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州的生姜起死回生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永康市的五金产业十分发达,对于一个“七山一水二分地”的山区来说,很多农民都会选择去各种五金加工厂打工。可是在永康市唐先镇,有一个叫做赵鑫州的年轻人却回到了乡下,而且种起了人人都不看好的生姜。
  
  2002年6月的一天,一直在外打工的赵鑫州带着妻子回到了村里,他们不仅要回来种田,而且要挑战村里从来也没人敢做的事——在山上种80亩地的生姜。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都说:“种生姜,卖也卖不出去,如果生姜开始得姜瘟了,都来不及卖,他肯定是要失败的。”夫妻俩种姜,不仅外人不理解,更让赵鑫州的母亲非常伤心:“我的儿子不争气,读书读成这样,我们辛辛苦苦赚钱供他们读书,他竟然还要回来种地。”
  可五年后,当人们再谈起赵鑫州时,却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人人都夸他“有勇气,最能干”。
  现在,赵鑫州成了这个镇上种生姜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姜面积从当初的80亩扩大到了400亩,年创产值300多万元。短短的几年时间,赵鑫州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永康市是我国的五金之都,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赵鑫州一年打工也能挣上十七八万元。2002年3月,赵鑫州休假回家去菜场买菜,发现很难再见到本地的一种五指岩生姜。
  五指岩生姜产地位于永康市中山乡,四面环山,平均海拔500米,在当地也算高山了,再加上气候适宜,五指岩生姜味道辛辣,在当地有很大的名气。
  “一天吃上三钱姜,到老不用开药方”。这是在当地流传的一句老话。
  当地有吃姜的风俗,一日三餐少不了姜,而五指岩生姜又有很好的口碑,赵鑫州决定种姜,他发现当地种生姜不赚钱,主要是不上规模。就算是镇里种了几十年的老把式也不过种了一亩地的姜。
  赵鑫州算了一下,按照村民的收入,如果一亩姜能卖3000元,自己种植80亩生姜就能赚上24万。赵鑫州便和妻子上山开荒种起了生姜。然而,当初他们看中山高种出的姜品质好,却没想到山高也使浇水变得十分困难,田里大面积干旱,一半以上的生姜都被旱死了。
  正当夫妻俩为旱情发愁时,一场暴雨让他们喜出望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然而第二天夫妻俩上山一看,田里的生姜却因为这场暴雨导致气温陡降,生姜不适应气候又死了大半。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妻子孙丽华含着眼泪说:“那个时候就开始大片大片得瘟疫了,生姜基本上都倒得差不多了。我们夫妻两个躲在里面偷偷地抹眼泪,就感觉好像不应该回这个地方,觉得有点后悔。”
  结果,这一年赵鑫州的80亩生姜只产了12万多斤姜,拉到市场上去卖,勉强卖出11万元钱,除去开支、成本一算才赚了2万元,还不如出外打工的一个零头,这个结果让夫妻俩很伤心。听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第二年夫妻俩在原来的80亩生姜地里接着种生姜。
  妻子孙丽华说:“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得把这条路走好,不要在我们不懂的情况下,栽一个大跟头。”
  第二年,为了防治生姜干旱,夫妻俩租了一个水泵,每天及时地浇水。2003年11月,赵鑫州的生姜获得了大丰收,产出30万斤。这一年,他的弟弟赵鑫杰也从浙江经济管理学校毕业,对哥哥种姜的前景非常看好,主动要帮哥哥做生姜的销售。
  30万斤生姜拉到市场上去卖太费事,弟弟赵鑫杰翻阅资料,给哥哥出了个主意,将生姜晾干、粉碎,卖姜粉,这样不仅便于储存,而且利润是生姜的几倍。赵鑫州算计着:“我一包生姜粉的成本大概是4元多一点,能卖到28元,我原先自己拉到市场上去卖的话,只能卖到20多万,这样一算,加工后同样的30万斤生姜我能卖到80万。”
  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赵鑫州当时生产姜粉的情况,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姜粉主要是卖向高档社区,赵鑫杰还以每月8000元的高薪,挖来了保险行业的5个推销高手,有模有样地在社区搭起舞台卖姜粉。
  刚开始几天,社区居民被他们又唱又跳卖姜粉的做法吸引了,觉得姜粉做调料容易保存,而且做菜方便,图个新鲜买几包。时间长了,买菜的多是社区的老人,他们觉得过日子还是买生姜实惠,买姜粉的没有几个人。
  坚持了一个多月,姜粉的销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厂里的库存却越来越多。姜粉卖不出去,推销员的工资还是要照发,再加上到各个社区的场地费用,租赁音像设备等算下来,一天都要贴进去上千元,赵鑫州终于熬不住了,最终还是劝说弟弟解散了销售队伍。
  辛苦创建了5个月的公司,一夜之间瓦解了,赵鑫州足足欠下了38万元的债务。继续卖姜粉,也卖不出去,不卖又得为欠下的债务感到发愁,赵鑫州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当赵鑫州为债务发愁时,一个陌生人突然来访。他叫楼秒良,是金华市农业局的科技特派员,正赶上来唐先镇考察扶持有前景的农业项目。在一次与村民聊天中,得知赵鑫州几次不同寻常的种姜经历,特地跑来看一看。
  楼秒良经仔细了解,感觉生姜的项目很不错,帮他申请了两万元政府扶持资金,还请来农业专家为他策划支招,让他放弃卖姜粉,重新寻找生姜市场。
  赵鑫州每天跑到永康市的各大菜场去观察,终于发现,本地的五指岩生姜少,村民都等完全成熟后才卖到市场做调料。而另一种可以做配菜,提前上市的早姜一直是市场的空白。在早姜供应的淡季,价钱高达十几元一斤,却没有人做。赵鑫州就和楼秒良商量寻找早姜的消费市场。
  赵鑫州通过观察,发现在永康市宾馆,每天都需要消费七八十斤的姜。当自己提着产品去找采购部经理张炜时,却碰了一鼻子灰,对方不相信他有供货能力。宾馆经理张炜说:“以前我们所用的生姜品质经常得不到保证,就是说不能保证是从五指岩当地产的。”
  2003年11月,正是生姜大量上市的时候,为了让张炜相信自己就是五指岩原产地的姜,而且有供货能力,赵鑫州决定在镇上举办一次姜王选拔赛,他邀请了张炜和超市酒楼的采购经理来当裁判。没想到公告贴出去一个星期,没有一个村民来报名。大家都认为赵鑫州种姜种了半天,还赔进去几十万元,都说他没有资格组织比赛。
  面对这种局面,赵鑫州想,如果没有村民参加,这次姜王比赛就要泡汤,就没有机会向大赛的评委展示自己的生姜。于是,赵鑫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只要有人来参加比赛,每个选手带来的一株姜最少补贴20元。
  2003年11月18日,趁着当地举办文化周聚集了很多人气,赵鑫州组织了姜王比赛。永康市宾馆的采购经理张炜,亲眼看见有这么多人种五指岩生姜,便爽快答应了签约。
  在比赛的当天,赵宝树获得了这次大赛的冠军姜王,张炜和很多商家都想和赵宝树签约。这让精心策划这次比赛的赵鑫州到底为别人铺了路。但是他一点也不急,他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姜王种的生姜是很好,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供货能力,他最多也就是种一亩地或者两亩地,甚至有些更少。”
  最终,因为姜王种的姜规模太小,达不到数量要求。三家餐馆和两家超市都转向赵鑫州签了订单,要求常年供货8万斤。赵鑫州还注册商标,把早姜进行礼盒包装进入了土特产超市。
  2007年3月,随着赵鑫州的销路越来越广,光靠自己种植已经不能满足销量。赵鑫州开始向村民收购早姜。此外,他又增加了两条姜糖和姜茶的生产设备,把看相不好的鲜姜和老姜都利用起来。现在,唐先镇农户种植的1000多亩生姜都被赵鑫州消化了,他一年的收入能达到300多万元。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但是刚刚30出头的赵鑫州却从生姜当中赚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财富。为了销售生姜,赵鑫州也曾经是营销策划、唱歌跳舞好不热闹,结果亏了不少。等到赵鑫州老老实实地去推介产品,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他的生姜也就起死回生了。
其他文献
今后,北京市民只需花2.5元在全市各家邮局购买一张创意贺卡,就可以利用打印机打出自己心仪的图案寄给亲朋好友。10月9日,市邮政东区商函分局推出2008年度首枚自创型邮政贺卡。该贺卡一面为传统的邮编、地址填写处,而另一面完全是“空白”,具有数码相纸功能。  今年10月9日是第38个世界邮政日,2008年度首枚自创型邮政贺卡在建内大街邮电局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市邮政东区商函分局推出买贺卡免费打印照片
期刊
手机作为一种高度普及化的随身通信工具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而在平均每天被使用数十次的情况下,手机的使用价值依然无法得到充分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造成人们与手机产生隔阂的主要原因竟然是手机说明书过于繁琐和专业化。毋庸置疑,传统的文字说明书不是最佳选择,于是手机厂商开始尝试更具互动性的多媒体技术。  据了解,国产手机天语品牌旗下的每一款主推新品,在进入市场前都要做一项必修课:聘请专业的主持
期刊
9月30日,号称全球最贵的被子现身重庆市解放碑新世纪百货。不过,这套被子只在重庆市展示3天,并不销售。这套被子分两床,一套标价19.8万元人民币,一套标价15.8万元人民币,各重一公斤,主要原料为冰岛鸟绒和德国桑蚕丝,是德国著名品牌BILLER BECK在瑞士的手工工场,经30位工人40多道工序300多个小时纯手工制作而成。两套被子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桑蚕丝被面有手工绣的花纹。
期刊
争议20年    南街村,豫中大地临颍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却从来没有缺少过争议,20年争论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结论可以“盖棺论定”。  1991年,在特定历史大背景下,南街村首次登场,成为官方的典型:一个河南中部的村庄,集体经济没有垮,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掉链子。  而能成为典型的重要原因是,村里有个好带头人——王洪彬(后改为王宏斌),南街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凭着一股“傻劲”,收回分到农户的田,收回私人承包
期刊
在湖北省当阳市,乔成林被当地人称为兔子王。可是乔成林最得意的是他的一手绝活,据说他的手一掂量,就知道一只兔子是几斤几两,而且是分毫不差。他这绝活是怎么练就的呢?    在湖北省枣阳市的杨当镇,提到一个叫乔成林的人,人们都叫他兔子王,他网络着镇上1200多家兔子养殖户,每年的交易量达到60多万只。每次下乡收兔子,他基本上不用称,全凭自己的手感,就能知道这兔子几斤几两。  乔成林自己说:“我这个手就相
期刊
9月23日,湖南郴州一名叫代科创的电工向记者演示了他设计发明的电热炒菜铲,这种锅铲无须炉灶的帮助,通上电后就能炒菜。    打工生活萌发创意    代科创今年25岁,是郴州资兴市人。2003年他在广州打工期间,一年里换了很多个工作,每次换工作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买炉灶,带走太麻烦;丢掉又可惜。他想:要有一种供打工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炉灶就好了。由于代科创是学电工的,他在工厂里干的也是电工,一天他回到租住的
期刊
甘肃省榆中县,位于兰州市东郊,辖8县15乡,人口42.4万,其中农业人口28.5万。全县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山旱地7777亩。年均降雨量仅3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450毫米。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的地方,竟然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还是“兰州高原夏菜”的主产区。  多年来,当地依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水土污染等优势,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期刊
螃蟹的大小对价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单体重量相差一丁点,价格可能就相差一个等级。江苏省兴化市的朱同林之所以能在螃蟹市场呼风唤雨,多亏了他的螃蟹养得大。因为会养大螃蟹的名声,才使他得以在短时间内将养殖面积迅速扩张到10万亩的规模。    江苏省兴化市水域面积总共有86万亩,其中40万亩被用于大闸蟹养殖,而一个叫朱同林的人,自己就拥有其中的10万亩,每年生产500万斤大闸蟹,而这么多螃蟹其中有90%都是
期刊
前几年由于水貂的价格可观,吸引了不少的人都搞水貂养殖,这使得我国的水貂养殖数量大幅增加。眼下又到了貂皮收获的冬季,今年貂皮的价格压力引起不少养貂户的担忧。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生春利也闯进了这个他并不熟悉的行业,今年已经拥有近万只水貂的他将如何面对呢?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一家武术学校,生春利是这里的校长。因为不会武术,生春利就聘请了武术教练来教学生。虽然有1000多名学生,但是几年下来,生春利发现
期刊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程立力被当地人叫做硕士鸡倌。我们的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程立力首先就让记者看了一场斗鸡比赛。程立力特意选择了一只个头很大,生性凶狠的大公鸡,它的对手却足足小它三分之二。可比赛结果却是个头大的打不过小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斗鸡获胜的这只公鸡叫藏鸡,是程立力最满意的品种之一。每次引进一批原种鸡,程立力都要做这个实验,观察鸡的野性有多大。这位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告诉我们,别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