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炮制老人爱转的内容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com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那便是屏蔽父母、长辈的朋友圈以及家庭群。不是年轻人不想和长辈交流,而是家庭群里长期占据着大量土味视频、鸡汤文和洗脑文:“抵制这类食品,为家人健康转发”“震惊了!老年人、年轻人都应该看”......不仅如此,这类信息还紧跟“社会热点”及“时代潮流”,不断刷新老人的认知。子女如果去跟老人驳斥、解释这类信息,只会落得一个惹对方生气的下场。
   那么,这些投其所好的内容,都是什么机构、什么团队制作的?土味内容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利益链条?
  长辈的喜好这些人最懂
   李乔(化名)曾是一家营销机构的文案写手,对于面向中老年人的营销号运作模式十分清楚。
   她表示,想讓年轻人转发、传播土味内容相对困难。因此,近几年许多营销机构都开始瞄准了中老年用户。之所以会选择他们作为土味内容的传播载体,是因为这个群体获取资讯的渠道有限。重要的是,中老年人鉴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很低,加之观念固化,容易先入为主,年轻晚辈很难劝说。
   “公司每天开会,都是探讨中老年群体爱看什么,喜欢什么,如何把社会热点融入他们喜欢看的内容中去。”李乔透露,中老年人大都有较强的传统观念,因此有关家风道德、夫妻相处、育儿之道、养生保健的内容,基本上都能迅速打动他们。
   但同质化的话题多了,中老年用户也容易出现阅读疲劳。因此,策划团队也开始将AI、区块链、数字货币、流行性疾病、国外政要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道德伦理等内容中。
   “时政热点也是老年人热衷的话题。”李乔表示,中老年人都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国际政局,尤其是那些极富民族情绪的热点话题,只要煽情、热血一些,阅读量就能轻松破十万。
   李乔所在的机构发现,近年来中老年用户都爱刷短视频,因此,机构“炮制”的内容基本都会先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
   除此之外,相比正规的官方新闻和视频,土味视频、推文的字体都会特意调大、加醒目颜色,配音要求柔和、语速适中,这些都只为中老年用户在浏览内容时,能有更良好的体验,“别小瞧这些细节,这都是老人们喜欢看营销号的原因。”李乔说。
   随着长辈们的每一次转发,机构营销的基础逐步形成,土味内容背后的利益链条也渐渐浮出水面。
  点击加转发,机构赚分账
   深圳的贺女士,很反感母亲每天都往家庭群里转发大量营销味道浓厚的土味视频。可是,母亲并不听贺女士的劝说,甚至认为转发这些内容是为晚辈好。
   贺女士还发现,母亲的订阅号里面有数十个类似的营销号。在母亲手机的短视频应用里,她同样看到了很多营销账号。但母亲坚持认为,这些账号都会分享有用的生活内容和技巧,让她能了解社会热点、学习新知识。“除了几则煞有其事的时政解说视频,账号里还有大量的广告。”贺女士表示,广告里推荐的商品繁多,大多是中老年保健品和衣帽鞋袜。母亲承认,偶尔觉得好奇会有选择地看一看这些广告链接。
   贺女士和周围人交流后发现,其他人的长辈群里也都塞满了这些内容。贺女士觉得,大量夸张、失实的土味视频、推文,为的是赚流量。“赚流量无可厚非,但手段太缺德了。”
   不过,在从事营销工作的小马眼里,“缺德”这样的词显然有些言重了。他表示,自己和团队每天都会策划、制作土味推文,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中老年用户分享、转发,通过流量赚取广告分账,“只要有流量,有用户点击,就会有广告分账。”
   因此,每则看似土得掉渣却经过精心策划的土味推文,都会含有三、四则营销广告内容,以图片形式安插在推文中间。对此,小马坚持认为,因为用户可自主决定点不点击广告,这样的方式完全称不上“缺德”。不过,若是利用这种方式坑蒙拐骗,可就是真的缺德了。
  保健用品兜售,藏身内容背后
   广州市李女士的父亲在社区老年活动群里添加了一位自称老医生的好友。这位“老医生”每天都在群里发布大量的土味视频或推文,大部分内容都与中老年人健康养生有关。不久后,父亲花了八百元,向对方购买了一套号称纯植物配方的三无染发剂。可是,李女士上网查阅后发现,类似的染发剂只要三十元一瓶。
   无独有偶,李女士的姨妈也花了几百元向群友买了一串号称有磁疗功效的佛珠。“一开始,姨妈也是看到群友发了一则关于疫情的分析视频,觉得观点很尖锐、很在理,所以添加了对方为好友。”李女士表示,她的姨妈添加这位好友之后,对方就开始推介各种保健用品了。
   “这些人发的视频和推文只是引子,为的是让中老年用户关注对方,有的是推销保健品,有的推介医疗、保健机构,有的是卖中老年学习课程。”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保健品微商、医疗保健机构开始从线下转到线上,并通过大量炮制的时政视频、养生推文,赢取中老年用户的信任,借此大发“银发经济”的横财。
  (摘自《中老年时报》)
其他文献
近日,“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话题登上了热搜。缪元穎是中科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他在2018年4月,作为“专家型人才”以“警务辅助人员”身份,加入了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实验室,从事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这种学历和职业的落差,不难将话题推上热搜。   公众大可不必被“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标签牵着走,更不必因此笃定“学历不值钱”。虽然他名义上是个“辅警”,但他却也扎扎实实地做着“
期刊
9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20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违规公款吃喝查处问题574起,处理877人。2020年1至8月,全国查处违规吃喝问题6287起,占享乐奢靡问题查处总数的19.2%,居第3位。“禁令”之下,公款隐秘消费都有哪些典型情形?  开票不打包,大鱼大肉一筷未动   公款接待六七人一桌花数千元,整盘浪费不打包,包间内一桌8个菜,甲鱼、牛肉粒、卤味拼盘、青
期刊
如今,移动支付让部分行业因零钱难找而形成的“四舍五入”行规成了过去式,但近日有四川内江网友反映,用手机支付出租车费用时,遭遇零头“四舍五入”行规,甚至4角零钱也未被“舍”掉,而被“入”为5角。对此,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回应称,出租车驾驶员应按照实价收费,“四舍五入”的做法是错误的,多收零钱属乱收费行为,乘客也应据实付费,不宜以“四舍五入”习惯抹掉4角以下零头。   都说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動窗
期刊
“十一”期间,“拉链式人墙”又上了热搜。在上海南京路,一群武警官兵拉链式指挥交通,只见武警们步伐统一,伴着红绿灯,用开关拉链的方式疏导人群,十分安全高效。   “拉链式人墙”,背后是对节假日和景区安全未雨绸缪的管理思路。长假期间,许多热门景区的人流达到峰值,日常的管理手段和公共設施不免捉襟见肘,此时,为了保障景区秩序和民众安全,就必须拿出更有力的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
期刊
几十元的运动鞋、几元的微波炉、几毛几分的零食、化妆品,甚至还有0元购,不是山寨货,都是响当当的大牌!近段时间,各大社交网站、App上出现了一大批以超低折扣商品为卖点的“捡漏群”“羊毛群”等。这些真如他们所宣称的那么神奇吗?  折扣“诱人”:涌出各种“捡漏群”   打开某知名问答论坛,在产品推荐等类似问题下,可以看到不少“捡漏群”“羊毛群”的回答,这些回答呈现模板化倾向。开头或亮明自己收入不高,通过
期刊
“還差两秒就被火车撞上!”近日,广西钦州两名10多岁的男孩为了拍摄视频,竟然破坏铁路栅栏进入高铁线路,造成一列动车紧急停车并晚点30分钟。后续,两名男孩被铁路公安部门批评教育,并被行政拘留5天。   近年来,“玩命直播”的新闻时有爆出。利益当前,光靠事后处罚不足以遏制住“玩命直播”的趋势,平台和有关部门需从日常着手,加强管理,防患未然。
期刊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消息传开,丙肝这个似乎“小众”的疾病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在丙肝病毒发现之前,人们曾认为有一种肝炎是既非甲肝,也非乙肝,所以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但是,在三位科学家和更多的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努力探索后,终于确认,这是一种新的RNA病毒引发的肝炎,即后来命名的丙型肝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目前,全球乙肝感染人数约
期刊
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是同仇敌忾的人民戰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朝鲜人民共同作战,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朝人民也因此结下了用鲜血凝结而成的深厚友谊。
期刊
奇葩筆试题   “中国银行考试”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一位考生反映,笔试40分钟内要完成英语30道单选和5篇长阅读,“然后还有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奇葩笔试题,不啻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严查   近日,广西一些商家用硫磺熏制八角现象引发社会关注。目前,广西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对一些食品消费集中场所开展八角专项风险监测。八角虽小,却关系
期刊
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松陵老城區被誉为“旗袍小镇”。该镇投资60亿元,秉承“千年华服看旗袍,旗袍传承在吴江”的宗旨,依托吴江发达的丝绸产业,以旗袍为符号,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为使命,结合独特的自然风景、乡土民俗、历史遗存、传统工艺,打造了一张独具韵味的“江南名片”。旗袍使吴江更美,也为吴江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收入。
期刊