这天柳笛放完羊没直接回家,而是拐进了邻居飞哥家的院子。  她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大把编得精致好看的手绳放到飞哥面前,仔仔细细地数:“……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刚好五十个。”  飞哥捡起一条,看着手绳两端各编了只栩栩如生的白色小狗,可可爱爱的,便微笑着说:“不错,咱妹妹就是手巧。”说罢,从兜里摸出张五十块的钞票递了过来。  柳笛没接,眨眨眼:“哥,不是说好了,我这次的手工活报酬可以换一只小狗吗?”  
期刊
★  周一清晨,我故作冷静地画着彩绘,班里的同学却发出一阵阵爆笑,而始作俑者朱焞,正抖着他的“游泳圈”肚子在讲台上演讲。  “郑清亭,你就像鸭蛋里流出的油,西瓜最中心的那一口,猪身上的梅肉……”眼见他越说越离谱,我忍无可忍地把笔摔到他面前。  声音戛然而止,吴家丽凑过脑袋对我说:“梅肉?这个不错,吃起来肥瘦相间、肉中无筋……”我转过身瞪她,恨不得一巴掌将她和朱焞一起拍到外星球。  她也是三句话离不
期刊
著名导演杨德昌曾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的确,现实中大多数人是拥有固定轨迹的行星,纵然宇宙广袤,也只能日复一日孤单转动。电影的出现,让我们得以超脱周身环境的束缚,思维的触角能够自由探寻每个角落。  电影是乏善可陈的生活中一束燃亮晦涩天空的烟火,虽然短暂却意义非凡。当我们抬头仰望那抹绚烂时,或许会引起情感的共鸣,或许能领悟人生哲理,抑或窥见全然不同的世界……我们会因为
期刊
每个爱电影的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比如我的朋友小E,每年圣诞节的必备影片是《真爱至上》,每次累到生无可恋时会打开《疯狂动物城》,这是她对抗残酷现实的神奇魔法。  而《阿甘正传》始终是我心底最温暖的电影。  22岁生日那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阿甘正传》。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唯恐自己被淘汰出局,幸好阿甘再一次治愈了我。珍妮去世后,他站在珍妮的墓前,说了这样一
期刊
学校食堂的窗口,每天早上6:00至9:00提供面包、牛奶、油条、豆浆等各式中西早餐,其中奶黄包和卤蛋总是放在相邻的两个大餐盘里。浅浅的黄色和浓浓的酱色,一个甜,一个咸,看起来风格迥异,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挨在一起放。  那是高一军训后的冬天,我们第一次相遇。在学生会的聚会上,我穿着鹅黄色的短毛绒外套,因为体质寒凉,外套里塞得满满当当,臃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而她穿着长羽绒服,貉子毛的毛领围着圆圆的小脸,凸
期刊
“传说在太古时期,盘古开天地以后,从上一个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洪水中,遗存下一个物种——透视人。这种人外表与人类无异,但其眼睛会透视遇见的第一层东西,即若你穿了两件衣服,他能透视外面一层衣服,但不能透视第二层衣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人们穿很多层衣服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类贪婪欲望的膨胀,同很多其他神奇物种一样,透视人消失了……”  花生米被嚼得嘎嘣响,婼菲微眯起眼,猛地一敲比自己小三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